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書院課稿》
舉人們留給“學弟”的範本
昨日,新洲一名收藏者收到一本線裝手抄集《書院課稿》,裏面收集的多為當地清代舉人、進士的考卷。
收藏者為新洲區政協常委李森林先生,他多年從事問津書院歷史研究。記者昨日見到,這本手抄集《書院課稿》文字用毛筆蠅頭小行楷書寫在宣紙上🧑🏼💻⛴,文字工整🆖,雋秀🛂,字體結構緊湊,全書共30頁,線裝成冊。《書院課稿》的內容📓,多為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新洲籍舉人、進士的考卷、詩、賦,共有十幾篇。其中新洲籍人盧璲采參加同治年間會試卷🏹,內容涉及《論語》🔣、《中庸》、《孟子》和“試帖詩”。當年考官、翰林院編修房師於蔭霖,閱卷評語為“本房薦批🌦:矜鍊名貴,筆大如櫞……。”最終盧璲采考取進士。
李森林研讀後告訴記者,該藏本系清末光緒年間🤵,新洲問津書院為學生參加科舉考試的範本🛍,除4篇是儒師張睛江夫子光緒四年在書院授課的講義外,另外15篇是問津書院秀才們參加鄉試⛹️♂️、會試的考卷,他們取得功名後,將考卷抄回💆🏻♂️,作為範本珍藏在書院供後來者學習,類似於今天的“高考密卷”。
專家們認為,新洲問津書院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他見證了鄂東多才子💪🏽。《書院課稿》的重新面世,對研究問津書院的教學以及鄂東傳統文化具有較高的價值🛖。(記者饒純武🚶🏻♀️➡️、韓君 通訊員王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