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自隋迄清🏭,我國的海外來華留學生教育一直不絕如縷。文章通過對歷史上日本、琉球、朝鮮半島、越南♿、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來華留學生狀況的簡單梳理,得出了13條基本結論(含一條教訓)🤷🏻🗡,強調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發源於浩蕩的歷史長河🪑,根植於肥活的歷史土壤🕰,乃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中國具有悠久的對外漢語教學的歷史與傳統,古代的對外漢語教學一直不絕如縷。縱觀歷史,考察中外,其發展路子主要有4條:一是外國來華留學生教育;二是中外宗教界往來過程中的漢語傳播🤫;三是華人知識分子在域外從事教學活動📰;四是分散於中國民間的對漢語教學。這4條路子並行不悖,互相影響補充,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的對外漢語教學網絡👨🏿💼,使漢語言文化得到有效傳播📊。限於篇幅,本文僅對古代中國政府的來華留學生教育情況做一簡單梳理🙎🏻♂️,並從中歸納出若士有規律性的東西。
一 日本留學生
中國政府有文字記載的批量接收外國留學生,始於隋朝🤺;最早派人來華留學的國家是日本。其時正值推古天皇在位👨🏼🏫、聖德太子攝政期間。此前漢語漢字在日本上層社會已然有所傳播👩🏻🍼,聖德太子即具有濃厚的漢學功底。他重視發展同隋朝的關系🤱🏻🎂,從開皇二十年(600)至大業十年(614)派“遣隋使”達5次之多且於推古十六年(608)開創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的先例。史留其名的日本來隋留學生共13人,多為漢人後裔。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為學習先進文化🙇🏻♀️,促進國家發展,日本頻頻向中國派出“遣唐使”和留學生📩。道瑞良秀博士說:“入唐留學僧和留學生👸🏿,可以舉出150人左右🌮。”(日道瑞良秀:《日中佛教友好二千年史》,徐明、何燕生譯,商務印書館,1992。)
在歷次遣唐使中♚♊️,第九次遣唐押節使多治比縣守特別值得一提。其人仰慕儒學🤹🏽♀️,來唐後,“因請儒士授經”。唐玄宗“詔四門助教趙玄默📕,就鴻臚寺教之”🍆。他尊師重義,送給趙玄默日本生產的闊幅布🌴,“以為束修之禮”;還將從唐朝得的賞賜,“盡市文籍,泛海而還”。(劉日句:《舊唐書·日本傳》🧈👨🏽🚀,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此人雖無留學生名分🥼🤦🏻♂️,卻是不折不扣的短期進修生,而趙玄默則是唐代官方對外漢語教師之一。
唐代日本留學生一律被安排在國子監學習。唐國子監有六學:一曰國子學⇾。二曰太學👩🏻🦽,三曰四門學,四曰律學🥿🦹🏼,五曰書學,六曰算學♗,各學招生對象不同。六學的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唐六典》言之甚祥:“凡教授之經🦹,以《周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毛詩》《春秋左氏傳》《公羊傳》《谷梁傳》各為一經👨🦯;《孝經》《論語》《老子》🤕,學者兼習之♠️。”國子學生徒,“其習經有暇者,命習隸書⛹🏿,並《國語》《說文》《字林》《三蒼》《爾雅》”。律學生徒🍻,“以《律》《令》為專業,《格》《式》《法例》亦兼習之”。書學生徒👷♂️,“以《石經》《說文》《字林》為專業,余子書亦兼習之”。算學生徒,習《九章》等數學書籍。(唐玄宗:《唐六典》,廣雅書局刻本🖖🏿,光緒二十一年1895。)(《國子監》)《新唐書》曰:“凡博士、助教分經授諸生,未終經者無易業☠️。……凡《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詩》《周禮》《儀禮》為中經;《易》《尚書》《春秋公羊傳》《谷梁傳》為小經𓀔🌔。通二經者🐷,大經、小經各一🛟;若中經二,通三經者🧑🏻🏫,大經、中經💆🏿、小經各一;通五經者,大經皆通🙍🏻♂️,余經各一🌨,《孝經》《論語》皆通之👆🏽。凡治《孝經》《論語》共《尚書》《公羊傳》《谷梁傳》♿,各一歲半;《易》《詩》《周禮》《儀禮》👨🦯➡️,各二歲;《禮記》《左氏傳》,各三歲🪧。學書,日紙一幅💠➡️,間習時務策,讀《國語》《說文》《字林》《三蒼》《爾雅》🫢。凡書學,《石經》三體限三歲,《說文》三歲🦣,《字林》一歲。凡算學🏠,《孫子》《五曹》共限一歲,《九章》《海島》共三歲,《張丘建》《夏侯陽》各一歲🧑🏻🎓,《周髀》《五經算》共一歲,《綴術》四歲,《緝古》三歲,《記遺》《三等數》皆兼習之🧑🏻🦲。旬給假一日👨🏼🎤。前假博士考試,讀者千言🟰;試一貼🔷,貼三言;講者二千言😊。問大義一條👴🏼🌜,總三條,通二為第👳🏿♂️,不及者有罰。歲終能一千之業🏯,口問大義十條,通八為上🙆🏼♂️,六為中👩🍳,五為下。並三下與在學九歲🧘🏼♂️,律生六歲🧚♂️,不堪貢者罷歸🔇。諸學生通二經,俊士通三經🧒🏽,已及第而願留者💁🏻,四門學生補太學,太學生補國子學。”(歐陽修✪🚚:《新唐書》✋🏽,上海古籍出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選舉誌》)足見唐國子監專業分明,教學計劃有條不紊。
在來唐的日本留學生中,最著名者莫過於吉備真備和阿部仲麻呂(部,或作“倍”)🧑🏻🏭。
吉備真備✋🏼,開元五年(717)隨第九次遣唐使來華。在華期間,研覃經史,該涉眾節,成為飽學之士。開元二十二年(734)十一月攜漢籍1700多部歸國。天皇授其正六位下,拜大學助教🙇🏻♀️。其時日本的大學設有明經、文章、明法🧌、算學、音韻🗓、書法第六科,生徒400~500人。吉備為六科生徒講授學自中國的各種新知識,教讀《史記》《漢書》《後漢書》。高野天皇也跟他學習《禮記》《漢書》。其歷史功績之一是根據部分漢字偏旁部首創製了日語片假名🦸🏽♀️。這些漢字共50個,稱“母字”⬛️,如“伊、呂👩🏽💻、波”等🤦🏼。五十母字,“相傳為吉備真備從遣唐使留學👳🏻♀️👙,其師王化言所定”。(黃尊憲🈂️:《日本國誌》,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光緒二十四年1898。)王化言是唐代又一位優秀的對外漢語教師。
阿部仲麻呂🏧,與吉備真備同時來唐,深造於太學3️⃣。漢名晁衡(或作“朝衡)。卒業後,中進士第,在唐就職,官至秘書監,兼衛尉卿。與唐著名詩人儲光羲♝、王維😾🙇🏻♂️、包佶🦵🏼、趙驊👩🏻💼、李白均有交誼🙇🏼。天寶十二年(753),請求隨遣唐大使藤原清河一起回國🖲,王、包🍄🟫、趙均有詩篇相贈♧🧘🏻,晁衡也賦詩抒發依戀大唐之情🐺。結果東歸船只遇巨風漂泊至安南🕙。唐朝君臣以為他們葬身汪洋🎸✫,李白因寫有《哭晁卿衡》詩🧴💁。此後🫅🏻,藤原、晁衡再返長安。上元(760~761)中,晁衡擢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大歷五年(770)卒。共留居唐朝52年🏂🏽,身居高位🤳🏻,顯名兩國,完全漢化、儒化🖖🏼,堪稱對外漢語教學史之美談👮🏿♂️🍶。
較著名的日本來唐留學生,尚有阪合部連石積、膳丘、橘逸勢等。
阪合部連石積,隨第二次遣唐使來華🦞,歸國後撰有《新字》44卷,對傳播漢字頗有貢獻。膳大丘📲,隨第十一次遣唐使來華,專攻儒學,歸國後任大學助教🤦🏼♀️,奏請同中國例以孔子為文宣王,獲準,是為日本政府尊孔之始。橘逸勢(《唐書》作“橘免勢”)🌟,隨第十七次遣唐使來華,交遊廣泛,精於書法↖️,尤擅隸書,唐人稱之為“橘秀才”。
二 琉球留學生
琉球🧶🧑🏿🦲,即今日本沖繩縣,光緒五年(1897)始入日本版圖。明初🔙,由中山🍏、山南、山北三王分治,宣德四年(1429)🙍,中山統一琉球。洪武五年(1372),中山與明朝建立朝貢關系。此後“終明之代💂♂️,傳十六世,(琉球)世世請封📶。(明朝)封使三十余人👃🏿,具列正史”。(徐葆光🧑🏻🎄:《中山傳信錄》,二友齋藏板,康熙六十年(1721)刊。)
洪武二十五年(1392),琉球開始向明朝派遣留學生;截止到萬歷八年(1580),陸續被派來明的留學生計16批(董明💁🏼♂️:《明清時期琉球人的漢語漢文化學習》🧑🏼🤝🧑🏼,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1🧔🏽。),均被安排在南京國子監學習。明政府“各賜衣巾靴襪👼🏻🐋,並夏衣一襲,鈔五錠。秋,又賜羅衣各一襲,及靴襪衾褥”🏌🏼♀️⚅;“傔從各給布衣🍢。”此外🖐🏻,對琉球學生的“歸省”與“歸娶”也予以資助🪪。明成祖說:“遠人來學🦸🏿♂️🌅,誠美事;思親而歸🕺🏽📻,亦人情,宜厚賜以榮之🛄。”對歸娶者,“給賞有差”,或“給資糧驛騎,遣任護歸”。(周煌:《琉球國誌略》👨🏼🍼👮♂️,光緒十九年(1893)補刊本🦨。)另一方面,明政府對包括外國學生在內的“監生”的教學與管理也非常嚴格🪬:“每旦,祭酒🐸、司業坐堂上,屬官自監丞以下🤘,首領則典簿,以次序立。諸生揖畢,質問經史,拱立聽命🚶♂️🧑🏽🎤。惟朔望給假🐋,餘日升堂會饌,乃會講、復講、背書🎚、輪課以為常。所習四子本經外,兼及劉向《說苑》,及律令書數,禦製大誥。每月試經書義各一道🚶♀️,詔誥表策論判內科二道🪶。每日習書二百餘字,以二王😺、智、永🫳🏽、歐、虞、顏🏋🏿♀️、柳諸貼為法。每班選一人充齋長,督諸生功課🧑🏿🦰。衣冠🤙🏽、步履🥜、飲食,必嚴飭中節。夜必宿監。有故而出,必告本班教官,令齋長帥之,以白祭酒🤹🏽。監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書之,再三犯者決責👨👩👧👧,四犯者至發遣安置。……堂宇宿舍,俱有禁例。”(張遷玉🛗:《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洪武間🧾,“中山生與山南生有非議詔書者,帝聞,置之死🌍🐂,而待其如故。”(張遷玉:《明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
入清🫃🏻,琉球與中國繼續保持“宗藩”關系🛳。康熙二十一年(1682)🧖🏽,琉球提出派4人到北京留學的請求😢。抵京後,康熙帝令“照都通事例,日廩甚優,四時給袍褂、衫絝🪞、靴帽🪧、被褥鹹備,從人皆有賜🧔🏼,又月給紙筆銀一兩五錢。特設教習一人,令博士一員督課。”(趙爾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對此,清《國子監誌》也有記載💇♂️:“外藩就學國子監者🦶🏼,有琉球學、有俄羅斯學,俱不常設👨🤌🏻。其所遣陪臣子第八監讀書,由監臣遴貢生為教習,又派博士、助教等官董之。”(梁國治等:《國子監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58),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6。)對學成者,清政府“賜宴及文綺,乘傳厚給遣歸👷🏻♂️。”雍正初年,琉球學生蔡弘訓病故,清朝“賜銀百兩,交禮官擇近京地葬之,並以二百兩贍恤其家”。(趙爾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
從康熙二十五年(1686)至同治六年(1867)🩶,琉球先後向清朝派遣了至少8批共30余名留學生,通過在華學習👅,多成為優秀漢語人才✨🛅。如首批來清留學的蔡文溥,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其《中山學校序》被出使琉球的清朝大臣周煌收入《琉球國誌略》。另如“留京六載”的向永功,極幹煉🚳,與人交際時“語操京音”。(錢××🧑🏼💻:《琉球實錄》(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南清河王氏鑄板,光緒甲午1894。)
除政府所遣“官生”外,清代還有不少琉球青年自費到福州的琉球館學習中國語言文化,被稱為“勤學”或“勤學人”🌤🟨。福州的不少風俗習慣和生產技術🐍,通過他們而傳到琉球;不少福州語詞匯也傳到琉球🧒🏼👨✈️,並最終成為琉球話的基本詞匯。([日]瀨戶口律子😍:《琉球官話課本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94。)
三 朝鮮半島留學生
朝鮮半島同中國具有數千年的交往歷史🧞♀️,但其大規模派遣留學生來華則始於唐代𓀓。
《登科記考》載✥:“(唐)自天下初定🍕,增築學舍至千二百區,雖七營飛騎亦置生👩🏿🎤,遣博士為授經🏗。四夷若高麗🚲、百濟、新羅、高昌、吐蕃,相繼遣弟子入學👨🏻💻,遂至八千餘人。”(徐松🥔:《登科記考》🍿,趙守儼點樣,中華書局,1984。)但由於唐興後50年🤹🏼♂️👄,新羅陸續吞並了百濟和高句麗大部🧇,因此其後來自半島的留學生專指新羅留學生。
唐朝接收新羅留學生的確切數字已難稽考。不過據有關史料記載,僅開成二年(837)在華新羅學生即多達216人,而開成五年(840)四月一次回國的新羅學生則有105人💢,足見數量之巨。
來唐留學的新羅人如此之多,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唐朝的繁榮富強和唐文化的巨大魅力,同時基於泱泱大國氣度和開放式胸懷的唐朝的“賓貢科”👲🏼,對新羅學子也極具吸引力👩🏿🏭。賓貢科指對外國貢士和留學生賓禮相待📿,準其參加科舉考試,及第者同樣可以授予官職🕵️♂️,在華建功立業。崔致遠便是典型的一例🧏🏻。致遠💁🏼♀️,新羅王京人,大中十年(856)年十二,隨商船自費來唐留學。6年後中進士,任溧水縣尉。任滿後,被鎮壓黃巢起義的大將軍高駢聘為從事😞,補都統巡官,凡軍中表狀文告皆出其手。遷殿中侍禦史。中和四年(884)充唐朝國信使東歸,歷官翰林學士⬅️🧗🏻♀️、兵部侍郎🔓👨🏽🦱。高麗朝謚文昌侯,從祀文廟🦎🉐。著有《中山覆蕢集》《桂苑筆耕集》等,極具文采📎。
此外👨🏼🦲,新羅人在唐及第的知名者👨👨👦,尚有崔彥撝、金可紀、金夷吾等。
崔仁與崔致遠、崔承祐並稱“一代三鶴,金榜題迴”🧛🏿♀️,歸國後任侍禦史。(董誥等編:《全唐文》,中華書局影印欽定全唐文,1983。)崔承祐✢,龍紀二年(890)來唐留學,3年後中進士,有《餬本集》;崔彥撝,18歲來唐🫄🏽🍭,42歲還國🎭👨🏿🦳,官至翰林院大學士👳🏽、平章事,為太子師。周一良先生說:“從九世紀到十世紀中葉約一百五十年間,朝鮮人在中國科舉考試及第的約有九十人。”(周一良🍕:《中朝人民的友誼關系與文化交流》☂️,開明書店,1951👦🏼。)
公元918年,高現王取代了新羅王朝。太平興國元年(976)🧑🏼🚀,高麗政府派金行來宋留學⚔️,一年後“擢進士第”🥂,任職殿中丞。宋太祖時,高麗康戩也“隨賓貢肆業國學”,太平興國五年(980)中進士,既而在宋為官,“以清白幹力聞”。太祖多次“褒其能政”。官至工部郎中🔻。卒於宋🤏🏽💇🏿。(脫脫等:《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
雍熙三年(986)十月,高麗“遣本國學生崔罕🚵🏻♂️🦵🏼、王彬(按:韓國史書作“王琳”)詣國子監肄業”。淳化三年(992),宋太宗親試諸道所貢舉人,“詔賜高麗賓貢進士五彬、崔罕等及第”,授以官職遣還🏮。政和五年(1115)七月🧖♀️,金端(按:《宋史》作“金瑞”)等5名高麗人來宋朝太學留學,每學一經🤾🏻,都有3名博士為之講授與輔導。政和七年(1117)春,宋徽宗親自測試高麗留學生⚂,賜“上舍及第”遣歸⬛️。金端等歸國後👮🏻,曾任太子之師。(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影印欽定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11)臺灣商務印發行🧑🏼💼🧘🏻♀️,1986。)
元代,高麗也有人在中國留學和中進士第,李穡即其代表。穡字穎叔🚴🏼,其父曾在元朝任職,穡因得以在元國子監留學3年。高麗恭湣王二年(1353)入元應舉👨🏻🌾,明年赴廷試,擢第二甲第二名。曾任職於元翰林院。東歸後🧘🏻,累官至門下侍中。有《牧隱集》傳世。高麗名儒白頤正,也曾在元朝留學💅。《高麗史》本傳說:時程朱之學始行中國,頤正在元學而得之✝️,東歸後予以傳播。
其時,在元參加科考中第的高麗貢士更多🔫。史留其名者有樸仁幹、安軸、崔瀣、李衍宗🧝🏻、李文靖、安震、安輔、崔龍甲、尹安之等,茲不一一介紹🏌🏻。
前述高麗人既然能在元朝登第,其漢語言文化水平當不言而喻。不過由於語言環境的限製👰🏿♀️,更由於學習內容和考試方法的製約🌕,所以其漢語聽說能力遠不如讀寫能力。李穡就是個型例子。明初,當李穡以朝鮮執政大臣身份晉謁太祖朱元璋時,即因漢語聽說能力不佳而鬧出笑話✌🏻:“帝素聞穡名,引見數四,禮待甚厚,從容賜語曰📫:‘汝在元為翰林,應解漢語’🐦。”李穡“乃以漢語遽對曰🧛🏽♂️:‘請來朝’。”“帝未曉曰:‘說什麽’?禮部官傳奏之。”“穡久不入朝,語頗艱澀。”於是明太祖笑謂李穡:“汝之漢語,正似納哈出。”(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中華書局👳🏻,1980。)納哈出🧎♀️➡️,蒙古人,北元將領,後降明♖。
《新元史》載:至元二十四年(1287),立國子學於大都,設博士通掌學事,分教三齋生員🚵🏿♂️,講授經旨🏋🏽♀️,是正音訓👮♀️。“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周禮》《春秋》《易》。博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講說則依所讀之序,正錄伴讀亦以次♿️。傳習之次日🏀,抽簽令諸生復說其功課🈲。對屬詩章、經解🧇、史評🧗🏿♂️,則博士出題,生員具稿先呈助教👰♂️🧑🏽🎤,俟博士既定,始錄附課簿,以憑考校🚴🏼♀️。”(柯劭‘文心’:《新元史》,民國間硯耕堂刻本。)上述記載,可約略反映其時高麗在華留學生的學習情況。
入明💻,高麗朝已進入統治末期😕,卻依然積極向中國輸送留學生。《南雍誌》雲:“外裔子弟,始自高麗遣金濤第四人入國學讀書。洪武四年(1371),濤登進士👨👨👧👦,除授縣丞🚣🏼,不就,與三人皆遣歸國。”《殊域周咨錄·朝鮮》說金濤不在明朝做官而歸國,是因為“不能華言”🚶🏻♂️。(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虞思黎點校,中華書局,1993💜。)
洪武四年(1371)五月,高麗國王“命太常樂工赴京學習”🕍,五年(1372),“請遣子弟入太學”。([朝鮮]朝鮮史編修會🦣:《高麗史節要》,日本朝鮮總督府影印舊奎章閣本,1932🦅。)明太祖說:“高麗欲遣子弟入學,此亦美事。但其涉海遠來,離其父母👡,未免彼此懷思🌈。爾中書省令其國王與群下熟議之,為父兄者願遣子弟入學,為子弟者果聽父兄之命,無所勉強,即遣使護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聽其歸省也🎗。”(姚廣孝🥄:《明實錄》,梁氏影印南京國學圖書館藏抄本🌂,1940😎🌺。)
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麗大將李成桂推翻高麗王朝而自立為王,朝鮮時代開始,史稱李朝🎄。李朝對漢語學習更加重視❤️,開國之初便設立“司譯院”🤤,以造就漢語人才,還多次請求向明朝派遣留學生🚣🏼♀️,但由於朱元璋以後個別皇帝的保守主義而屢遭拒絕,僅天順初年有一名王子在華學習。
清代,朝鮮首次向中國派遣留學生是順治五年(1648)三月,學生名宋仁龍,來華前系該國“天文學正”,留學目的是“學西洋歷法”🚶♂️。(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中華書局🙅🏿♀️,1980。)此後,朝鮮又多次派人來華學習歷法。光緒六年(1880)九月,針對日本滅亡朝鮮的企圖,清政府決定接收學習科技與定事的朝鮮留學生❔:“許朝鮮派人來天津學習製造、操練。(趙爾巽等:《清史稿》,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
四 越南留學生
越南👨🏻🚒,古稱交趾,三國時改稱交州,唐朝又稱安南。唐朝在安南實施與全國其他地區基本相同的文教製度與人才政策🗓。安南貢士姜公輔、廖有方,便深受上述政策之益。姜公輔,愛州日南(今越南清化西北)人🕟,在安南中舉後🤷🏻♂️,被貢至長安,第進士💬,補校書郎🈂️,以製策異等授右拾遺,翰林學士。“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歐陽修:《新唐書》,上海古籍出出版社、上海書店🧏🏽,1986。)建中四年(783),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丞相)。因反對厚葬唐安公主,被貶職🥻。順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而卒🪱。憲宗時追贈禮部尚書🤫🦓。有《對直言極諫策》,理直詞正🤟🏽,流暢可讀🏌🏼♀️🧑🦽➡️。廖有方,名見《柳河東集·送詩人廖有方序》及《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雲溪友議》記載其事跡頗詳:元和十年(815),在長安參加科考而未中,因遊蜀👰,途中有過賣鞍馬而埋葬病死旅店之人的義舉,被稱為“皇唐之義士”;元和十一年中進十第,任校書郎。(陶宗儀:《說郛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從宋到清,越南名義上為中國“屬國”。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借口“討逆”,派兵侵略並陸續占領越南領土🪓。其後,明朝在越南設郡縣❄️,進行殖民統治🧢🏹;宣德二年(1427),始從越南撤軍。其間,對越南進行了一系列文化侵略,方法之一便是從該國選拔儒生送國子監留學深造🌆。永樂十五年(1417)初🧠,“定負貢儒學生員,充國子監👨👨👧👧。府學每年二名,州學二年三名🎐,縣學一年一名。後又定府學每次年一名,州學三年二名,縣學二年一名。”([越]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日本埴山堂反本🙍🏽♀️,明治十七年(1884)🛵。)明政府特在太學前建“交趾號舍”👨🏽🦰,“以處交趾官生”。(梁國治等:《國子監誌》(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58),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86。)洪熙元年(1425)七月,越南82名儒生抵京後,明仁宗特諭禮部尚書呂震🤵🏽:“交趾距京師萬裏㊗️,遠離親戚而來→👩🏻🦳,須是教養得宜🧙🏻♀️,彼乃樂學🫙,可望其成材。爾與學官宜知聯此意。其衣服🧏🏻🧙🏿♀️、歲賜🤽🏿♂️,如雲南之例。”(姚廣孝:《明實錄》,梁氏影印南京國學圖書館藏抄本,1940。)
五 俄羅斯留學生
清康熙時,俄羅斯始有留學生來華學習:“俄羅斯,……康熙間嘗遣人至中國學刺麻(喇嘛)經典🛋,以綏東方之眾,並遣子弟入國子監👨🏻🦯,習滿🍭、漢語言文字。”(王之春⛹🏻♂️🦴:《國朝柔遠記》,廣雅書局刻本👮🏿♂️🤾🏻♀️,光緒十七年(1891)。)雍正五年(1727)七月📘,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規定俄羅斯每次10年派4名傳教士來北京傳播東正教,並派6名學生來學滿、漢語言🫄。《清史稿·選舉誌》載:“雍正六年(1728),鄂羅斯遣官生魯喀等留學中國👩🏿🔧👩🏽,以滿漢助教等教之,月給銀、米🧑🦯➡️、器物,學成遣歸👋🏼🦸🏿,先後絡繹。”《國子監誌·外藩入學》則說💲:雍正皇帝命於舊會同館設學,以滿洲助教胡什圖漢、漢族助教陳憲祖負責俄羅斯官生教學事務。此後直至清末,在按約陸續來華的眾多俄羅斯留學生中,最知名的是N·K·羅索欣和列昂節夫,二人被尊為“俄國漢學的奠基者”。
結 論
通過以上的回顧與梳理,對我國古代的來華留學生教育情況可得出如下基本結論𓀓:(一)自隋迄清🏃♀️➡️,中國從未間斷接收外國留學生,留學生教育始終是中外關系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二)唐朝是來華留學生教育的黃金時期💇🏼♂️🦹🏻♂️,這得益於它的繁榮富強和吸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與氣度;(三)歷史上來華學習的外國人多為“官生”,但也有以私人身分來華留學的;(四)接收外國官派留學生的教育機構是國家最高學府——國子監;(五)國子監對留學生的教學安排與教師配備🪀,充分考慮其自身特點,而不全同於中國學生;(六)來華留學生受到中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皇帝常常親自過問相關事宜🙋🏽;(七)中國政府對外國“官生”特別優待🚵🏿👩🦳,提供衣、食、住、行、學🤵🏼♀️👆🏿、醫𓀁、喪🤙🏻、歸等各種費用;(八)中國政府對外國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對觸犯刑律者同樣予以嚴肅處理🧛🏽;(九)外國人可以參加中國的科舉考試👩🏽🦲,並可在華為官任職,大展才華;(十)外國來華學生以學儒家經典和漢語言文字為主體,但也有人學醫學、法律、天文👧🏿、地理、歷法、陰陽🧑🎓、音樂、製造、軍事等其他學科;(十一)在華期間🚴🏽♂️🕧,許多外國學生廣泛接觸中國社會🤵🏻,結交文化界名人🙄🧖♀️,大量購買中國典籍;(十二)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在本國多擔任重要職務,不少人有漢語著作傳世,成為推動中外友好與文化交流的中堅力量。(十三)屬於教訓:自隋迄清,中國官辦的來華留學生漢語教育雖然持續不斷𓀒,但大抵以儒家經典和歷代詩文作品為基本教材,國子監始終無人編定適合外國學生需要地專門的漢語學習材料,致使語言學習始終依附於文化學習👨🏻⚕️,沒有獨立的學科地位,加上教學方法與考試製度等方面的製約,結果造成了來華留學生語言能力的不平衡——漢語讀寫能力較高而聽說能力總體偏低。在編寫漢語教材方面🚴🏼♂️🤶🏼,中國反而長期落後於朝鮮👨🏿🎤、日本🍞、越南👦🏼🥤、琉球。元末明初,《老乞大》(作者國籍尚待進一步考證)📎、《樸通事》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漢語會話教材已在朝鮮廣為流布,此後朝鮮人還編寫了《小學直解》《訓世評話》《譯家必備》《二才子》《兩國通事》《唐話纂要》《唐話類要》《唐話使用》等眾多漢語教材;越南則依照中國的《三字經》《千字文》編有童蒙識字課本《四字經》。在琉球,明清兩代也出現了《官話問答便語》《白姓官話》《學官話》等實用漢語會話教材。
盡管存在著上述缺陷與不足,中國古代的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仍是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與精神財富,它豐富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特別是“漢字文化圈”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內涵🤦🏻♀️◀️,給後人留下了不盡的思考與啟迪。它使我們欣喜的看到,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發源於浩蕩的歷史長河,根植於肥沃的歷史土壤,乃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對這份歷史遺產🧑🏽,對外漢語教師不僅應該引以為自豪,而且應該在繼續發掘👰、研究的基礎上,揚其長,避其短🎵🤏🏻,去其粗💂🏻♂️,取其精,予以批判地繼承,做到古為今用🧑🏽🎤,以便探索出一條真正具有中國特色和中華文化底蘊的🚯、高效可行的對外漢語教學之路,以期無愧古人,無愧於時代🏂🏼🤽🏻♀️。(新聞來源:藝術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