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古代讀小學和現在有何不同


  中國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

 

    那麽,古代的孩子幾歲入學?學製和現在有什麽不同🐋?怎麽考試?如何評分?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有哪些手段?

 

    1.古人幾歲開始上學

 

    現在孩子一般六七歲入學🦠,古代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現代家長忌諱的“八歲八糊塗”的入學年齡👨🏽‍🚒🙇,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等📜。

 

    《大戴禮記·保傅》稱,“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但《尚書大傳·略說》則稱“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十有三年始入小學”,同篇中還有“十五始入小學🪴,見小節,踐小義”的記載。

 

    可見,先秦對入學年齡無統一要求🥘。明清時期🤹‍♀️🎤,“大齡入學”傳統一直未改變。《嘉靖太平縣誌》載,明代太平縣“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嘉靖香山縣誌》則稱,有讀書潛質的“八歲至十有四者,皆入學”。

 

    而唐代孩子的入學年齡比其他朝代提前一兩歲📸🍰,與現在差不多,即六七歲入學也可以,如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據《舊唐書·孫思邈傳》,孫思邈雖是7歲入學,但當時已能“日誦千余言”🤘🏿,以至洛州總管獨孤信見之大為驚嘆,稱“此聖童也”。

 

    具體幾歲入學🙆🏿,古人也視孩子的心智發育情況而定。甚至20歲讀小學的都有。明魏校《莊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

 

    還有30多歲讀小學的特例。據《魏書·劉蘭傳》,北魏人劉蘭👳🏽‍♀️,便是“年三十余,始入小學”。

 

    2.讀書不學好會挨揍

 

    古代對學生的管理較嚴厲,大多家長也認同“不打不成器”。讀書不認真或學不好,被打板子、抽鞭子、罰跪如家常便飯。王充《論衡·自紀篇》稱,“書館小僮百人以上🪲,皆以過失袒謫,或以書醜得鞭”。可見,在漢代就流行體罰學生🧒🏽。

 

    體罰在古代叫“撻罰”👰🏿‍♂️。到明代,撻罰為鄉村小學普遍采用👤,連學生家人都跟著受罰。明黃佐《泰泉鄉禮·鄉校》中規定:“無故而逃學一次,罰誦書二百遍👩‍❤️‍👨;二次🕖,加樸撻🉑,罰紙十張🪸;三次👨🏽‍🦰,撻罰如前,仍罰其父兄💃🏼👩‍🎓。”

 

    當然,也有的老師很人性,給“三好生”學生開“免打條”🌯。明理學家沈鯉就主張,“學生勤學者、有進益者、守學規者🏄🏿‍♂️,給免帖一紙,遇該責時👨🏻‍🎓,姑免一次”👸🏼。

 

    古人還會直接請家長或長者坐進教室,參與班級管理。明代良吏葉春及在惠安辦學時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書》中這樣記載:“輪篤實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

 

    古代還很註重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稽考,以約束學生行為🦸🏽‍♀️。如明代有的小學設立“揚善簿”🏌🏽‍♀️、“改過簿”、“記過格”,好事壞事均記錄在案🏹🍣,作為學生升學錄取時的參考🍵。

 

    這種“功過簿”並非都由老師填寫,如明代儒學家劉宗周,其家塾修業課程中,要求學生早上起來第一事就是填“記過格”🩲,上列數百種日常行為,有“微過”、“隱過”、“顯過”🧏‍♂️、“大過”🤸🏽‍♂️、“叢過”、“成過”等六項評語,讓學生自己評價昨日表現👨🏿‍⚖️👐🏻。

 

    3.怎麽考試如何打分

 

    古代小學主要是識字、寫字、習經史、學六藝。據《宋會要·崇儒》😘,宋代國子監小學“條製”要求🥩:“小學生八歲能誦一大經🍌,日書字二百”👊🏽;“十歲加一大經、字一百”;“十二歲以上,又加一大經、字二百”。

 

    古代檢查學生的學業,也靠考試,俗話說“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在古代還真有。如宋代,老師會逐日測試學生的學習🤽🏼‍♂️,這叫“日考”;另外還有“月考”、“季考”等♗。具體考試時間,各朝代、各學校都不同🤷🏻‍♀️。

 

    元代的上元縣(今南京市內),便對小學考試時間作出具體規定。據《廟學典禮·行省坐下監察禦史申明學校規式》,上元小學的考試📋,固定在每月的初三✊🏼、十六兩天⛽️。而且,出題和監考要分兩班人。

 

    明代又有不同,明代理學家沈鯉稱:“朔望日考試,分等第,行賞罰。”但不同的老師🧖‍♂️,對考試的要求並不相同。儒學家劉宗周便主張“三六九會課,以二題為率”。

 

    到清代,小學考試形成了製度🚂,根據教學方式與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試:公課🤘🏻、月課一月一考,朔望課半月一考,季課一年四考。另有會課的多次考,義學的抽考等等。若重要考試考砸了,還允許“補試”。

 

    古代考試評分方式較豐富🍋‍🟩,有“十分製”🧜🏻、“打勾製”、“評語製”等,但無“百分製”🫚。以“打勾製”來說♜,優秀的打○,一般的打△👨‍❤️‍💋‍👨,差的打×🤦🏽。

 

    4.教育不公現象也嚴重

 

    現代的“快慢班”🧖🏽‍♂️,古代也有。如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頒小學條製,國子監實行“三舍升補法”🧎‍♂️‍➡️,班級分“外舍”、“內舍”💒、“上舍”三種👩🏿‍🎤💂🏻‍♂️。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績好的升入內舍;內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

 

    實際上😉,這種快慢班,更有“留級”和“升級”的味道。“三舍法”一度成為當時全國小學的模式🗓。這種對小學生進行分等的做法,很不合理🙋🏻‍♂️,遭到反對,並沒存在多久。

 

    古代沒有中學,小學一般是“七年製”、“八年製”或“十年製”🏄🏿‍♂️,最短的也要三年。所以🚵🏿‍♂️🈴,古代不是“小升初”👨‍🚒,而是“小升大”🪘🐎,小學讀完直接升入太學、國子監一類的高等學府。因此👨🏽‍💻,13歲上大學在古代一點也不稀奇✨。

 

    但並非每個小學生都能“小升大”的,鄉村小學生就不可能🙂。即便是在國子監讀書的“官二代”,也有名額限製,如宋代便將大學的升學率控製在50%。《宋史·選舉誌三》載↩️,熙寧十年(1077年)推出面向宗室學生的“宗子試法”🕐,規定“十取其五”3️⃣。

 

    古代教育不公現象也很嚴重,宋代以後🧔🏽💇🏼‍♀️,教育不公問題受到重視🧑🏻‍🎤🤹🏽。元明清三代,小學教育走向興盛,特別是元代,大力推廣鄉村小學👭,要求“遍立學校”✳️,五十為一社,“每社立學校一”🫶🏿👩🏻‍💻,農村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大增📛。

 

    明清時期🌬,由地方官府或慈善人士開辦的義學(義塾),得到進一步發展🥛。義學是免費的🛒,解決窮苦人家孩子的“上學難”問題🥠,這可視為古代的“希望小學”。(新聞來源:羊城晚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3-12-16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