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之大學教育🙎🏻🪚,溯其源流,實自西洋移植而來,顧製度為一事,而精神又為一事。就製度言,中國教育史中固不見有形式相似之組織🐆,就精神言,則文明人類之經驗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文明人類之生活要不外兩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個人👨🏼✈️,曰社會。而教育之最大的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與眾己所構成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進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則此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者也🏢。
西洋之大學教育已有八九百年之歷史🧑🍼,其目的雖鮮有明白揭櫫之者,然試一探究,則知其本源所在🏕🧔🏿,實為希臘之人生哲學✊,而希臘人生哲學之精髓無它🚣🏼🔡,即“一己之修明”是已(Know thyself)。此與我國儒家思想之大本又何嘗有異致?孔子於《論語·憲問》曰,“古之學者為己”。而病今之學者舍己以從人。其答子路問君子💁🏽,曰“修己以敬”,進而曰,“修己以安人”🏊🏿♂️,又進而曰,“修己以安百姓”;夫君子者無它,即學問成熟之人👮🏻,而教育之最大收獲也。曰安人安百姓者,則又明示修己為始階,本身不為目的,其歸宿,其最大之效用,為眾人與社會之福利🧍🏻,此則較之希臘之人生哲學,又若更進一步🙍♂️⛹🏽♂️,不僅以一己理智方面之修明為己足也。
及至大學一篇之作,而學問之最後目的,最大精神,乃益見顯著。《大學》一書開章明義之數語即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若論其目,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屬明明德;而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新民。《學記》曰🧘♀️⚂,“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悅服,而遠者懷之,此大學之道也🧑🧑🧒🧒。”知類通達,強立不反二語,可以為明明德之註腳👳🏼🎲;化民成俗,近悅遠懷三語可以為新民之註腳🙇🏼♂️。孟子於《盡心章》💆,亦言修其身而天下平。苟子論“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亦不出明明德之範圍😡,而其泛論群居生活之重要🈲,群居生活之不能不有規律🤞🏻,亦無非闡發新民二字之真諦而已🤸🏿♂️🙇♂️。總之,儒家思想之包羅雖廣,其於人生哲學與教育理想之重視明明德與新民二大步驟,則始終如一也😒。
今日之大學教育😚,驟視之,若與明明德、新民之義不甚相幹‼️🩶,然若加深察🗼,則可知今日大學教育之種種措施🔣,始終未能超越此二義之範圍🚪💁🏼♀️,所患者👩💻,在體認尚有未盡而實踐尚有不力耳。大學課程之設備,即屬於教務範圍之種種,下自基本學術之傳授,上至專門科目之研究,固格物致知之功夫而明明德之一部分也👷🏽♀️。課程以外之學校生活☺️,即屬於訓導範圍之種種👩🦼,以及師長持身、治學、接物、待人之一切言行舉措🕺🏼,苟於青年不無幾分裨益,此種裨益亦必於格致誠正之心理生活見之🧓🏼。至若各種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學程之設置,學生課外之團體活動🧑🏼⚕️,以及師長以公民之資格對一般社會所有之努力,或為一種知識之準備,或為一種實地工作之預習💀,或為一種風聲之樹立,青年一旦學成離校,而於社會有須貢獻🏆,要亦不能不資此數者為一部分之挹註😚。此又大學教育新民之效也。
然則所謂體認未盡實踐不力者又何在?明明德或修己工夫中之所謂明德,所謂己👇🏼,所指乃一人整個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所謂整個之人格✬,即就比較舊派之心理學者之見解👩🦽,至少應有知📀、情、誌三個方面🚞,而此三方面者皆有修明之必要🏗。今則不然,大學教育所能措意而略有成就者,僅屬知之一方面而已,夫舉其一而遺其二👰♂️,其所收修明之效⛑️,因已極有限也🧑🏽🍳。然即就知之一端論之,目前教學方法之效率亦大有尚待擴充者⛄️。理智生活之基礎為好奇心與求益心,故貴在相當之自動💁♀️🧴,能有自動之功,所能收自新之效🧑🏼🌾,所謂舉一反三者❄️;舉一雖在執教之人🈁,而反三總屬學生之事🌷。若今日之教學🙎🏽,恐灌輸之功十居七八,而啟發之功十不得二三👩🏽⚖️🥊。明明德之義,釋以今語,即為自我之認識🥦,為自我知能之認識🍑,此即在智力不甚平庸之學子亦不易為之🦬🛠,故必有執教之人為之啟發,為之指引,而執教者之最大能事,亦即至此而盡,過此即須學子自為探索;非執教者所得而助長也。故古之善教人者🧜🏿♀️⚡️,《論語》謂之善誘☛,《學記》謂之善喻。孟子有雲:“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此善誘或善喻之效也。今大學中之教學方法⏏️,即僅就知識教育言之,不逮尚遠👷🏼♂️🧔🏼。此體認不足實踐不力之一端也。
至意誌與情緒二方面,既為尋常教學方法所不及顧,則其所恃者厥有二端🚴🏿♂️,一為教師之樹立楷模,二為學子之自謀修養。意誌須鍛煉,情緒須裁節,為教師者果能於二者均有相當之修養工夫🕵🏼♂️,而於日常生活之中與以自然之流露🤳🤽🏽♀️,則從遊之學子無形中有所取法🙎♂️;古人所謂身教,所謂以善先人之教,所指者大抵即為此兩方面之品格教育🚴🏽,而與知識之傳授不相幹也。洽學之精神與思想之方法,雖若完全屬於理智一方面之心理生活🚀,實則與意誌之堅強與情緒之穩稱有極密切之關系;治學貴謹嚴,思想忌偏蔽🗂,要非持誌堅定而用情有度之人不辦🦜。孟子有曰🙌,“仁義禮智根於心🐑,則其生色也👈🏿,晬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曰根於心者🙍🏼♂️,修養之實,曰生於色者📱,修養之效而自然之流露;設學子所從遊者率為此類之教師再假以時日📼,則濡染所及,觀摩所得,亦正復有其不言而喻之功用。《學記》所稱之善喻🏄,要亦不能外此👉🏻。試問今日之大學教育果具備此條件否乎🌕?曰否。此可與三方面見之。上文不雲乎🚵🏿♀️?今日大學教育所能措意者僅為人格之三方面之一🤷🏻♂️,為教師者果能於一己所專長之特科知識🥖🧘🏼,有充分之準備,為明晰之講授,作盡心與負責之考課👳🏿♂️,即已為良善之教師,其於學子之意誌與情緒生活與此種生活之見於操守者,殆有若秦人之視越人之肥瘠;歷年既久,相習成風🗄,即在有識之士🛗,亦復視為固然,不思改作♗🙎🏼♀️,浸假而以此種責任完全諉諸他人,曰“此乃訓育之事🍔🎈,與教學根本無幹。此條件不具備之一方面也🙅🏿♀️。為教師者,自身固未始不為此種學風之產物,其日以孜孜者,專科知識之累積而已🧔🏿,新學說與新實驗之傳習而已,其於持誌養氣之道,待人接物之方,固未嘗一日講求也;試問己所未能講求或無暇講求者🦸🏼♂️🕵️,又何能執以責人?此又一方面也。今日學校環境之內,教師與學生大率自成部落◻️,各有其生活之習慣與時尚🚺,舍教室中講授之時間而外🔋🧎🏻,幾於不相謀面✈️,軍興以還,此風尤甚🔽✂️;即有少數教師,其持養操守足為學生表率而無愧者🏃🏻➡️,亦猶之櫝中之玉,鬥底之燈,其光輝不達於外✌🏿,而學子即有切心於觀摩取益者👭🏼👮🏻♀️,亦自無從問徑。此又一方面也。古者學子從師受業🤲🏻↖️,謂之從遊,孟子曰😧,“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間嘗思之,遊之時義大矣哉。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遊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反觀今日師生之關系,直一奏技者與看客之關系耳🙋🏽♂️,去從遊之義不綦遠哉!此則於大學之道,體認尚有未盡實踐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
至學子自身之修養又如何?學子自身之修養為中國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亦即儒家哲學之重心所寄。《大學》八目,涉此者五⛹🏼♂️,《論語》🦺、《中庸》、《孟子》所反復申論者㊙️,亦以此為最大題目。宋元以後之理學,舉要言之,一自身修善之哲學耳;其派別之分化雖多💆🏿♂️,門戶之紛呶雖甚,所爭者要為修養之方法,而於修養之必要👷🏽♂️,則靡不同也。我儕以今日之眼光相繩🧜🏿🖖🏿,頗病理學教育之過於重視個人之修養,而於社會國家之需要,反不能多所措意;末流之弊,修身養性幾不復為入德育才之門,而成遁世避實之路。然理學教育之所過即為今日學校教育之所不及,今日大學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為個人之修養®️,此又可就下列三方面分別言之🥊:
一曰時間不足👰🏻♀️。今日大學教育之學程太多💯,上課太忙,為眾所公認之一事🙅,學生於不上課之時間🧜♂️,又例須有多量之“預備”功夫,而所預備者又不出所習學程之範圍,於一般之修養邈不相涉。習文史哲學者,與修養功夫尚有幾分關系,其習它種理實科目者🕤,無論其為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猶木工水作之習一藝耳😱。習藝愈勤去修養愈遠🥋。何以故?曰📐,無閑暇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非有閑暇不為也。縱探歷史之悠久,文教之累積🧑🏿🔬,橫索人我關系之復雜👨🏻💼,社會問題之繁變🔁,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節取而有所發明,對復雜繁變者宜如何應付而知所排解,非有閑暇不為也;人生莫非學問也📞,能自作觀察🎎、欣賞、沉思🏊、體會者,斯得之🤚🏿。今學程之所能加惠者🤸🏿♂️,充其量🧖🏽♂️👨🏼💻,不過此種種自修功夫之資料之補助而已,門徑之指點而已,至若資料之咀嚼融化🛟,門徑之實踐以致於升堂人室,博者約之,萬殊者一之♦️🦹🏼♀️,則非有充分之自修時間不為功。就今日之情形而言🕶,則咀嚼之時間,且猶不足,無論融化🪁,粗識門徑之機會猶或失之🏨,姑無論升堂人室矣。
二曰空間不足🚶➡️👳🏿♂️。人生不能離群,而自修不能無獨,此又近頃大學教育最所忽略之一端🧝🏽。《大學》一書嘗極論毋自欺,必慎獨之理。不欺人易🌛,不自欺難✦,與人相處而慎易,獨居而慎難。近代之教育👸🏿,一則曰社會化,再則曰集體化🟠,卒 裹Z舍悉成營房🚣🏻,學養無非操演,而慎獨與不自欺之教亡矣👨🏻💻。夫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乃僅就智識之切磋而為言者也🏌️♂️;至情緒之製裁,意誌之磨勵🍗,則固為我一身一心之事,他人之於我,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勵🧚🏼♀️🧑🏼⚕️,示鑒戒而已。自“慎獨”之教亡,而學子乃無發有“獨”之機會🧗🏻,亦無復作“獨”之企求;無復知人我之間精神上與實際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適當之分寸,浸假而無復和情緒製裁與意誌磨練之為何物,即無復和《大學》所稱誠意之為何物✵🤷🏼♂️,充其極,乃至於學問見識一端,亦但知從眾而不知從己🚣🏻♂️,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張,力排眾議🚵🏼♂️。晚近學術界中,每多隨波逐浪(時人美其名曰“適應潮流”)之徒🚣🏿♀️,而少砥柱中流之輩🦸🏽♂️,由來有漸😞,實無足怪。大學一書,於開章時闡明大學之目的後,即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今日之青年,一則因時間之不足,再則因空間之缺乏,乃至數年之間,竟不能如 怕 黃鳥之得一丘隅以為休止。休止之時地既不可得,又遑論定👎🏿、靜🚣🏿♀️、安、慮、得之五步功夫耶?此深可慮而當亟為之計者也。
三曰師友古人之聯系之闕失。關於師之一端,上文已具論之,今日之大學青年🗯,在社會化與集體生活化一類口號之空氣之中,所與往還者,有成群之大眾,有合夥之夥伴,而無友🩸。曰集體生活👨🏻🦼,又每苦不能有一和同之集體🍏,或若幹不同而和之集體⛪️,於是人我相與之際,即一言一動之間,亦不能不多所諱飾顧忌,馴至舍寒喧笑謔與茶果征逐而外🤜🏽,根本不相往來🙆🏼♂️🧙🏿♂️。此目前有誌之大學青年所最感苦悶之一端也。夫友所以祛孤陋🖕🏼,增聞見,而輔仁進德者也,個人修養之功,有恃於一己之努力者固半🩶,有賴於友朋之督勵者亦半;今則一己之努力既因時空兩間之不足而不能有所施展𓀎,有如上文所論👳♀️,而求友之難又如此,以何怪乎成德達材者之不多見也。古人亦友也,孟子有尚友之論,後人有尚友之錄🤵🏿,其對象皆古人也🎊。今人與年齡相若之同學中既無可相友者,有誌者自猶可於古人中求之。然求之又苦不易🟪。史學之必修課程太少,普通之大學生往往僅修習通史一兩門而止📱🫃,此不易一也。時人對於史學與一般過去之經驗每不重視🐢,甚者且以為革故鼎新之精神🧅,即在完全抹殺已往,而創造未來👶,前人之言行🤩,時移世遷,即不復有分毫參考之價值,此之易二也🏊🏼♂️。即在專考史學之人🧒🏿,又往往用純粹物觀之態度以事研究🤌📨,馴至古人之言行舉措🅰️,其所累積之典章製度,成為一堆毫無生氣之古物,與古物物學家所研究之化石骨殖無殊,此種研究之態度🧧,非無其甚大之價值,然設過於偏註,則史學者與人生將不復有所聯系🩸,此不易三也。有此三不易,於是前哲所再三申說之“以人鑒人”之原則將日趨湮沒🤛🏼,而“如對古人”之青年修養之一道亦曰荒穢不治亦。學子自身之不能多所修養🙍🏻♂️🍽,是近代教育對於《大學》之道體認尚有未盡、實踐尚有不力之第三端也。 以上三端,所論皆為明德一方面之體認未盡與實踐不力,然則新民一方面又如何?大學新民之效,厥有二端。一為大學生新民工作之準備😛;二為大學校對社會秩序與民族文化所能建樹之風氣💥🧑🏽⚕️。於此二端,今日之大學教育體認亦有未盡,而實踐亦有不力也。試分論之🍕。
大學有新民之道,則大學生者負新民工作之實際責任者也🙇🏻。此種實際之責任,因事先必有充分之準備,相當之實驗或見習,而大學四年,即所以為此準備與實習而設🈲,亦自無煩贅說🕛。然此種準備與實習果盡合情理乎👨🏼🚀?則顯然又為別一問題。明德功夫即為新民功夫之最根本之準備🧑⚕️,而此則已大有不能盡如人意者在,上文已具論之矣。然準備之缺乏猶不止此。今人言教育者☕️,動稱通與專之二原則。故一則曰大學生應有通識,又應有專識,再則曰大學卒業之人應為一通才🤬,亦應為一專家🥖,故在大學期間之準備,應為通專並重。此論固甚是,然有不盡妥者☝🏼,亦有未易行者🏌🏿。此論亦固可以略救近時過於重視專科之弊🍪🐣,然猶未能充量發揮大學應有之功能。竊以為大學期內👞,通專雖應兼顧,而重心所寄,應在通而不在專🎴,換言之,即須一反目前重視專科之傾向,方足以語於新民之效。夫社會生活大於社會事業🤾🏻♀️,事業不過為人生之一部分🗞,其足以輔翼人生👨🏼🔧♉️,推進人生,固為事實🏋🏽♀️🔎,然不能謂全部人生寄寓於事業也。通識🗼😊,一般生活之準備也,專識,特種事業之準備也,通識之用,不止潤身而已🎅🏿,亦所以自通於人也💌,信如此論,則通識為本🤴🏽,而專識為末,社會所需要者,通才為大👻,而專家次之🤎,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此通專並重未為恰當之說也☘️。大學四年而已🍤,以四年之短期間,而既須有通識之準備👐🏿,又須有專識之準備🐿,而二者之間又不能有所軒輊🧔🏿♂️💇🏼♂️,即在上智,亦力有未逮🏦🎓,況中資以下乎?並重之說所以不易行者此也𓀉。偏重專科之弊,既在所必革🕚,而並重之說又窒礙難行🆘,則通重於專之原則尚矣🤽🏻♂️。
難之者曰,大學而不重專門,則事業人才將焉出?曰👨🚀🌥,此未作通盤觀察之論也,大學雖重要😛,究不為教育之全部,造就通才雖為大學應有之任務,而造就專才則固別有機構在。一曰大學之研究院。學子即成通才,而於學問之某一部門,有特殊之興趣,與特高之推理能力,而將以研究為長期或終身事業者可以入研究院。二曰高級之專門學校🦵🏼。藝術之天分特高,而審美之興趣特厚者可入藝術學校👲🏽,軀幹剛勁,動作活潑,技術之智能強,而理論之興趣較薄者可入技術學校👨🏼⚕️。三曰社會事業本身之訓練🌻。事業人才之造就🪯,由於學識者半,由於經驗者亦半,而經驗之重要,且在學識之上,尤以社會方面之事業人才所謂經濟長才者為甚,尤以在今日大學教育下所能產生之此種人才為甚。今日大學所授之社會科學知識,或失之理論過多,不切實際,或失諸憑空虛構🥻,不近人情,或失諸西洋之資料太多,不適國情民性;學子一旦畢業而參加事業🏰,往往發見學用不相呼應♞,而不得不於所謂“經驗之學校”中💇,別謀所以自處之道,及其有成,而能對社會有所貢獻,則泰半自經驗之學校得來⬅️,而與所從卒業之大學不甚相幹,以至於甚不相幹🤠。始恍然於普通大學教育所真能造就者,不過一出身而已,一資格而已🎬。
出身誠是也🤦🏽👮🏼♀️,資格亦誠是也💬。我輩從事大學教育者,誠能執通才之一原則,而曰🧎➡️🎠,才不通則身不得出🎇,社會亦誠能執同一之原則🦸🏿♂️,而曰👨👩👧,無通識之準備者,不能取得參加社會事業之資格🧏🏼♂️,則所謂出身與資格者,固未嘗不為絕有意識之名詞也🕉。大學八目,明德之一部分至身修而止♔✳️,新民之一部分自身修而始,曰出身者,亦曰身已修,德已明,可以出而從事於新民而已矣,夫亦豈易言哉👃🏻?不論一人一身之修明之程度🧑🏻🏫,不向其通識之有無多寡🪚,而但以一紙文憑為出身之標識者,斯失之矣🫱🏽。
通識之授受不足🪷🎰,為今日大學教育之一大通病🧖🏼,固已漸為有識者所公認,然不足者果何在👶🏿,則言之者尚少🏊🏿。大學第一年不分院系📤𓀁,是根據通之原則者也,至第二年而分院系👩🦯🤸🏼♂️,則其所據為專之原則。通則一年,而專乃三年🔘,此不足之最大原因而顯而易見者。今日而言學問,不能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三大部分;曰通識者,亦曰學子對此三大部門,均有相當準備而已➰,分而言之,則對每門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則於三者之間,能識其會通之所在🙂,而恍然於宇宙之大,品類之多,歷史之久🕶,文教之繁,要必有其一以貫之之道👨🏻🦽➡️🕺🏼,要必有其相為因緣與依倚之理🖇,此則所謂通也🧑🏿💻。今學習僅及期年而分院分系🚵♀️👨🏽💻,而許其進入專門之學👨🏻🚒,於是從事於一者,不知二與三為何物🥜,或僅得二與三之一知半解🏃🏻♂️➡️,與道聽途說者初無二致;學者之選習另一部門或院系之學程也,亦先存一“限於規定👨🏽🎓👨🏿✈️,聊復選習”之不獲已之態度🧏🏻,日久而執教者亦曰,聊復有此規定爾,固不敢從此期學子之必成為通才也👩🍳。近年以來,西方之從事於大學教育者👇,亦嘗計慮及此,而設為補救之法矣。其大要不出二途🏘。一為展緩分院分系之年限,有自第三學年始分者🚴🏿;二為第一學年中增設“通論”之學程。竊以為此二途者俱有未足,然亦頗有可供攻錯之價值🧑🏼⚖️;可為前途改革學程支配之張本。大學所以宏造就🤵🏽♂️,其所造就者為粗製濫造之專家乎,抑為比較周見洽聞,本末兼賅🐷,博而能約之通士乎🧑🏿🏭👩🏿🎓?胥於此種改革蔔之矣。大學亦所以新民,吾儕於新民之義誠欲作進一步之體認與實踐,欲使大學出身之人,不藉新民之名🎷,而作擾民之實,亦胥以此種改革為入手之方。
然大學之新民之效,初不待大學生成與參加事業而始見也🧛🏿👨🏼🎓。學府之機構👇,自身亦正復有其新民之功用,就其所在地言之,大學嚴然為一方教化之重鎮🧀,而就其聲教所暨者言之,則充其極可以為國家文化之中心,可以為國際思潮交流與朝宗之匯點(近人有譯英文 Focus一字為匯點者,茲從之)🙇♂️。即就西洋大學發展之初期而論,十四世紀與十五世紀初年⏸,歐洲中古文化史有三大運動焉👨🏻🦳,而此三大運動者均自大學發之。一為東西兩教皇之爭🤸🏼,其終於平息而教權復歸於一者🤸🏿♀️,法之巴黎大學領導之功也;二為魏克文夫(Wyclif)之宗教思想革新運動🍺,孕育而擁護之者英之牛津大學也;三為郝斯(John Hus)之宗教改革運動, 率 與惠氏之運動均為十六世紀初年馬丁·路得宗教改革之先聲🤓,而孕育與擁護之者,布希米亞(戰前為捷克地)之蒲拉赫(Prague)大學也。
間嘗思之,大學機構之所以生新民之效者,蓋又不出二途。一曰為社會之倡導與表率🪻,其在平時,表率之力為多,及處非常,則倡導之功為大。上文所舉之例證,蓋屬於倡導一方面者也。二曰新文化因素之孕育涵養與簡練揣摩🪣。而此二途者又各有其憑藉。表率之效之憑藉為師生之人格與其言行舉止👨🏽🎨。此為最顯而易見者。一地之有一大學,猶一校之有教師也🌲𓀃,學生以教師為表率,地方則以學府為表率,古人謂一鄉有一善士,剛一鄉化之,況學府者應為四方善士之一大總匯乎?設一校之師生率為文質彬彬之人,其出而與社會周旋也,路之人亦得指而目之曰,是某校教師也,是某校生徒也🗯,而其所由指認之事物為語默進退之間所自然流露之一種風度,則始而為學校環境以內少數人之所獨有者,終將為一地方所共有,而成為一種風氣;教化雲者,教在學校環境以內,而化則達於學校環境以外,然則學校新民之效,固不待學生出校而始見也明矣。
新文化因素之孕育所憑藉者又為何物?師生之德行才智,圖書實驗,大學之設備,可無論矣。所不可不論者為自由探討之風氣🤦🏻。宋儒安定胡先生有曰,“艮言思不出其位,正以戒在位者也,若夫學者,則無所不思,無所不言,以其無責👨👧👧,可以行其誌也;若雲思不出其位🤦🏽♀️👨🏻💼,是自棄於淺陋之學也。”此語最當💁🏽。所謂無所不思👨🏻💻,無所不言,以今語釋之,即學術自由(Academic Freedom)而已矣🧙🏼♀️。今人頗有以自由主義為詬病者👦🏼,是未察自由義主義之真諦者也。夫自由主義(Liberalism)與蕩放主義(Libertin-ism)不同,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或樂利的個人主義🦸♀️👩🏼,亦截然不為一事。假自由之名,而行蕩放之實者,斯病矣。大學致力於知🚇、情、誌之陶冶者也,以言知,則有博約之原則在,以言情,則有裁節之原則在,以言誌,則有持養之原則在,秉此三者而求其所謂“無所不思🟦,無所不言”,則蕩放之弊又安從而乘之?此猶僅就學者一身內在之製裁而言之耳🧭🌉,若自新民之需要言之,非旦夕可期也📿,既非旦夕可期,則與此種事業最有關系之大學教育🧚🏿♀️,與從事於此種教育之人,其所以自處之地位,勢不能不超越幾分現實✝️,其註意之所集中,勢不能為一時一地之所限止,其所期望之成就,勢不能為若幹可以計日而待之近功。職是之故,其“無所不思”之中😀,必有一部分為不合時宜之思,其“無所不言”之中,亦必有一部分為不合時宜之言👳🏻♂️;亦正惟其所思所言,不盡合時宜,乃或不合於將來,而新文化之因素胥於是生,進步之機緣⛽️🧛♂️,胥於是啟,而親民之大業,亦胥於是奠其基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至善之界說難言也,姑舍而不論。然明明德與新民二大目的固不難了解而實行者。然洵如上文所論,則今日之大學教育🙋🏿♂️,於明明德一方面,了解猶頗有未盡,踐履猶頗有不力者🚣🏻,而不盡不力者,要有三端,於新民一方面亦然✳️,其不盡力者要有二端。不盡者盡之👉🏽,不力者力之,是今日大學教育之要圖也?是“大學一解”之所為作也👼🏽。
作者:梅貽琦
資料來源:原載《清華學報》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年4月)
梅貽琦生平👩🦽➡️:
梅貽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天津人🥔,著名教育家。畢業於清華大學。曾任“教育部長”、“中央”研究院院士。祖籍江蘇武進👾,祖先於明成祖時由江南遷居北京,後在天津落籍。熟讀史書🥁,喜愛科學。初起研究電機工程,後轉為專攻物理。1909年考取遊美學務處選派的首批留學生赴美留學。1914年畢業於吳士脫理工學院電機系,獲工學士學位。1915年到清華學校任教,後任教務長,暫代校務🈸,清華大學留美學生監督處監督等職。
梅貽琦1916年即擔任清華大學物理教授。1931年開始擔任清華大學校長📪,至1948年隨國民黨遷臺🤷🏼♀️。到職後多次闡述"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師資為大學第一要素"等辦學至理↖️,並積極延聘國內國際著名學者來校執教。他認為: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在他的主持下🤴🏽,清華大學發展為一所在國內外頗有影響的學府。
抗日戰爭期間,清華、北大、南開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梅暫時以校務委員會常委兼主席身份主持校務🚣🏻。1953年任臺灣“教育部”在美文化事業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1955年奉召返臺,在臺灣新竹將臺灣清華大學復校,並籌辦臺灣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1958年7月任臺“教育部”部長,兼清華大學校長。1959年兼任“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副主席。
1960年5月患病入臺大醫院療養。1961年2月奉準辭“教育部長”,仍兼原子能委員會主任委員。1962年2月當選“中研院”院士。1962年5月擔任“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月19日上午1時病逝臺大醫院。
梅貽琦個性沉靜,寡言↖️、慎言,葉公超用“慢、穩、剛”三個字形容他🗳🤽🏿♂️。“身教重於言教”及“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教育名言身為世人推崇。梅校長對臺灣清華大學的成長貢獻巨大🚴🏽,受到教育界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