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師大首頁
文教新聞
學術交流
教苑肖像
校園掠影
海外瞭望
史海鉤沉
機構導引
中心簡介
三牛學校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主考官揭秘1977年高考內幕 錄取如何擇優引激辯
回憶30年前的高考,人們敬佩鄧小平撥亂反正的魄力之余,也不會忘記那些促成高考恢復的幕後英雄🏑,從今天開始🧖🏿,本版將推出親歷者的訪談,再現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旁白:1977年,對於林川和蔡明錯而言🧊,是緊張的一年😿,大會小會開了不下百次,政策的反復🚍、與會人員的意見分歧🌕、組織工作的復雜繁瑣,令他們時刻處於戰鬥的狀態。
十年停招 一朝恢復
蔡🐂:1977年🏇🏻,剛開始,上面傳來的消息是仍然按照推薦的老辦法上大學,誰知過了2個月,鄧小平又提出,還是恢復考試製度為好。於是,我們開始重新組織報名考試等工作。
(旁白:1977年6月底😇,教育部在太原召開全國高校招生工作座談會🍞👨🏿🚒,基本沿襲按推薦的老辦法,招收“有實踐經驗的工農兵”,“群眾推薦”🪢,堅持“階級路線”。1977年8月中旬🔟,教育部在北京重開招生會議,確定高考招生辦法,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取消勞動兩年限製,恢復考試製度。)
林:1977年10月🧜🏻🐘,為加強招生工作的領導🪁,省革委會決定成立省高等中專學校招生委員會🫃🏽,吳南生任主任🔲,我任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辦公地點在省高教黨委,委員會有20人。由於10年停招🥞,一下子恢復考試🧎🏻,不僅考生人數規模巨大🧉,而且由於當時的環境限製🌐,考場的分布比較分散,因此🙌🏿🥷🏽,我們需要的組織統籌的工作人員特別多。🥽,我們從高等院校等單位抽調了一些政治好、業務強的黨員教師和幹部組成招生工作組⛹🏿🧑🏽🦲。當年11月初,派赴各地參加招生工作🤶🏻。
蔡:我是1959年開始在省招辦搞招生的,之後由於“文革”🫲🏽,大學停止招生考試,在這段時間到1977年前🧔🏽♂️,我先後在基層幹校和廣州外語學院工作過🧏🏻♂️。到了1977年10月,林川副主任把我從廣州外語學院抽調到省招生辦公室工作。
錄取如何擇優引發激辯
(旁白:考試招生的大政策確定下來後,廣東省委召開了科學教育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廣州市、海南行政區👨👩👦、各地區(自治州)🙍🏻♂️🪞、各縣、市黨委主管科教工作的負責同誌,科教辦主任🏊🏻♀️,科技🧏🏽、教育局長共500多人♻。會議的第一階段,大家學習了黨的十一大文件,學習了鄧小平對科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第二階段討論當年大學招生問題。)
林:當時,我們在大學招生的問題上討論得比較多🧏🏽♂️,其中討論最熱烈的是“如何理解擇優錄取”這個問題。大專院校有的同誌說,現在強調文化考試,擇優錄取♧,是否意味著把文化考試放在首要地位,以考試成績為前提,這樣,怎樣與過去批判過的“分數掛帥”、“認分不認人”劃清界限;先進行文化考試,後進行政審,這與“智育第一”如何區別?有的同誌說,擇優就是根據文化成績高的錄取🪚,有的同誌不同意這個看法,認為擇優是根據德智體全面衡量錄取好的🧚🏻♀️。有的同誌則說👨🏼🦱,擇優就是錄取總分高的🥉,有的認為報考的專業單科100分🖐🏿,總分比較低也可以錄取。
還有的同誌提出,如果按照擇優錄取的原則,知識分子的子女肯定比工農子女錄取得多,可能城市比農村多,有的地方,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可能一個也錄不上,這是否要規定個比例。
小學生竟被推薦上大學
林:1977年是整個教育事業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關鍵一年,由於之前高校招生采取的是推薦上學的政策,導致一大部分生源科學文化素養比較低,因此,在實行新的招生製度的時候,考試內容應體現整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蔡:我在廣州外語學院工作的時候👨🏼🦱,1970年,該校恢復招生。我們當時把招進來的學生叫做“小大學生”👰🏿。為什麽呢?因為這部分學生基本還沒完成高中學業🧑🏿🎓,更多的是初中生,有的甚至僅是小學生,有個別學生甚至連26個字母都念不全🤗。這批次的學生學製為5年🐦🔥🔩。
(旁白↙️👨🏻🍼: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山大學對7個系20個專業1764名畢業生的業務質量進行了調查🧑🏽🌾,未達到教學計劃要求的226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2.95%🤶。廣東師範學院數學系對1976年入學的新生進行了一次數學考查👐,出了12道初中一般水平的數學題,結果錯了6題以上的占80%👨🏼🎓,幾何題基本上沒有人做出來,有的連高小的四則運算都不會🤹🏿。)
林:作為中斷十年後恢復的高考,1977年的高考有很多特別之處📵,其中最特別的是開卷考試👄。
蔡:盡管報考人數很多,錄取比例比較低🤥,但考生的心態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松的,由於是開卷考👆🏿⤵️,不少考生覺得考不上回到工廠裏工作也無所謂👩🦱。當年的招生考試由廣東省統一命題,統一考試時間👨🏼🍼,統一標準評卷。考試的科目並不多✋🏽,報考文科的考政治、語文👨🏫、數學、史地;報考理科的考政治、語文、數學、理化🖨。文理科不能跨類填報,但無論是報考文科還是理科,都可報考外語專業,前提是加試外語。
兒子高考招辦主任“保密”
林:當年一下子報考的人數近90萬人🕣,“文革”十年百廢待興,學校校舍🙏🏽、師資力量非常單薄,考場怎麽設?監考怎麽弄🏊🏼♂️?當時非常頭疼💘,連覺都睡不好。我家都基本成了一個辦公室了,整天來匯報工作的人絡繹不絕👩🏻🎓,處理緊急情況通常也是在家裏進行。如當年在試卷轉運過程中,聽到海口那邊有試卷袋出現破損,我們在廣州的工作人員非常緊張,連夜打電話去核實情況➰,並且還向各地招辦嚴加叮囑,千方百計一定要保證試題不泄密。後來發現,海口試題泄密是虛驚一場,我們才稍微定下心來🪩。
1977年,廣東53萬人參加高考,最後只有8000多人能上大學👻,競爭的激烈遠非現在所能想象。我的小兒子也是1977年參加高考的,當他被華南理工學院錄取時,大家才知道我有一個孩子也參加高考🙌🏻。當年由於我所處的位置比較特殊,我從未對任何人說起家裏也有個高考考生,免得帶來不必要的誤會。我也從來沒有給自己的孩子走過後門。
當時有300多名考生上線,但沒有被錄取👨🏼🎨,我為這些考生感到可惜,於是找來廣東各所院校的負責人🤹🏼♂️,開了三天會🌥,終於把這些考生都錄取“消化”了🧒🏽。(梁艷燕)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7-09-05
返回
如有疑问请联系三牛娱乐在线客服
三牛注册 / 开户
三牛平台 / 登录
三牛官网 / 娱乐
三牛招商 / 代理
三牛网址 / 测速
三牛 APP下载
三牛手机版下载
三牛电脑端下载
更多杏彩信誉担保平台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
三牛娱乐
🔃、
三牛
、
三牛平台
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