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是自然科學中最早精確化的學科🔤,現代自然科學可以說是從力學開始的,而且🧑🏼✈️,直到19世紀末,精確的自然科學可以說主要就是力學。由此從一定的意義上也可以說,中國古代沒有精確的自然科學♣︎。所以英國哲學家A.N.懷特海說👩🏿🍼:“從文明的歷史和影響的廣泛看來,中國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文明。中國人就個人的情況來說,從事研究的秉賦是無可置疑的🍲8️⃣,然而中國的科學畢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國如此任其自生自滅的話⏏️,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它能在科學上取得任何成就。”
從元明以後🕠,中國的科學技術為什麽會長久地落後於西方🏦,這一直是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討論的不盡的話題。其實,在元以前💅🏻,所謂中國科學技術的先進🚳,也是主要指技術的先進。在中國歷史上直到現今🧏♂️,從來是把科學與技術不加區分的,籠統地稱為科學技術🧍🏻♀️。其實,任何科學不發達的民族👄,在古代都是有技術的。所以我國學者顧準(1915 1974)說:“中國思想只有道德訓條🤞🏻。中國沒有邏輯學👸🏼,沒有哲學🚵🏽♀️。有《周髀算經》✍🏻,然而登不上臺盤。猶如中國有許多好工藝卻發展不到精密科學一樣☝🏿。”
愛因斯坦說過🚚:“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的成就為基礎的👩🏼💼🤘🏼,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裏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發現有可能找出因果關系(在文藝復興時期。)”懷特海說:“希臘終歸是歐洲的母親。” 一般說來➰,從世界範圍來說🏮,現今自然科學的起源,認為是來自古代希臘的🧑🏿🦱🐨,特別是古希臘的邏輯學🟢。為了弄清楚中國古代為什麽沒有力學🦹🏻♂️🤽🏽♀️,從而沒有精密科學,為此我們要回顧一下古代希臘自然科學的情況。
古希臘的科學,為什麽在人類歷史上占有最為輝煌的一頁🏓🧏🏼,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在古希臘存在過數百年貴族的民主製。
古希臘是由許多獨立的城邦所組成的🏣。大約從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00年,希臘在政治上實行貴族民主政治製度😴。城邦的軍事首領是國王,但國王的權力被加強的長老會削弱或製約。間或有些野心家(僭主)征服了其它城邦👩🚒,建立了僭主製政治(Despotism)🐨。所以古希臘實際上是民主製和僭主製交替出現的政治。即使出現了僭主政治,僭主的權力也無法和後來歐洲的君主以及中國的皇帝相比的🪖。因為,第一,僭主的稱號就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詞🏹,表明他的權力是不合法得到而是竊取的,第二⬆️,這種權力不可能自然地由他的子孫繼承,第三,大都不能長久而被貴族的寡頭政治或民主政治代替。
由於古希臘實行的是以貴族的民主製為基礎的政治,所以在決策和決定事情時🍱,主要靠辯論來說服參與決策人以獲得多數⚗️。長達700年的民主政治氛圍中,產生了許多辯論家。由於辯論的普及,就發展了進行辯論所必須遵從的規律以及怎樣在辯論中取勝的學問👁🗨,這就是邏輯學。亞裏斯多德的著作《工具論》是古希臘邏輯學的大成。由於邏輯學的發展♻,古希臘產生了推理的數學👷🏻♀️。世界上的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數學傳統,有埃及的古數學,有印度的古數學,有中國的古數學,然而產生推理數學的唯一的地方只在古希臘。而歐幾裏德的《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推理的巨著。阿基米德關於力學的著作則是古希臘推理數學和力學相結合從而產生現代精密科學萌芽的典範。17世紀歐洲產生的以力學為開端的現代自然科學正是繼承和發揚了以阿基米德為代表的古希臘科學傳統的結果👨👩👦。古希臘被羅馬滅亡後幸虧有阿拉伯人翻譯和保存了古希臘的科學文獻,才使後來歐洲文藝復興中重新發揮作用。
古代中國為什麽沒有力學,從而也就沒有精密自然科學呢?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中國長達數千年的封建集權統治🏥。
中國不僅集權製延續了很長的歷史,而且愈到後來有愈益強化的趨勢。如果說在商周時代🧑🔧,大事的決定靠占蔔、大臣的意見、皇帝的意誌三種結論,以多數來決定。皇帝盡管是最高統治者,但是還是要受一些製約。
春秋戰國時代🐾,中國曾經有過一個許多小國割據的局面🏌️,不過武力兼並的結果,建立了秦的一統集權天下。緊接著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皇帝可以獨斷專行,封建集權延續了數千年之久𓀄。
在封建的集權統治下⚀,一切言行是依“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為標準,即使你的“綱”說得毫無道理也得絕對服從,沒有絲毫辯駁的余地。何況還有“三年不改父製謂之孝”等一系列死人統治活人的教條。
如果說,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對古希臘民主和科學的復興。從開始的文學上歌頌人文主義蔑視神權,到14、15世紀,歐洲的神權和君主專製搖搖欲墜✢。從而迎來了17世紀的科學繁榮。與此相對照的是,在同一個時期中國正好是明朝🐪,封建的集權製在朱元璋取得政權後被空前野蠻地強化了🥨。1380年,朱元璋以謀反罪殺丞相胡惟庸🐕,株連達一萬五千人🍖👨🏻,並借機取消了宰相👮🏻,大權由皇帝獨攬。文字獄🤵🏿♂️,是幾千年封建統治者對知識分子迫害的一種方式。從朱元璋開始🚇,延續至朱元璋之後的數百年,文字獄被發展到最為殘酷的地步。朱元璋加強了特務政治🧜🏿,組織了錦衣衞,直屬皇帝指揮👨🏼🎨,專管監視和處置大臣⚾️🧑🏿🔧,對大臣首開“廷杖”進行侮辱處罰。作為奴隸社會的特征👨🏻🌾,我國的人殉製在秦漢以後便逐漸消失了,而朱元璋卻恢復了野蠻的人殉製🃏,1397年(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死,殉葬的嬪妃達46人👩🏼🏭。
集權製的第一個惡果👨🏽⚕️,使中國不可能產生精密科學所需要的邏輯學從而也就沒有推理的數學🚂。
在春秋戰國☪️,中國也出現過一個階段的文化繁榮時期,那時舌辨之風也很盛行🦶。相應於這種短暫的辯論風氣🕵🏻♀️,也出現了像《墨經》中敘述的邏輯學的萌芽。《墨經》中的邏輯學同《工具論》中的邏輯學是無法同日而語的。後者已經十分完備🕵️👮🏻,以致於1787年德國哲學家康德在他的《純粹理性批判》的序言中說🦴,從亞裏斯多德以來,“邏輯學沒有能前進一步,因此看起來,邏輯似乎是完成並且結束了。”在集權製之下,一切重要決策都是由皇帝說了算,“朕即真理”沒有辯駁和爭論的余地,也沒有“公理”、“定義”、“推論”等的必要3️⃣。
邏輯學對於精密科學的重要重要性,可以從嚴復在介紹邏輯學時說“是學為一切法之法,一切學之學”中看出。美國漢學家費正清認為中國科學未能發展同中國沒有訂出一個更完善的邏輯學有關🙍🏻。在沒有邏輯學的條件下,中國的數學始終只停留在計算上,所以中國自古把數學稱為算學。中國的數學缺少推理和論證的部分。而推理和論證正是精密科學所必不可少的。以牛頓用萬有引力去解釋行星運動來說,他必須用到加速度和圓錐曲線的概念。在西方,早在古希臘,公元前200年就有了阿波羅尼(Apollonius🙎🏻,前262👨🏿🔬? 前190)的《圓錐曲線論》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有關圓錐曲線的400多個命題,詳盡地探討了圓錐曲線的各種性質。而中國的傳統數學是沒有圓錐曲線的。直到清末圓錐曲線的概念才由西方傳教士帶進來。
第二,封建的集權製不可能造就現代科技發展的外部需求條件,即沒有也不可能形成市場經濟。由於沒有市場的需求🤽🏿,中國的許多發明創造不能受到全社會的註意🏝,相當多的發明只是為了滿足皇權和宮廷的需要。如🩺,和力學有關的發明被中香爐、水運儀象臺🤨、記裏鼓車等都先後失傳,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長期被用在焰火和爆竹上,而沒有用在為了擴展市場所需要的武器上。另外還由於皇權的需要🧖🏼,把某些研究領域列為禁區🈵,不許一般人涉獵。如天文學,在秦漢以後◾️,歷朝歷代都不許民間研究,天文著作被列為禁書,不許民間刻印和私藏,我國古代的許多天文著作也便失傳了。所以英國學者李約瑟說:“無論誰想要解釋中國社會未能發展出近代科學的原因🧔♂️,那他就最好是從解釋中國社會為何未能發展商業的以及後來的工業資本主義入手😔。”
在集權製之下,有時🤵🏻,皇帝也主張“休養生息”、“民殷國富”的政策,註意發展生產。一些學者認為👨🦼➡️,生產發展了便會自然地進入資本主義,形成市場經濟。顧準說得好🤥:“我們有些奢談什麽也可以從內部自然生長出資本主義來,忘掉資本主義並不純粹是一種經濟現象,它也是一種法權體系。法權體系是一種上層建築,並不是只有經濟基礎才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也能使什麽樣的經濟結構生長出來或生長不出來。”
事實上,到了清朝末年,在中國也產生了一些大商人,但由於強大與狡猾的封建集權統治👨🏻🦽,這些商人只能作為皇權的附庸,而不能影響當局的政策🙍🏽♀️,更不能動搖皇權的統治。這些商人也只能依靠賄賂的手段,從封建集權那裏換得一點點可憐的經營權利🌤。李約瑟說🧑💻🈴:“資本主義這種社會製度是中國人民從來不習慣的,不需要的,而且愈來愈不願意接受的。”其實與其說是人民不習慣的👩🏼🎓😧,毋寧說是當權者或者說集權的體製所不容納,所以直到近幾年才允許公開在文字上提出市場經濟,至於要達到發育的市場經濟,那還需要一段長時期的努力。
第三🎥,在集權統治下,從理論認識上形成鄙視科學技術的傳統。
由於強大的集權統治,中國的知識分子👸🏽,自古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依附於統治者,走向上爬“學而優則士”的路。另一種是遠離統治者,走逍遙出世的隱士道路😼。這兩種道路的知識分子,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論系統。
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是為走前一條路的理論基礎👩🏽🦰💆🏻。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己欲達則先達人”、“忠、恕”、“仁👩🏻🔧𓀊、義”等一系列說教都是為這條道路服務的。
儒家的經典著作《尚書》上,在批判商朝的皇帝紂時說他“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孔穎達註解說:“奇技謂奇異技能,淫巧謂過度工巧,二者大同。但技據人身、巧指器物為異耳。”這裏“以悅婦人”泛指宮廷遊樂👨🏫。中國傳統上視科學技術為“奇技淫巧”就是從這裏來的💆🏼♂️。實際上🕘,在集權統治下,是有一批人想靠進獻發明以圖皇帝嘉許達到作官的目的的。古代有許多發明🫃🏽,在沒有市場經濟的需求下,只能作為宮廷遊樂之用。例如與力學有關的發明被中香爐、孔明燈、輪船🙏🏻🧸、爆竹、火箭、焰火、風箏🧑🏻🎓、竹蜻蜓、編鐘等都是這樣的。上述儒家著作的觀點,認為靠這種發明以求晉升的路子是一條不足取的道路,不是仕途的正道。
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是為隱士道路服務的♦️。主張“清心寡欲”🧒🏽、“無為而治”🚴🏿♂️。
他們主張“無為”到什麽程度呢🧏🏼,在《莊子·外編·天地》中有一段:“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方將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而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掣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以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這段話深刻反映了道家對於技術革新的無為態度。為了要保持“道”的“純白”,連任何先進的工具都羞於使用🕰。更不用說去勤奮地進行科學技術研究了。
在周朝的著作《易經》中有一句話🧖🏽📈:“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孔穎達註解說🙍🏽♂️:“備天下之物招致天下之用,建立成就天下之器🥡🫅🏿,以為天下之利✔️,惟聖人能然🚟。”中國從古就有很強的“學以致用”的傳統🏋️,大概就是從這裏開始的。在這種認識指導下🛖,人類活動唯一的目的是為了“應用”,認識與發現自然規律的活動是沒有任何地位的♏️。也就是說,你要是作一件什麽事,他就要問“有什麽用”。如果你回答不出有什麽用,就被認為是“無的放矢”🉐,這被認為是反對科學研究的最有力的武器。何況這裏的“應用”經常被解釋為爵位的晉升、財源的開發等等👗。
總之🤯,在集權統治之下的知識分子,不論是在朝的還是在野的都不屑於科學技術。鄙薄科學技術是他們共同的認識🀄️。即使是重視技術的人👨🏽🦱,也不過是重視器物的應用,而認知科學是沒有地位的👨🏽🎓💆🏻。這就是集權製之下輕視科學技術的認識上的根源。
第四🫷🏽,在集權統治之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這就是科舉製度🍦。中國的科舉製度始於隋朝5️⃣,完善於唐。迄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科舉製度把讀書研究學問同當官緊緊地綁在一起。它與其說是一種教育🤸🏻♀️,倒不如說是一種為了訓練皇帝統治下民的奴才而服務的。科舉製度要求人們從小讀四書五經,鉆研當官術,學習寫作對皇帝歌功頌德的文章✌🏻♟。到了集權製被空前強化的明代,這種文章發展定型為八股文💁。八股文造成中國頌古非今🧝🏽♀️、褒上貶下、空洞無物的文風💇🏽♂️。在科舉製的形成的初期👨👨👧👦,唐代的科考內容中👩🏼🏭,也曾經列入過算學👳🏿♀️,後來就再也沒有實施過考試涉及科學技術的內容4️⃣。這些都嚴重地影響科學技術的傳播與發展。
在明末,意大利人利瑪竇與徐光啟和譯了西方數學名著《幾何原本》👱🏼🔯。徐光啟深感這種知識在中國普及的必要,他在序言中說:“此書為用極廣,在此時尤所急需”它“能令學理者祛其浮氣、練其精心;學事者資其定法,發其巧思,故舉世無一人不當學🙇🏿♀️。”他預言說🖖🏻:“竊意百年之後,必人人習之。”可惜他的這些話二百多年👨🏽🌾🗺,在集權製度下的科舉製度系統中⚈,沒能實現🤽🏿♂️🦦,一直到清末李善蘭在同文館中成立了算學館,才規定《幾何原本》為必讀書。至於將幾何學、包含牛頓力學的物理學作為普及教育的內容,那是推翻清朝以後的事。
所以近代中國的許多改革的思想家都提出革除科舉改革教育的主張。嚴復批判科舉製度“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歲月於無用之地♻,墮壞誌節於冥昧之中🦹🏽♂️,長人虛驕,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輔國家📜,下不足以資事畜,破壞人才💯,國隨貧弱。”梁啟超則指斥“八股和一切學問不相容,而科學為尤甚。”並呼籲“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興在開學校🌷,學校之力在變科舉。”
第五🧰,在中國封建集權製之下🥬,皇帝因為擁有無上的權威而妄自尊大。哪怕是一個笨蛋,一旦登上金鑾殿坐到皇帝寶座上,便變成什麽都懂、什麽都行的全才。他的話便是“金口玉言”,人們就得俯首貼耳。這就培養皇帝以一種愚昧的優越感自居,把自己稱作天子🤼,把自己統治的國家稱為天朝上邦,把別的國家和民族一概貶斥為蠻夷。這一點🦠,在明末利瑪竇一來到中國便有明顯的感覺。他評論說:“因為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製度和學術的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在他們看來🌎,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誇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就越自卑。”後來的歷史發展證明利瑪竇的評論是很得當的。
中國原來沒有力學,但是如果能夠虛心向外國學習🚶🏻➡️,還是能夠很快學會的。然而🌏,這種夜郎自大、閉關鎖國的狂妄和對於外來的學術一概排斥的態度,導致了數百年來我國的力學一直落後。迄今為止這種影響也很難說已經得到了廓清,“文化大革命”中不是要批判熱力學🕺🏻🐝、相對論嗎🧝🏿♂️,不是在批判“崇洋媚外”的旗號下煽起了盲目排外情緒嗎,目前不是還有人說“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紀”嗎?𓀕。
通過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作結論⚫️:中國的沒有力學👩🏻🏫,從而沒有精密科學,是和中國的集權統治緊密相連的。就是說,愚昧是和專製相連的。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後,以陳獨秀為首的革命知識分子,喊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科學是和民主共生的🧑🏼🎄🥇,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現代科學。現在我們重溫這些歷史事實,還是有現實意義的。(來源:科學網; 武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