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潘光旦(1899-1967)🤌🏼,江蘇寶山縣人⛹🏿,是我國著名優生學家和社會學家,也是教育家😝。他站在生物遺產學的角度💮,以社會生物學理論為基礎,圍繞著近代教育的本質、目的、宗旨及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以“位育”觀為核心、以人格培養、“通識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系統教育理念。從中表達了他對近代西方工業文明與現代人格之間關系的深刻思考。
【關鍵詞 】 “位育” 人格 品格 通識教育
在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上🕣,潘光旦的名字是不應當被人們遺忘的。他曾經執教於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長達18年🕵🏼,不僅擔任社會學系教授,而且還擔任過清華、西南聯大的教務長🕵🏼♂️、秘書長、系主任、圖書館主任等職務🍏;他不僅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優生學家,同時💇🏿🧎➡️,還是教育學家,在他一生所涉獵廣博的諸多學術領域中,蘊含著豐富的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他以堅實的自然科學理論和方法為基礎,站在現代生物學理論的獨特視角🔌,融匯中西文化的人文精神👷🏿,深刻闡發了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思想。其中🧏🏼♂️,關於社會“位育”的教育觀、全人格教育的思想、“通識”教育的觀點和方法構成了他整體教育思想的基本框架。下面♛,僅就此略加評述♋️。
一、基於“社會位育”觀為核心的教育思想――達到“以群則和,以獨則足”的理想
所謂“社會位育”(Social adjustment),是潘光旦從現代生物學理論中引申出的一個教育理念,以此奠定了它在整體教育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在美國留學期間,他深受西方社會生物學派的影響🕵🏼♀️💂🏽♂️。1926年回國後😌🤦🏼♀️,受英國遺傳學家貝特森(Bateson)觀點的啟發🐴,提出“言生物演化者🕣,動輒論生物位育(Organic adjustment),晚近治社會生物學與社會學者,亦竟相發探社會位育之說。”(1)1932年,他主編《華年》雜誌期間,比較明確地闡述了這個觀點𓀏。他借鑒中國傳統典籍《中庸》中“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思想,結合西方社會生物學的觀點🕵️🤽🏼♂️,論述道👸🏼:“位者”,是“安其所也”;“育者”,是“遂其生也”,即所謂“安所遂生”,這是“位育”觀的基本涵義。(2)按生物遺傳學的理論解釋,在生物演化的進程中,物種與自然界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反映在“靜”與“動”兩個方面🤷♀️,所謂“靜”者🐂,是指生物在“環境裏所處的地位”;所謂“動”者,是指生物“自身的發展”,因此,潘光旦認為✋🏻,“這種生物現象和人類亦有相通之處”。那麽,這種相通性和互動性是怎樣的呢✔️?他解釋道🔪:“社會位育”有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位”,即社會秩序,這是保障任何一個社會穩定的基礎;一方面是“育”,即社會進步🤶,這是促進一個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這對社會成員來說,實際上是一個“同異”之間的辯證關系問題,“位”,是社會秩序🎙,“秩序的根據是社會分子間相當的‘同’”👩🏼🦱;“育”🧘♀️,是指社會進步,“進步的根據是社會分子間適量的‘異’”🪑,(3)潘光旦認為,一個社會如果“同而過量”,那麽⏏️,“社會生活便日趨保守,甚至於腐朽以死”,如果“異而過量👰🏽♀️,社會生活的主心不定🥐🏊🏽,甚至消失🧑🏽🌾,演成一種無政府的狀況👨👦👦。”(4)所以,過分強調哪一個方面👩🏼⚕️,都是不相宜的,作為一個健康的現代社會來講🐲🧑🏽🌾,既要重視社會的人文環境,又要根據社會的自然環境,在此基礎上給予社會成員充分的發展機會,讓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找到自身展示才能的地方,這是潘光旦“社會位育”思想的主要涵義。
他認為,“位育”就是教育的本質所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成這種位育的功能”🧑🏼🤝🧑🏼,“從每一個人的位育做起,而終於達到全人類的位育”🫶🏽。(5)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類本身👨🏿🔬,它涉及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而“位育”正是“一切生命的目的”👩🏻🚀,這是“百年來演化論的哲學所發見的一個最基本最綜合的概念”,所以,用“教育的努力而人各得其位育,人類全部的位育是不求而自致的”🧑🏻🚀。他指出“文明人類之生活要不外兩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個人,曰社會🫃🏽;而教育之最大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與夫共得其相位相育之道🐧,或相方相苞之道”。(6)
那麽,如何達到“位育”的教育目標呢🧔🏻♂️🪇?他又提出了“調適”的觀點,他闡述到:“人是群居的動物,人也是變異最多的動物,人也是有相當自由選擇能力的動物,惟其群居,而此其所以為群,又和蜂蟻之所以不同,其分子之間💇🏿♀️,在智能👨🏿🔧、興趣、與意向上,有極復雜的差別,”(7)因此🦸🏼♂️,人類有了其特殊的“調適”功能,主要作用於三個方面,即自然🏄🏽♂️、社會📧、人類,其結果,也表現在三個方面,即“人要和自然環境調適,於是就有自然科學🧎🏻➡️。要和目前的社會文化環境調適👰🏽♂️,於是就有了社會科學。又要和歷史經驗調適,於是就有人文科學”,這種反復調適的結果🤸🏿♀️,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的演化🪠,“終於教會人類在環境中更進一步的安所遂生的程度,安所遂生🖖🏿,就是調適👌🏿,也就是我希望到的‘位育’”。(8)如果我們站在“社會位育”觀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就會發現潘光旦所賦予的更深一層次的涵義:即教育完全不是僅僅教會人們識幾個字、教會演算、甚至也不是教會人某種生活的技能,而是蘊含著另外一層意義🦁,這就是使人在所生存的環境之中👇🏽,尋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合適場所、一種人生依托😚,使人與自然、社會、文化這幾個方面能夠和諧相處。所謂“社會位育”的全部價值就體現在這裏。
潘光旦提出“位育”觀的重要意義在於,深化和豐富了中國近代教育思想的內涵👮🏿♂️,使人們對教育觀念的理解提高了一步🧎🏻♂️➡️👨🏼🎤。
二、“全人格”教育思想之精髓涵義
潘光旦提出的“位育”觀,實際上是涵蓋了整個的教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又提出了更為關鍵的問題,這就是教育目的和教育宗旨究竟是什麽?他指出“學校教育的目的不端在灌輸智識,而在培養一個囫圇的人”◻️,(9)“我們要承認每一個人是一個本體,是囫圇的,而不是零碎的;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囫圇的人🤢。”(10)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即:“就是每一個人的人格的培養”。(11)經過陶冶而形成的人格,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體現。
人格教育問題之所以引起他的高度關註,是他針對當時教育界存在的一些深層次的弊端💇,由感而發🍜🫱🏿。他主要列舉了二點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忽視通性與性別,而過分強調個性👨🏿🦲;二是漠視人的意誌與情感的培養🕺🏻,過分強調智識,甚至變為“唯一的寵兒”,其結果,造成“個人全都成為畸形之人👊🏿🧚🏼,零星片斷之人,而於社會,則分工愈細➡️,合作愈見困難”🕵🏿♂️。(12)潘光旦認為“一個學生原是一個不能分割的人格🧑🏻🏫,現代的學校教育卻硬把這個人格淩遲處決了”🪢,“此種教育卻單單把理智的部分隔離開來,而把其余的部分🤵♂️,或則根本舍棄♜,不加存問”🧕🏼,這是“舉一而廢百”的教育✋🏽。(13)
潘光旦提出的全人格教育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他提出了“全人格”的基本內涵,即智識🧍🏻🟢、情感、意誌三者之間的有機統一及和諧發展。這既是實施人格培養的主要內容,又是整個教育過程不可偏廢的有機整體。關於智識的教育🧖🏿,他認為絕非單純的知識灌輸👐🏼🛌🏼,應以“推十合一”的科學方法加以傳授🥒,避免“泛濫無歸”或“執一不化”的現象👨🏿🦱;值得強調的是🧛🏼♂️,他特別重視人的情緒與意誌的培養👮🏼♀️,認為這種精神力量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在中國儒家教育思想中,蘊含著豐富的培養“君子”及“士”的思想元素,例如🦸🏻♂️:“士不可以不弘毅”、“君子任重而道遠”🧑🏽🏫💇♂️、“士可殺不可辱”🐙、“君子見危受命”等等🐌,潘光旦對此給予首肯,並賦予新意。他指出“所謂弘🧘🏽,指的就是情緒的培植,”“所謂毅🐪,指的是意誌的訓練,持誌有方法”🏊🏽,(14)註重這二個方面的培養👿,對學生人格的塑造、身心的健康益處很大。看似無形卻是 “桃李無言、下自成溪”。對此,潘光旦的論述是準確的,他說“治學之精神與思想之方法🏌🏻♂️,貌若完全屬於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實則與意誌之堅強與情緒之穩定均有極密切之關系🧑🏿🦳。治學貴謹嚴,思想貴不偏不蔽📆,要非持誌堅定而用情有分寸之人不辦🙅🏻♀️🔋。”(15)
其二🧑🏽🔬,他提出“品格的陶冶”即是人格教育的基本過程🧙🏻🟤。在人格培養中,除了需重視人的心理諸因素的協調之外,還應重視個性與社會性的和諧、人與文化傳統的繼承,這都是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潘光旦認為,品格教育由三部分內容構成:“一是通性與個性的辨識”;“二是明與恕兩個標準的重申”👩🏿🔧;“三是個人的修養”與“意誌與製裁能力的培植”。這三者之間🧍🏻♀️👰🏼♀️,既有相互遞進的關系,又緊緊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對“人性”的深入理解和詮釋。在他看來,實施品格教育的首要前提🌐,是認識人性的本質特征。他認為🚃,人格是基於人性的🌦,而人性不是一種單純的東西,它包括通性(人與人之間相同的部分🧖🏻♀️;社會的秩序👋🏽、文化的繼承都與此有關)、個性(因人而異之處,潘認為:對卓越的個性如果保護周到或培植得當⏯🫰,“往往是文化生活躍進一大步的因緣”)、性別(男女之分,與家庭、婚姻問題關系密切)🐂。(16)只有充分認識人的基本特性👨🏻💼,才會對人格教育產生深刻的理解👎🏽。既然“人人既有此三部分的人性”,所以“人人即不能無一種要求”🧓🏽,因此,教育的過程就是使“此三部分的並重與協調的發展”🪷,教育的目標是使“每一個人的共同中的有其別異的人格”,最終🚣🏻,達到人與社會“以群則和,以獨則足”的理想境界。
三、“通識教育”的大學教育理念
在潘光旦的教育思想中🧑🏿💼,“通識教育”是一個重要的理念🧙♀️。其思想的來源🎅🏻,顯然是吸收和借鑒了中西方學術思想👨🏽,融匯中西,闡發新知。一方面,他受到英美“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iton)和“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iton)的影響,並直接將它們譯成“通達教育”一詞。1946年,他還翻譯並出版了英國學者赫胥黎的著作《自由教育論》😫。但是📓,另一方面✊🏽,他不是全盤接受西洋的學說,而是從中國傳統教育思想中汲取豐厚的營養,給古老的觀念賦予時代之新意✔️🤷🏿。他對《論語》、《大學》、《學記》等中國儒家經典古籍進行深入的研究,以一個現代學者的眼光註入全新的理解和闡發。在比較中西思想的“異同”的基礎上,他說道“西洋之大學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歷史,其於此種教育之目的🧚🏽♀️,雖未有明白之揭櫫🏘,然試一探究,則本源所在,實為希臘之人生哲學,而希臘人生哲學之精髓無它,即為‘一己之修明’(Know thyself)是已。此與我國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嘗有分毫之差別?”(17)在他看來,中國儒家傳統思想中的“古之學者為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至於止善”“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等觀念,都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而且,和近代教育理論之間(主要源於西方),並不是完全相抵捂🐸,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補充的⚙️。他的“通識”觀直接吸收了《學記》的思想營養🚃:“知類通達😆😝,強立而不返💂🏻🦙,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
基於這樣的思想基礎,潘光旦的“通識教育”觀在其整個教育思想中無疑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他認為👰♀️,就大學教育而言,“畢竟與其他程度的學校教育不同,他的最大的目的原是在培植通才;文🧎♀️👩🚀、理🫶🥐、法👩🏻🌾、工、等等學院所要培植的是這幾個方面的通才🙇♂️,甚至於兩個以上的綜合的通才。它的最大效用👱🏽,確乎是不在養成一批一批限於一種專門學術的專家或高等匠人”,(18)“竊以為大學期內,通專雖應兼顧,而中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專”🐟,(19)他認為是“專的過度”🈸,造成的結果是“人格的畸形化”🍃。“一個專家👩🏻🔧,如果沒有充分的通識做承托,其實就等於一匠人,至多不過比普通的匠人細膩一些罷了。”他指出,“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20)
“通識教育”的內容是哪些呢🍝?潘光旦作了如下闡述☕️🧖🏼♀️:
首先,“通識”是指“一般生活之準備”,“專識”是指“特種事業之準備”,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人的一生而言🚳,前者的作用顯然大於後者🥓。“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有通於人也”👩💼,所以🏌🏻♂️,“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從社會需要而言👐🏼,“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21)因為,生命的範圍大於事業的範圍,做人之道應大於做事之道,“事業不過為人生之一部分”🤞,其作用是為人生這一大目標服務的,“足以輔翼人生,推進人生”。經過如此的分析✋🏿,孰重孰輕,自然清楚。
其次,“通識”的內容應涵蓋自然🚴🏿♂️、社會、人文三大方面的知識。即“今日而言學問,不能出自然科學𓀆🚀、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部門”🚂,所謂“通識教育”,就是“亦曰學子對此三大部門👰🏼♂️,分而言之◀️,則對每門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則於三者之間,能識其會通之所在😍🧘🏽,而恍然於宇宙之大⚾️🕰,品類之多,歷史之久🔣,文物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貫之之道,要必有其相為因緣與依倚之理。此則所謂通也”🧵🙏🏿。(22)從中可以看出,“通”者🫰,不是讓學生埋頭書海中,盲目的泛觀博覽,也不是知識的簡單堆砌,而是打破人為的限製,將宇宙🐅、自然、社會視為一個整體,客觀地思考人生與世界。“通”的重點在於“識其會通之所在”、“一以貫之之道”、“因緣與依倚之理”,其實,這是指認識客觀世界的規律而言的,即融匯貫通是謂也👪。
再次,他又提出了實施“通識教育”的具體措施🤦🏼♂️。例如:大學不要過早劃分院系和專業,至少延緩到第三學年;第一學年中增設“通論”類的課程🛀🏼,如“自然科學通論”、“社會科學通論”🎅🪈、“文化概論”、“宇宙與人生”。他還提出中國工業化應培養通識型的技術人才的主張。在《大學一解》中,他將工業人才分為二類,一是技術人才,二是組織人才,據此,他認為中國工科院校也應該相應地劃分為二類🧋。專科學校重點培養應用型的工業技術人員🤹♂️;大學工學院主要培養工業組織人才,這種組織人才的最大特點是“通才”,應該對工程與工程之間,理論與技術之間,人與之間,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培養的過程中 “必須添設有關通識的課程,而減少專攻技術的課程”💂🏽。他強調,對工業組織人才而言,開設諸如“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以致於一切的人文科學、文化背景” (23)方面的課程是大有裨益的。
近代以來,隨著西學東漸的擴展🫰🏽,中國傳統文化逐漸步入室微,中國學術界正逐步建立以“科學”為基礎的現代學術體系,形成了新的學術理念和方法。在這個背景下,一部分現代學者站在時代思潮的前面💂🏽♀️,不斷從傳統中挖掘出可資立新的思想資源,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中西方之間、古今之間進行著融匯貫通的艱辛探索,以期達到“會通中西”的目標,潘光旦無疑是他們中間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他的獨具匠心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對後人的啟發將會繼續下去。(文章來源:藝術中國網)
參考文獻
①(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 《潘光旦選集》第三集,潘乃谷、潘乃和選編,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9頁🚭、第49頁、第372頁🤵🏻、第435頁、第232頁🍰、第233頁🌉、第366頁⬜️🤷🏻、第483頁🧖🏼♂️、第475頁、第484頁、第369頁、第359頁‼️、第483頁、第125-133頁👩🏻🦱、第435頁、第174頁🧚🏻♂️、第443頁、第443頁、第443頁、第444頁、第175頁;
② (1)《潘光旦選集》第二集,潘乃谷🧖🏽♀️、潘乃和選編🧑🏼🦰,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9年8月第一版 第8頁;
③ (2) 《潘光旦選集》第四集👨🦳,潘乃谷🤽♀️、潘乃和選編,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425頁🤸🏼🦸🏿♂️;並參見李全生《位育之道超越了什麽?》《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誕辰紀念》潘乃穆等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