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土家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文化與漢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元代在其地設土司製度後,學校教育隨之興起*️⃣,明代有了較為完備的發展😣。清雍正初年改土歸流後✧,土家族社會有了進一步發展🚿,教育也達到更高的水平。這些對漢文化的發展亦是一個推進。
主要分布在今天湘💆🏻♂️、鄂、川🤸🏿♂️、黔和重慶等四省一市交壤地區的土家族,是個有著悠久文化和教育傳統的農耕民族🪺。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當時土家族人口已達5704223人,是中國少數民族按人口數序排列的第7位🦍𓀓。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土家族悠久的文化教育不僅內容豐富、形式獨穎,而且還與源流長、博大深邃的漢文化有著密切的交融。土家族文化教育的傳承演衍🌥,既保持著對古代巴人巴文化勇銳剛勁遺風的繼承和發揚,更不乏對凝持穩重的古代漢族封建禮儀文化的汲取和接納✦,從而形成了土家族以漢字、漢文化和古代儒家學說為主的農耕文化教育。土家族的古代教育反過來又對漢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本文僅摘土家族古代教育中的兩個問題略陳管見,以企窺探特點鮮明的土家族古代教育之一斑。鑒於作者對土家族歷史文化和古代教育缺乏深入的學習,對有關的史料掌握更是貧乏✤,拙文若有不當錯謬之處,誠請大家賜正💟👁🗨。
土家族的學校教育始於土司時期。
教育是隨著人類的形成而出現的🏦👯♀️。最初的教育主要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進行生存本領和生活技能的傳授🧑🏽。當人類發展到形成不同民族之時,教育又受製於不同地域上不同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對物質生活資料的不同的攫取方法,從而隨著不同民族所傳授的生存本領和生活技能的內容及形式的不同🖌,逐步出現了不斷完善和日臻豐富的各民族的教育。各個民族的教育又和本民族不同時期的生產技術一起⤵️,構成社會第二生產力而推動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發展🤦🏽♂️。由此不難得知,每個民族教育的起源😌,應該是與本民族的源流有著緊密關系的。所以當我們探索土家族的古代教育之時,似乎還應涉及土家族的族源和民族的形成源流。
關於土家族的族源問題,目前學者們大體上有三種主要看法:第一種看法主張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後裔;第二種看法認為土家族是由當地的原住民🫱🏿,與後來遷入的巴人💦、漢人等融合而成;第三種看法則提出土家族是由古代烏蠻的一支進入當地後,融合當地的原住民巴人形成的。還有一些其他的看法✍🏿。不過,無論這三種主要看法的意見如何眾說紛紜,他們共同的一致看法就是,都承認古代巴人和土家族之間有著直接的淵源關系😡,從而也向我們揭示了土家族古代教育發韌於古代巴人文化教育的某些基本痕跡🎧。
殷墟甲骨文有關巴和巴方的記載,反映了早在夏商之際💽,活動在西南方有著蛇圖騰崇拜的巴人先民的一些生活情景。《山海經·海內經》記:“西南有巴國💂🏽。太吳生鹹鳥👨🏿✈️,鹹鳥生乘厘,乘厘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海內南經》又記載有“巴蛇食象”的傳說。這些都反映墾殖在西南的巴人先民和古代華夏之間的淵源關系,同樣也折射出巴人先民最初的教育,似乎應與華夏先民早期教育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系。
從古代漢文記載可以看出,巴人先民已經具有一定的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漢文典籍對巴人巴文化的記述,大多沿襲《山海經》的傳說,較有影響的如漢代許慎《說文》所記🙇🏻🤺:“巴🏠,蟲也🔀。或曰:食象蛇”👩🍼🌩。唐人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根據蜀漢譙周《三巴記》,則認為閬、白二水曲折而流📚,形狀似巴🧯。正如人們在土家族族源和源流上有各種說法一樣,我們目前對土家族最早的古代教育起源,及其具體的方式和相關內容,難以憑借零星的片言只語詳加細考🪃。但是⏩,通過歷代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結合有關的史料和文人記述加以分析,卻可以明顯地看出土家族古代的學校教育,乃是開始於封建中央政府在其地設立土司製度的時期🍰。特別是《大明一統誌》第六十二記,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下令:“諸土司皆立學校”,足以說明土家族的學校教育應該確立於明代🙀。
據《土家族土司史錄》(嶽麓書社1991年12月版)所記,“土司”一詞最早見於宋代。但是🈹,土司作為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王朝轄治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所采用的“以土治土”的世襲土著長官之稱,則出現於元代😵💫。上家族的土司時期開始於元代👩🍳,所以土家族的學校教育也肇始於元代🌝,日臻完備於明代🐜,並在清代得到進一步發展。土司統治是土家族歷史上的一個主要時期,也是土家族學校教育的重要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由於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大量傳入土家旋地區🐏,漢文化和漢族傳統的儒家教育與土家族的文化教育交流空前密切,土家族地區的書院、學宮紛紛建立🏊🏿♂️,文人學子的著述👵🏼、詩作不斷出現。土家族進入了古代民族教育繁榮發展的階段🙅👷🏽♂️。
土司有文武之分。文職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等🏞,屬吏部管轄;武職有宣慰使、宣撫使、安撫使等🧚🏿♂️,屬兵部管轄。除了政治上和軍事對土家族的土司設官封爵之外🕺🏽,封建統治者同時還十分註重在士家族地區施行文治教化,以完善其民族統治政策🎚。作為文治教化措施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力設置學校🧏🏻♀️,推行漢文化和儒家的封建禮儀思想,利用封建倫理綱常來籠絡麻痹土家族人民的思想✣。
元代大德年間(1293一1307年)🟣,封建中央王朝已經在土家族地區的施州、建始等地設立學宮,招收土家族子弟入學就讀,這應該是大家族古代教育史上較早出現的學校🧗♂️。明代土家族地區學校教育發展迅速☠️,特別是《大明一統誌》卷六十二所載🕴,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朝廷下令:“諸土司皆立學校”。土家族地區的學校發展,更是獲得了大好的機會👮🏽。洪武三十二年,也就是惠文帝建文元年(l399年),土家族地區的巴東、長陽等縣都設立了縣學🤙🏿。這就反映了明代初期土家族地區學校教育迅速發展之一斑。
明成祖即位後🎰,土家族地區的學校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永樂二年(1404年)👸🏻,在酉陽設州學;六年👩🏿🌾,又設酉陽宣慰司學,督促土司,土官子弟勤奮學習漢文化和儒家學說👨🏻🦯。《明史·保靖宣慰司傳》記🏚,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下詔:“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慚染風化,不入學者🫶🏽🧖♀️,不準承襲🦸🏻💩。”《明史·湖廣土司傳》也載🖌,弘治十六年(1503年)朝廷因巡撫閻仲字等上奏,土家族地區保靖土司爭襲奪地🧑🏿🦲🪘,下令:“以後土官應襲子弟,悉令入學,漸染風化,以格頑冥。如不入學者🥋,不準承襲。”在明代封建統治者的大力推動下👩🏿🏭,土家族的土司、土官及其子弟紛紛到附近州縣就讀。盡管這時土家族地區的學校主要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製度🦾,使土司👩🏻⚖️、土官和他們的子弟通過學習漢文化,接受儒家倫理思想的教育,漸染華夏封建禮儀風化🆖,以鞏固封建中央王朝在土家族地區的封建統治。但是在客觀上卻造就了一批有較高漢文化水平的土家族文人學子🔧,提高了土家族的文化水平。
出於維護封建統治製度的需要❇️🔏,從有利於土家族土司、土官的“漸染風化”目的出發,清代大家族地區的學校教育👨👦,也和中原地區一樣頒發經籍,日講“四書五經”。如《周易》🦖、《尚書》🫶🏿、《詩經》✈️🤸🏻、《春秋》🈹、《三禮義疏》📄、《朱子全書》和《明史》、《通鑒綱目》、《資治通鑒》等經史典籍,以及《唐宋文醇》、《淵鑒古文》等,都被采用來作為生員的學習教材,可見土家族古代的學校教育⚃,完全是以漢文化為背景的🕧。
明清時期土家族地區的學校教育不斷發展™️,逐漸形成比較完備的教學體系。不僅如此,還在招生對象、培養目標和要求🐡、對學生管理及獎懲等方面✊,都有了相當具體的規定和條令⚄。例如,據鄂西土家族地區的《鹹豐縣誌·建置》所載,清初順治九年(1652年)規定的學規頗有典型意義,茲摘錄如下🤚🏿:
題準刊立臥碑,置於明倫堂之左,曉示生員。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負其丁糧,厚以廩膳🍿。設院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主皆當上報國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條🧑🏽🍳,開列於後。
一👨👨👦👦、生員之家父母賢智者✊🏽,子當受教;父母愚魯、或有非為者,子既讀書明理🎺,當再三懇告🚁,使父母不陷於危亡。
二、生員立誌當學,為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跡,務須互相究講,凡利國愛民之事🔥,更宜淄留心🧗🏼♀️。
三⚉、生員居心忠厚正直,讀書方有實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術邪刻,讀書必無成就,為官必取禍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殺其身🆗,常宜思省。
四、生員不可幹求官長、交接勢要,希圖進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五🧚🏽♀️、生員當愛身思性,凡有官司衙門,不可輕人,即有切己之事🏖,只許家人代告;不許幹預他人詞訟,他人亦不許牽連生員作證。
六🙍🏻、為學當尊敬先生,若講說皆須誠心聽受🧑🏽🔬,如有未明,從容再問,勿妄行辨難🧝🏿。為師亦當盡心教訓,勿致怠惰。
七、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陳言🙅♀️,如有一言建白,以建製論黜革治罪。
八👆🈁、生員不許糾黨多人立盟結社𓀒、把持官府👷🏿♀️、武斷鄉曲,所作文工團字不許妄行刊刻🧗🏼,違者聽提調官治罪。
同治《鹹豐縣誌》進一步記述清代後期土家族地區的學校教育道👱🏽:“鹹豐學校之建置,宜區分科舉、學堂為兩期。舊製學校以科舉為目的➿。國家之設備者👴🏿,為學宮、為書院、為賓興📺、為義學🥌。”賓興原為華夏古代地方上宴待應舉之土的一種製度🪬,這裏也作一種舉賢選能的教育方式或教育設置。
事實上🧑🏻🎓,及至改土歸流以後👨🏽💼,土家族地區的學校教育誠如《鹹豐縣誌》所說的那樣☄️,“一切設備視彼上遊州縣,大略無殊🚣🏿。”這就反映了改土歸流也在客觀上,促使土家族地區學校教育迅速地縮小了與周鄰州縣及漢族地區的差別了🤜。
清代雍正五年至十三廢除了上司製度。土家族土司和土官的職權爵位都被廢棄,收繳土司、土官的印信。同時又在土司的轄地上設置府👨🏼🚒、州、縣,委派有任期的流官治理地方。在改土歸流過程中🤫,對於土家族的土司、土官采取了區別對待的政策。對於那些自請歸流的土司、土官,朝廷仍委以官職✭,並準許其後代襲任職位。還將一部分土司及其家屬調往江西😈、浙江☦️、遼東、陜西、河南和武昌🪧、漢陽等地🤳🏽,源、遷徒和崇拜,以及他們開山墾耕、狩獵出征的生活。
唐代在川東、鄂西等土家族地區流傳的《竹枝詞》與巴人歌舞《踏蹄》有著密切的關系。《竹枝詞》被廣泛使用在當時土家族的祭祀📼、巫蔔和婚慶活動中,不僅對後來的土家族古代教育產生重大的影響,而且對唐代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唐代不少中原詩人,以他們在峽江一帶的生話經歷和親身感受,模仿當地民間歌謠所作的《竹枝詞》🙎🏼♂️,豐富了博大多彩的漢文化寶庫,令人耳目一新🧑🦳。
杜甫於大歷元年(766年)遷居夔州(今四川奉節)時,作《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二首》,其中就有:“巴女騎牛唱竹枝”句。白居易任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時,也作有《竹枝詞》四首。尤其是劉禹錫被貶官後來到建平(冶所在今四川巫山),目濡耳染“裏中兒聯歌竹枝”,感受到巴人古老獨穎的寓教於歌舞的魅力,便按當地民間歌謠改作新詞,寫成《竹枝詞》十一首,生動、細致地描繪當時三峽風光和土家族先民的生產、生活🦴,以及教育後代的情景🧓。《竹枝詞》這一嶄新的文學形式🧑🏽✈️,遂盛行於時⛹🏻♂️,推動和促進了漢文化的發展👩⚖️。
元明以來🙇🏽♂️,土家族土司、土官和他們的子弟,紛紛到鄰近的州縣入學,樂於接受漢文化和儒家學說的教育。加之封建統治者在土家族地區大力設置書院、學宮,土家族中出現了一大批具有較高漢文化水平的文人學子。他們有的被選派到川東🧘🏼、鄂西等地為縣令、主簿🤸🏻♀️、教授等官職👨🚀,有的則寫詩著文🧪🃏,使土家族文人學子的著述絡續不絕於世🤛🏽👪,成為明清以來繁榮昌盛的封建文化的組成部分。
最後簡略一提👩🏫,改土歸流和科舉考試對土家族古代教育產生的影響應當予以肯定。改土歸流至辛亥革命期間是土家族文化教育的大發展時期,隨著改土歸流在土家族地區的深入發展,在政治、經濟改革的基礎上📃,土家族學校教育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清代封建統治者在土家族地區修孔廟舉辦州學、縣學和學宮,同時廣興義學👩🏼🦰,富有大戶豪族延請教師到家為子弟授學🫅🏿,有的地方家塾不惜重金聘請名師教授族中子弟🔁。一時間⚙️,土家族地區呈現了“文治日興,人知向學”的良好社會風氣。
清代封建統治者在科舉考試中采取了對土家族優惠的措施,實行“土三客一”政策🥴,以多取土童、少取客童。這種政策的根本目的是想通過文治🎐,達到有效地控製和統治土家族🪫,但是它在客觀上卻造就了土家族文人學子與中原漢族地區讀書人一樣追求科舉出仕的思想意識。例如,乾隆年間土家族地區永順縣應試者“不下六千余名”。來鳳縣“成名者,土童十之人九,客籍十或一二”。龍山縣的土家族青年中,“力學能文,院試列庠序者居其半,且有詩書相傳,數世不絕者”。
由此可見👦🏽,土家族古代教育及其漢文化傳承之一斑。
同樣,它也可反映出土家族文化教育的興盛🕡,對漢文化的豐富和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影響💩。這興許就是我們學習和研究中國少數民族古代教育史的意義之一。(新聞來源🏋🏽♂️:藝術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