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盧梭


教育上的哥白尼──盧梭
 

 

 

日內瓦盧梭紀念塑像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18世紀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瑞士日內瓦的一個鐘表匠家庭,10歲便成為孤兒,沒有受過系統的學校教育。16歲開始顛沛流浪🧘🏻‍♀️,先後當過學徒👩‍🦯、仆役、家庭教師等👊🏽。1742年,盧梭來到巴黎🕊,結識了許多啟蒙思想家,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成為當時百科全書派18世紀中葉,法國的一批進步知識分子為傳播科學知識,掃除宗教迷信Ⓜ️,編輯出版了《百科全書》👭,即《科學🪷、藝術與工藝詳解辭典》,這些人在歷史上被稱為“百科全書派”🚣🏿‍♂️。的重要成員,參加了《百科全書》的撰寫工作🛀🏼。後因意見分歧🤵🏿,與百科全書派徹底決裂💆🏿‍♂️。1749年,他的《論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道德的影響》一文發表⚱️,聲稱科學和藝術的進步敗壞了社會的道德和風氣🧕🏿🧘🏻‍♂️。1755年💾,他的另一篇論文《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發表🏌🏻‍♂️,揭露了封建等級製度下的社會不平等現象👨‍👩‍👦,提出自由和平等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想。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一書問世,指出國家起源於契約,社會是由人們通過契約的形式而組成的𓀔,人民有權選舉社會的統治者,也有權罷免他們。這部著作為18世紀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同年🎥,盧梭出版了他的教育哲理小說《愛彌兒》,系統地提出了他的教育思想,對天主教會和封建專製製度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該書出版後受到了教會和反動當局的查禁,盧梭本人也為躲避迫害而流亡國外。1776年🤵🏿‍♀️,盧梭返回法國🏄‍♂️,隱居鄉村👨‍👩‍👧‍👧。晚年撰成自傳《懺悔錄》,真實地記述了自己一生的經歷🍋。1778年病逝。

  盧梭的教育思想是18世紀法國社會發展的產物😘。當時的法國封建等級製度森嚴🫸🏻,教會和貴族統治著整個社會,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則處於社會最低層👨🏻‍🎤,階級矛盾十分尖銳。隨著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法國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勢力日益壯大,他們對政治權利的要求也愈加迫切。階級矛盾終於導致了思想領域裏的一場偉大革命──啟蒙運動🧗🏼。新興的資產階級高舉反宗教和反封建的旗幟🥂,高唱自由✍🏿、平等🍸、人權的凱歌,反對一切權威,號召人們用理性來衡量一切,從而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沖破了宗教與封建專製的桎梏🚜,為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盧梭就是這場偉大運動的勇敢戰士。他從資產階級的利益出發🫑,在抨擊封建的、宗教的舊教育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論,自然教育就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一🪂、論自然教育

  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教育名著《愛彌兒》一書中🧑🏻‍🦽‍➡️。在這本書中,盧梭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所謂自然人,就是絕對平等、自由而善良的人,是一個真正的人。這種人沒有職業、地位之分🧝🏿‍♂️🧔🏼‍♂️。然而,自然人並不是自然狀態中的野蠻人🤽🏽🧘🏽,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自然人🤦🏼‍♂️🧜🏼‍♀️;這種人知道怎樣做人,不論何時,不論對誰,都能堅守做人的原則🧎‍♂️‍➡️;專製主義的法國沒有公民🧑🏼‍🚒,只有臣民,所以,教育的目的只能是培養自然人而不是公民🧛🏼‍♂️;當一個理性支配的社會到來時,專製主義下的自然人也就成了公民,具有公民應有的品質💙。他認為,只有一門科學必須教給孩子,這門科學就是做人的天職。

  盧梭認為,自然人的教育是通過三條途徑進行的,即自然、人和事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對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盧梭:《愛彌兒》上卷(《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頁。在這三種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人所不能控製的,事物的教育只在某些方面能夠由人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能夠加以控製的🈷️。這三種教育只有協調一致😊☃️,才能發揮較好的作用。因此👨🏽‍🍼👊🏿,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育必須配合人無法控製的自然教育,遵循兒童的自然發展🙅🏻‍♀️。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可見,盧梭已經看到了遺傳☂️、環境和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在盧梭看來👖,培養自然的人,就是要順應兒童天性的發展,以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秩序為基礎🍀,讓兒童自然地成長為懂得如何做人的自然人。他認為不應為兒童確立不可及的目的,不能迫使兒童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應當讓兒童自由自在地生活,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想他喜歡做的事👐🏼,因為自由是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權利。盧梭一再呼籲人們要愛護兒童,要讓兒童在成人面前像個真正的兒童一樣生活,不要壓抑他們的個性🧔‍♂️,不要讓兒童呆讀死記宗教教條𓀌,更不要體罰兒童。教師在進行教育之前必須了解兒童,因為“每一個人的心靈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須按它的形式去指導他;必須通過它這種形式而不能通過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對他花費的苦心取得成效。”同上書🙍🏿‍♀️,第95頁👩🏽‍🍳🧑‍🍳。

  盧梭指出👨🏼,自然人的教育應當在大自然中進行🎯。“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同上書👩🏻‍💻,第1頁🐯💌。人生來是善的,心靈是純潔的,但是,社會的腐敗卻使人產生邪惡。他無情地揭露了城市上層人的腐朽生活,認為城市是坑害人的陷阱🐡,兒童應該在鄉村的大自然中接受教育🙎🏻‍♂️,遠離城市的罪惡⚂,以此保護兒童善良的天性🍜。因此,盧梭進一步指出🚒,富人比窮人更需要受教育,因為富人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而在這樣的環境中是很難得到正確的教育的;窮人則生活在自然的💠、純樸的生活環境中💆🏽‍♂️,能夠從環境中接受教育🧚🏼‍♀️,自己長大成人🌼。所以,必須首先教育富家子弟,把他們從城市的罪惡深淵中搶救出來➜。

  二🐝、論各年齡階段的教育

  為實施自然教育,盧梭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過程,將人的發展分為四個時期🕵🏿‍♂️,並對各個時期的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嬰兒期的教育

  兒童從出生到2歲的嬰兒期💃🏽。盧梭認為𓀍,人類的教育是隨生命的開始而開始的。父母是兒童的天然教師,嬰兒從大自然中得到最初的經驗🏆。嬰兒期的特點是軟弱無能🤶🏿,不能說話🈷️,只能用哭喊來請求別人幫助;他們身體柔軟🧗🏼,喜歡活動👈🏿,易於接受鍛煉;他們的感覺不成熟,理性尚未萌芽。基於這些特點🦹🏿‍♀️,盧梭認為嬰兒期的教育應以兒童身體的健康發育為主,所以🏄🏿➝,體育在這個時期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使嬰兒健康地成長,從兒童出生起就應註意身體的養護,應讓嬰兒穿戴寬松的衣服鞋帽,使他們的四肢能夠自由地活動;不可將嬰兒捆裹住,給他套上人為的枷鎖📕👰🏽‍♀️;要讓兒童多在戶外活動,呼吸清新的空氣;要用母乳哺養嬰兒;父母要親自教育孩子☦️,而不要請乳母和家庭教師🌁;要正確對待嬰兒的啼哭,既要滿足他的正常需要🤟🏿,又不能讓他養成不良習慣,無理取鬧◾️🧛🏼‍♀️。

  除了身體的養護外,身體鍛煉也是嬰兒期的一項重要內容。盧梭認為🛑,身體與精神是相互聯系的,健康的身體是健全的精神的基礎;身體虛弱會滋生過多的欲望,而一切罪惡都是由虛弱而生的,兒童只要不虛弱😼,就無惡念🚍,強健的兒童必然善良👮🏿‍♀️。為此,他建議兒童洗冷水浴,冬穿夏服🧚🏻‍♀️,忍受嚴寒酷暑👢,適應各種環境和氣候。

  嬰兒期的兒童無意識,無理性,感官也很不成熟。應當讓兒童多活動♈️,多動手,發展兒童的視覺、觸覺等🔍。

  (二)2~12歲的教育

  盧梭認為🙏,這個時期的兒童還沒有理智🧑🏼‍🎄,他們能夠感覺並記憶周圍的事物⬛️⚔️,但還不能形成概念🙋🏻,智力尚處在感性階段。因此🙆🏼‍♂️,這個時期不應當向兒童匆忙灌輸知識。12歲以前的兒童不宜學習許多學科,如幾何學、歷史⛹🏿、地理、拉丁文🧝🏽、希臘文等🏊🏽,因為兒童不能理解觀念及其之間的關系,缺乏判斷力。盧梭批判了傳統教育無視兒童的能力🗣,讓兒童學一些無用而又不懂的東西🕕,認為這樣做不僅不能發展兒童的理智,反而會破壞兒童的天性👨‍🌾,阻礙兒童的身體發展。所以🤸🏼‍♀️,12歲以前的兒童應當拋開書本📴,在遊戲和活動中歡度童年,這就是最好的學習;最適合兒童學習的不是書本,而是周圍的事物。

  12歲以前的兒童也不宜接受道德教育😔,因為他們無法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強迫兒童接受一些不能理解的道德觀念👞,他們就會學會虛偽和撒謊。有一條原則是這個年齡的兒童可以理解的👰🏽,即不損害他人。

  教師的職責在於為兒童選擇良好的環境🤸🏽‍♂️👩🏽‍🎓,使他們避免接受不能理解的事物🆎;要註意兒童感官的發展,因為感官是兒童獲得知識的工具🤦🏽‍♀️,感覺是理性發展的基礎。

  此外,教師也不應忽視兒童的身體鍛煉🚦🗺,因為身體的強弱直接關系到理智的發達與否。

  (三)12~15歲的教育

  這是一個比較短的年齡階段。這個時期的兒童身體漸漸強壯,好奇心很強,因此,學習和勞動應當成為他們的主要任務。

  關於兒童的學習,盧梭特別強調內容的選擇,主張教給兒童有用的知識🫶🏿,能夠理解的知識👩🏿‍⚕️。他反對從書本中學習,認為“它只能教我們談論我們實際上是不知道的東西”。盧梭👬🏻:《愛彌兒》上卷,第244頁🧈👰🏻‍♂️。在他看來,現實的世界才是唯一的書本,事實才是唯一的老師。有用的知識就是有關自然科學的知識,如天文👳🏼‍♀️、地理等。兒童應當到大自然中去實際觀察,在自然中進行學習🫀。盧梭特別強調讓兒童主動地學習。他說:“問題不在於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於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同上書,第281頁👩🏻‍🦰。也就是說🤹🏼,盧梭更重視兒童智力的發展而不是知識的掌握。這一點至今仍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於兒童的勞動,盧梭認為勞動是人的天職🧑🏽‍⚕️,不勞而獲的人是強盜🤲🏼、流氓。盧梭為兒童選擇的是手工勞動,認為這種勞動既可以學到技術🧧,又可以鍛煉身體,開發智力,做到手腦並用。這樣的人正是盧梭理想中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兒童培養成自食其力、具有獨立判斷力的人。這樣的人將來既是工人,又是哲學家。

  盧梭認為,經過上述教育🚛,兒童到15歲時就被訓練成了一個“既能行動又能思想的人👨🏻‍🔬,為了造就這個人➔,我們還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把他教育成和藹與通情達理的人,也就是說,用情感來使他的理性臻於完善”🧰🧑‍🍼。同上書,第276頁。這便是下一階段教育的任務✋🏽。

  (四)15歲至成年期的教育

  這個時期的兒童感情已經相當豐富,道德教育便成了這一時期教育的主要任務。

  盧梭認為🧄,道德的基礎是情感而不是理智🍙。人的最原始的情感是良心👩🏽,它是與生俱來的⬇️,是善的⛏,所以人能自愛並愛人。但是,自愛並不等於自私,它不損人利己🧜‍♂️,而是人的正常的生存需要🧚🏿‍♂️。教育的職責在於使人由愛己發展到愛他人、愛全人類。道德品質的養成不是通過說教,而是通過社會實踐🧋🏑。兒童在經過鄉村的自然教育之後,此時應返回城市🙎🏿🚇,以便了解社會👮🏽‍♀️。兒童只有在與社會各階層人們的接觸中才能了解人世間的不平等與邪惡,從而培養起善良的情感和同情心,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明辨善惡。只有經過反復的道德實踐,多行善事👨🏻‍🔧,才能形成良好的意誌。

  兒童到了15歲以後👉🏻,身心發育日趨成熟,可以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具備了一定的判斷能力,所以,此時可以學習一些社會學科方面的知識了。

  為了幫助兒童了解社會,了解人🦂,應當向他們進行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的編寫要客觀公正,忠於史實🏃‍➡️👰🏽‍♂️。盧梭反對幼小兒童學習寓言,但是✊🏻,他認為這個時期的兒童到了學習寓言的階段,因為成人能夠從寓言中獲取教益。此外👩🏽‍💼,拉丁文🕖、詩歌及文學也是這個時期的必修課🐗。

  性教育也是這個時期的一項重要內容。盧梭認為💟🐃,15歲以後的兒童已進入青春期👙,步入危險年齡階段。教育的作用在於使青年避免性刺激🩰,克製情欲🤌,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年到20歲時可以結婚成家🧜🏻‍♀️。男女在身體、性格乃至智力上均存在著差異🧚🏼‍♂️。妻子必須服從丈夫👛,溫順賢良,無需接受高深的教育。

  盧梭的教育思想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與18世紀法國的其他啟蒙學者一樣,盧梭向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封建專製和宗教權威展開了猛烈攻擊,高聲呐喊人權☮️、平等與自由,極大地震撼了整個法國乃至歐洲🏤。與其他啟蒙學者不同的是,盧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思想。《愛彌兒》一書可以說是盧梭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盧梭教育思想的鮮明特點在於🏋️,他在無情揭露封建教育的種種弊端,徹底否定當時忽視兒童的傳統教育的同時🛻👩‍💼,勇敢地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號召人們要關心兒童🎲、尊重兒童𓀄,教育要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過程,從而在教育史上引發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如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給天文學帶來的巨變一樣,盧梭將教育的中心從教師、書本移向了兒童,徹底改變了自古以來的教育觀點🧴,對當時和後來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盧梭的教育思想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光輝。針對當時封建教育壓製兒童天性的現象,盧梭提出了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地將兒童的身心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並具體提出了各階段的教育要求,這是教育史上的巨大貢獻🚧。他反對古典主義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強調學習有用的知識,重視自然科學知識和人文知識的學習🙋🏽‍♀️;他不僅要求兒童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並且要求兼顧身體的鍛煉和品德的養成,其目的在於把兒童培養成德、智、體和諧發展的人,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時至今日,盧梭的教育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盧梭的教育思想也充滿了矛盾,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例如,他強調教育要順應自然✅,讓兒童自然地成長💅,結果,他忽視了教育的社會性。他甚至讓愛彌兒像《魯濱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那樣遠離社會,做一個自然的人,這也是辦不到的。他重視教育的作用,但又認為窮人無需接受教育,女子更不應當鉆研學問。這種觀點顯然是極端落後的✯。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7-05-09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