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蔡元培重視初等教育 稱沒有好中小學不會有好大學


    現在教育界的人們一提起蔡元培先生🍽,總會油然想起他創造的北京大學的輝煌成就以及他主持中央研究院時的不朽業績。其實♧,早年蔡元培曾任教於中小學,他對中小學教育也頗多貢獻。

      從事教育從小學教師開始

      蔡元培從事教育工作🧅🤞🏼,最早可追溯到他18歲時。那時🐦‍⬛,他一邊在私塾裏擔任教師,一邊博覽群書準備應考科舉🤸‍♂️,前前後後一共教過兩所私塾七個學生。而這次從事教育,卻是蔡元培自覺的理性的人生追求,他表示要從最基礎的學校工作做起。1898年辭官從京城一回到家鄉,蔡元培即應紹興知府的邀請🫃🏿,開始擔任紹興中西學堂的總理(即校長)。紹興中西學堂是一所新式學校,1887年由當地紳士捐資創辦,是紹興地區最早的一所新式學校,學生程度略如後來的高小🤌、初中👰🏼‍♂️。

      蔡元培以一個朝廷翰林的身份接任一所新式學校的校長,這在當時的紹興城內引起了一番議論💆🏻✷。堂堂翰林,居然做起一區區學校的校長,在常人眼光裏確乎不可思議。但蔡元培對此付之一笑。在他心中,眼下最要緊的事是使這所規模不大、學生不過數十人的學校真正辦出新的模樣與特色來。既然名之為“中西學堂”,就需要真正兼學中西,改變傳統私塾教育唯經是讀🧘‍♀️、唯經是尊的積習🔀。

      面對這樣一種開山的事業,蔡元培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聘請教師。他想,辦新式教育🪲🚭,關鍵在教師。為此,他遍訪紹興名流♐️。在中學方面,聘請國學根基深厚的教師🧙🏽👩‍👧‍👦,且不限於經學🖖☂️,還包括史學𓀝、詞學、蒙學等方面造詣較深的人才,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杜亞泉當時即為學校物理、算學教師🍤🧑🏽‍🦳。在西學方面🤷🏿‍♀️,則走訪搜羅懂西文的紹興人士,且不限於英文,也有法文、日文等方面可以資教的人選👩‍🦼。這樣的人選,在19世紀末期的紹興自然是十分難找🤦🏿。但蔡元培為了中西結合的新教育💤,他付出了十分的熱誠與耐心並陸續聘請到了比較滿意的教師🥜。在尋訪日文課老師的過程中,蔡元培發現紹興城內沒有滿意的,便專門委托杭州友人代為尋覓💱👨🏿‍💻。不久,杭州朋友果然推薦來了一位兼通中文及體操的日本人。蔡元培欣然前往杭州專程拜訪🧖🏽‍♀️,這位日本人很感動🧑🏿‍🍳,便欣然應聘來到紹興🫱🏻🚶🏻‍♂️‍➡️。他除了執教日文外,還主動要求執教體操課與測量課。經過蔡元培的努力,紹興中西學堂聘請的教師🥝,可以說是紹興城內最好的🤵🏿,學校不僅有懂得中西文的教師,還有能致力於科學教育🐵,能上算學、物理🧚🏼‍♂️、化學等課程的教師。

      教師是教育的關鍵,但課程與教材也很重要。怎樣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用?怎樣讓教師教得生動教得實用🕺?蔡元培決定組織老師自編教材,以真正實現對傳統教材的改革。他首先關註的是蒙學教材的改革👖。蒙學讀物🏖,傳統的是《三字經》、《千字文》或《幼學瓊林》💾,但明顯不適應變化著的時代的需求。於是蔡元培親自編寫蒙學《切音課本》🏇🏽,他要求讀音教材能成為“溝通西音之捷徑”🕺、“學子識字之桄(桄🛖,本指繞線的器具,此處引指依據、工具等)”🧌。蔡元培還對學生提出寫日記的要求。日記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為講義,二為新知,三為讀書心得🤷🏻,四為時事評論。從蔡元培對學生日記的要求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他對學生探究新知的重視和對時政國事的關懷,而且從這種要求中,我們又可以進一步了解中西學堂是如何致力於培養新式人才的🥪⛹🏻‍♂️。

      紹興中西學堂創辦之後,學校圖書一直缺乏。而蔡元培認為,沒有圖書的學校,是不能稱得上好學校的。於是他一上任校長🍢,就規劃學校藏書室。針對學校圖書不多、圖書經費缺乏的現狀🪭,蔡元培倡議紹興城內有錢的出錢😎、有書的出書,大力擴充圖書🫑。學校圖書不在藏,而在閱🈵。為此,他還專門寫了《<中西學堂借書略例>序》🤙🏿,規定除了本校師生可以借閱之外✂️,校外人士也可來校借書。

      蔡元培這種敢於嘗試、勇於創新、一切為了新教育的行為深深感動了學校的老師,也深深影響了學校的學生。曾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校長、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的蔣夢麟當年是紹興中西學堂的小學生,他在回憶蔡元培的文章裏深有感觸地寫道👨🏼‍🦰:

      蔡元培“酒量如海🏡,才氣磅礴。論到讀書🔤,一目十行。講起作文,鬥酒百篇👧🏻。”“中西學堂教的不僅是我國的舊學🌻,而且還有西洋學科🌚。這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是一種新的嘗試🛳。雖然先生解釋得很粗淺,但我總算開始接觸西方知識了👩🏿‍🚒。我在中西學堂裏首先學到的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是地圓學說,而我以前一向認為地球是平的🏊🏼‍♀️。”

      從1898年9月起到1900年初,蔡元培為紹興中西學堂傾註了全部心血與智慧🚣🏽‍♀️,紹興中西學堂也培養出了一批初步擁有新思想的新式學生🧕🏼⛽️。

      一顯身手的南洋公學總教習

      1900年蔡元培辭去紹興中西學堂校長職務,潛心研究日本各級各類學校學製及其課程設置問題,並完成了研究專著《學堂教科論》一書🥡,由杜亞泉開辦的普通學書室出版發行。這本書是蔡元培在親身教育實踐基礎上,結合研究日本等國外學製後所完成的對變革中國教育的較為宏觀的思考。若幹年後蔡元培擔任民國教育總長製定新學製,其學理構建便可上溯到他1900年的這次系統研究與著述。

      為了繼續追尋教育新路,蔡元培於1901年受上海南洋公學禮聘來校任教🧾🤲🏿。在南洋公學,蔡元培終於在一所新式學校獲得了伸展革新教育之誌的機會。南洋公學,創辦於1896年,由當時洋務維新派實力人物盛宣懷奏請晚清政府創辦🤦🏽,是現在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當年校園規模不大💂🏼‍♂️,借用上海徐家匯民房開學。學校分設四院,即師範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實為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相連一體的學堂,南洋公學的設立,是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的大事,它是“教育救國”思想指導下的一次重要實踐。

      蔡元培到校後受聘擔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所謂特班🧑🏼,就是特設一班,培養兼容中西學🍻,且能經世致用的人才。課程有英文、算學、化學😋、地理、史學、政治學、經濟學💁🏽、外交史等。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極一時人才之盛💂🏽。蔡元培對這樣的培養目標很感興趣👩🏻‍🦳,於是他十分樂意地受聘此職⛽️。

      特班學生共計42人🪰,其中後來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人物的代表有黃炎培(著名教育家🧖,我國職業教育的奠基人🔛,解放後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等職)、邵力子(著名教育家🙆🏼‍♂️,曾任上海大學校長、黃埔軍校秘書長🏄‍♂️、中國公學校長等職)、李叔同(著名藝術教育家、畫家⛹🏿‍♂️🧔🏻、詩人👃🏽、音樂家)、胡仁源(著名教育家、科學家)、謝無量(著名書法家、學者、詩人,曾任孫中山先生秘書長)等,他們都曾是教育救國的實踐者。這些學生當年入學時已有功名的也不乏其人,比如當年的黃炎培便已高中舉人。


     


      面對這樣的學生,蔡元培一則以身垂範,二則嚴格要求。開學之時✡︎,他親自製定了《南洋公學特班學習方法》與《南洋公學特班生遊息規則》等。學習方法中規定🧏🏼‍♀️:每日以三小時課編纂,三小時課講義🙍🏻,一小時為修辭之學。這一學習方法,雖然要求甚嚴,但重心在於使學生能將探理與析疑相結合🫱,並且註重劄記,註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遊息規則中規定:學生遊息須有一定之時🦆、一定之地。如拋球👨‍🍳、競走等事🫱,只準在體操場為之。如因下雨🖤、天寒不能到體操場,則只能在飯廳遊廊等處遊步😀,不可結隊蹴舞,以妨他人🧎‍♂️;學生出入飯廳、體操場時,皆當整齊,不可爭先亂走;學生尋常走路時🐻,皆當有步驟🤷🏼,不得沖突他人等。這些規定,對學生成人、成才、全面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蔡元培除在教學方法上強調自學之外,還特別重視學生講演訓練和外語學習。他對學生說:中國國民在極度痛苦中❔🔓,還沒有知道痛苦的由來,還沒有能站立起來,用自立來解除痛苦,這是中國根本弱點。你們將來出校,辦學校以外,還要喚醒民眾👃🏻,開發他們的知識。這些固然可以靠文字,但民眾識字的少🥨🤜🏻,如能用語言🏎,效用更廣👦🏿。你們要練習演說。他還指出💞🧜🏿:我們救國、興國、強國,要知道自己的弱點🛩,也要了解國際情況。了解國際,要通曉外國文👩🏽‍💼,讀外國書,英文自然要讀,通日文🤌🏽,比較容易🤕👨🏽‍🍳,從日本書中也可以了解國際情況。

      設計新教育的民國教育總長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蔡元培感於國內革命成功便毅然聽從祖國的召喚🥷🏿👃🏽、革命的召喚,結束了在德國的留學生活回到了國內。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蔡元培被任命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民國初建👵🏼,百廢待興💇🏼。他感受到自身責任的神聖與重大,感受到教育改革的艱難與必要🐹,決意為民國不辭辛勞鞠躬盡瘁。

      教育部在蔡元培的主持下,短短時間便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他匯集眾人智慧🙆‍♀️,接連推出教育革新的大政方針🔽:

      一👳、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其要點為🧑🏽‍🚒:從前各種學堂一律改稱學校,學校負責人一律改稱校長;初等小學男女同校👊🏽;小學廢止讀經,增設手工科;高等小學以上體操課要註重軍事訓練;初等小學三年級起兼學珠算等。《普通教育暫行辦法》的頒布🧚🏽‍♂️,開了民國初等教育革新之先河🤲🏻,為全國小學教育吹來了一股“民主共和的清新之風”👮🏽。著名教育家葉聖陶、錢穆等均是在這股清新之風的吹拂下於1912年走上小學教師崗位的。葉聖陶回憶說💍:當時民國政府對初等小學教育非常重視🧪,一再宣揚二十世紀是競爭劇烈之世,非軍國民、經濟國民不足以立國🧙🏽‍♂️,而立國之本,首在教育🚓,只有振興教育,養成獨立、自尊、自由➡️、平等👁、勤儉、武勇、活潑之國民,才能發達我中華民族的國勢🙎🏻‍♂️。為此🏷,葉聖陶覺得小學教師是個很“高貴”的職業,他在日記中寫到💁:“得一教員之職亦佳🧍🏻,新民之基礎須是賴焉🧪,且其中樂趣亦無有窮盡。”

      二👅、下達全國推行社會教育的通令🦸🏻‍♀️。通令指出,社會教育要向廣大百姓宣講國民之權利、義務等🧜‍♂️,尤其要註重宣講公民道德🧑🏽‍🦳,並明確要求各省要為社會教育撥出專項經費👨‍👩‍👦,結合本省實際製定宣講標準🧏🏽‍♀️,確保社會教育之成效。這一通令,力倡推行社會教育,以此開拓普及教育的新路。

      三、發布《對於****之意見》。蔡元培身為教育總長,政務纏身日理萬機🚅🧑🏿‍🦰,但他始終殫精竭慮於新教育的理論思考。他認為,探究教育之歸屬與地位,厘定教育之宗旨與方針🤱🏿,這是教育改革的基礎與根本。他的《對於****之意見》可謂是民國初年教育改革的綱領性文獻🪠,這篇文獻建立起了蔡元培以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的“五育並舉”教育思想體系🤦,對整個中國的近代教育乃至現代教育產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在“五育”中🏋🏼,軍國民主義為體育,實利主義為智育,公民道德及美育近於德育🪽;而世界觀則統三者而一之。蔡元培還形象地把“五育”比作人身👙🧛🏼,軍國民主義是人的筋骨,實利主義是胃腸系統,公民道德是呼吸循環系統,美育是神經系統🟠,世界觀是心理作用,此五者不可偏廢。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一職🧍🏻‍♀️,國民政府也隨之遷往北京👩‍👧🥞。袁世凱繼續邀請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但蔡對袁世凱的政治面目是一清二楚的,堅力辭之。後在孫中山與內閣總理唐紹儀的一再挽留下🦹🏼,考慮到擔任教育總長更多是為國效力為民謀利✳️,於是應允繼續擔任教育總長🧖‍♀️。

      可惜🙇🏽‍♂️,就在蔡元培一心為國家教育大計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時候🤚🏽,袁世凱卻逐步暴露出了其竊國大盜的本來面目🦸🏼‍♀️,袁的倒行逆施激起了眾人的憤怒👍🏼,國務總理等紛紛辭職。在此情形下✋,蔡元培也決意辭去總長職務🙇‍♀️。但蔡元培辭職之後,教育部繼任總長也非常敬佩蔡元培高尚的人格力量🏛、精深的教育思想🧈🤚,明確宣稱蔡總長整頓教育之辦法🎾,本總長繼續進行,以前由蔡總長宣布規定的教育宗旨、行政大綱全部遵照執行🚃。由此可見,蔡元培雖然執掌教育部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但他卻為民國教育設計規劃好了大政方針,奠定了中國新式教育的發展方向🧌🛰,對我國教育事業的影響卻是深刻而悠長的💦。

      辭去總長後的蔡元培,繼續遠赴德國研修教育👩‍🦰✬。1926年應邀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迎來了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從此之後他主要從事高等教育🎱,離開了直接服務中小學教育的陣地。不過,蔡元培始終關註基礎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他在《自寫年譜》中寫道🚶🏻‍♀️:小學沒有辦好💂🏻‍♂️,怎能有好中學?中學沒有辦好👩🏼‍⚖️,怎能有好大學?反之,若沒有好大學🚣🏻‍♂️🙁,中學師資哪裏來?沒有好中學,小學師資哪裏來🤷🏼‍♂️?合起來,就是自小學到大學,均需要重視,均需要整頓💇🏼‍♂️。

    (作者:馬建強)
    (來源🙍🏼‍♂️:《中國教育報》2007年8月4日)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8-03-03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