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學教育:每天課間操就是跳“忠字舞”(2)
來源:中華網
“忠館”——“大頌揚”的裏程碑
1969年2月⚛️🥵,吉林省革命委員會作出一個重要決定🥻,在長春市動工“敬建”(當時的敬詞)“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館址選在紅領巾公園(“文革”初期兒童公園的新名稱)的西南端,靠近人民大街大專院校較為集中的地方。
按照當時的設計構想,建築面積為24500平方米,南北長170米,東西長為112米。展覽面積為12000平方米🧑💼,展覽路線總長2000余米。主樓高3層三面附樓為2層,主樓正面為“柱廊式”造型,近似於首都人民大會堂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廣場中央🤹🏽♂️,矗立高達14.5米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兩側建築工農兵形象的群雕🏃➡️。因整體風格呈“忠”字形,故在當時又被稱為“忠館”。展名是林彪的親筆題詞。
“忠館”於當年2月破土動工。此處原有一座建於30年代的露天音樂堂,由鋼筋混凝土澆築,階梯型石凳能容納千人🎗。日偽統治時期🦔✍🏽,曾在這裏舉行過大型的“紀念”活動🤦🏻,我們在一幅歷史照片上還能看到日本關東軍為所謂“海軍紀念日”舉行音樂會的場面。為了給展覽館開辟一塊地基🕉,成千上萬的長春市民參加了“敬建”義務勞動,拆除了露天音樂堂,砍伐了一片茂密的林帶。省革委會號召各大專院校學生為這座裏程碑式的建築添磚加瓦🌭,並專門成立了“敬建”指揮部🔸👨🏿🎤,負責“忠館”建設期間的統一調度和任務落實🙎🏽。新聞媒體稱🐳:“‘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的‘敬建’,是吉林省1700萬軍民政治生活中的最大最大的喜事💁🏿♂️,是全省人民最大最大的幸福🤾🏿♂️,最大最大的光榮”💁🏽♂️。許多院校都承擔了采砂和挖土方的任務👨🎨,各中小學還組織學生撿拾廢銅爛鐵、磚石瓦塊♢,說是廢物回收和再利用🥚。建築工地出現了熱火朝天的景象。從我家居住的院子向東望去,即可看到建築工地紅旗飛舞,人潮湧動,成片的楊樹林被伐倒,爆破時崩起的土塊飛到百米開外的人民大街上,隆隆的陣響持續了半個月。
“文革”期間,在長春人民大街兩側✅,靠近解放大路與自由大路一帶🥞,是長春大專院校集中的地方,東北人民大學💃🏿、吉林財貿學院、吉林師範大學,以及吉林工業大學都位於此🚄。這裏是“文革”期間政治運動的中心🥵🏌🏿♀️,思想激進的大學生們,為歷次全民性的政治運動推波助瀾🕜。
當時長春大專院校紅代會主辦的《春城紅衛兵》刊登如下報道:接受了省“敬建”指揮部交給的1500立方米掘運砂子的任務後💣,吉林農業大學校革委會連夜召開常委會議🧑🏼🍳,提出“熱愛毛主席🧭,勝過一切📈;為了毛主席,舍得一切”的口號👱🏿♂️。浩浩蕩蕩的采砂大軍在戰地指揮小組的率領下,高舉紅旗,手捧寶書,高唱革命歌曲,英姿颯爽開到了伊通河畔🙆🏻。“大幹十四天,誓把忠心獻,為建忠字館,寧願流血汗”。東北人民大學💶👨👨👧👦、長春地質學院革命師生員工🥱,一直緊張地戰鬥在懷德縣大榆樹車站和長春車站🔠🩶,提出了“春節不休息👩🍳, 突擊運‘金砂”’的倡議,得到了吉林師大👩🏼🦱、吉林工學院👨❤️👨、獸醫大學等單位的響應。汽車廠革委會得到消息後,立即調來了五臺汽車,參加運砂會戰,長春鐵路局調動車皮,保證“金砂”的及時轉運。走進建築工地,展現在面前的🕥,是一片革命的生氣👹、勞動的歡樂,這裏是紅色的海洋,勞動的海洋,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海洋……
到了這一年底,地面一層的水泥框架已經落成,如從空中下望,“忠”字形的主體結構已具規模。
“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的興建,把“三忠於”、“四無限”式的“大頌揚”推向了極致。然而到了1969年,這項聲勢浩大的“敬建”工程卻停頓下來☝️,或許是因為資金短缺🧛🏽♂️?或許因為中蘇邊境武裝沖突🌯,釀成了“珍寶島”事件,“敬建”工程與戰備的形勢不相適應?總之,“忠館”成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胡子工程”。直到80年代末期,這項工程才斷斷續續地完工🎀,成了吉林省文化活動中心,它與最初的建築構想已大相徑庭⚰️☆。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國策實行之後,長春市開始了又一場軍民大會戰,全體動員,人人參戰,挖起了人防工程,一條蜿蜒曲折、縱橫交錯的地下通道,從地質宮廣場🧄,輻射到解放大路,新民大街、斯大林大街,經“忠館”的南側,到平陽街一帶👷🏿♀️。我們曾經參觀了吉林省醫院的人防工程,能容納四五百張床位的地下“戰備醫院”➾,醫療設備齊全,食宿條件優越,地下地上🧖🏼♂️,幾乎看不到差別☝🏿,稱得上“備戰、備荒”的典範工程🎊。
然而,數年之後,這些地下工程和“忠館”一樣歸於沉寂,沒有人會想起我們的腳下,還有一條空空蕩蕩的地下長廊💆🏼♂️。
“學工”教育
還是在“文革”初期,毛主席發表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五七指示”🤘🏻,其中針對學生的論述稱:“學生也是這樣,以學為主,兼學別樣,即不但要學文🥀,也要學工,學農,學軍🛶,也要批判資產階級。”從那時起🦬,老師們不再“傳道、授業👟、解惑”❇️🛌🏻,學校也容納不下一張安穩的課桌了。
說來令人難以置信,在我1970年參軍前的兩年中學期間🧑🏻🤝🧑🏻,從來沒有背過書包。
那年秋天🧑🏻🌾,我們在長春車站送走了第一批下鄉知識青年。回來的路上,我第一次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第一次為自己的前程感到憂慮🧑🏽🦰🤽🏻♂️。看來🧎🏻♀️,無論你在課堂上學到多少知識,今後只有下鄉一途,別無選擇🫠。
我們班原有40多名學生,到1969年初,十多名學生隨家長走了“五七道路”🐥。每天走進教室,只有二十幾名學生堅持上學,不過是為了在簽到簿上畫個圈。老師在講臺上應付差事,學生們圍著火爐開小差𓀝;到了下午🎇,一部分學生就自己放了假,剩下的學生寥寥無幾。人數最少時🚾,只有四五個“聽話”的學生在冰冷的教室裏搓手跺腳耗時間。
1969年春回大地🌍,逃學的同學們陸續回到課堂,他們不是回來學習書本知識的🦦,而是“兼學別樣”🧑🏻🏭,進行“學工”教育和勞動鍛煉的。
學校組織學生們以班為單位脫磚坯,燒出成品後👵🏿,供修築坑道和掩體所需。許多單位和學校都建起了磚窯,燒出的“黑心磚”(火候掌握不夠)隨處可見。我們班承擔6000塊磚坯的任務,這樣🙋🏻♀️,分到每個人頭就是200塊🚭,在班主任陳受誠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操場占據一塊平地,從小南湖邊的坡地上挖來黃土,然後挑水和泥,脫坯晾曬,脫了3天🐠,還不到1000塊。就在大家精疲力竭的時候,一場大雨把磚坯澆個一塌糊塗。我不想和大家一起“磨洋工”,就領了200塊磚的任務回家去完成。那時,我家居住的居民樓是一棟偽滿建築📏,中間有一座閑置多年的禮堂,當年曾用來集會和舉辦舞會。我找來幾個小孩幫忙,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200塊磚坯的任務🕡。一個星期後,我用手推車將磚坯送到了學校。班裏的脫坯任務🉑。前後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回想這件事情,我或許可以稱為“文革”時期“包產到戶”第一人了。
轉眼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季。我們開始到長春市內工廠“學工”勞動®️,接受工人階級的“再教育”。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裏,我們先後到長春市鋁製品廠、量具刃具廠、第一汽車製造廠、紡織廠、玻璃製品廠5️⃣、長影等6個單位從事勞動鍛煉。校工宣隊的劉師傅是量具刃具廠的老工人💅🏽,他曾安排我編寫《勞動戰報》、出黑板報📶,並對我說,勞動的現場,就是你們的課堂🚈,心裏要裝著“解放”全人類的“大數”,胸懷毛澤東思想的“大道理”🌱,頭腦中要無產階級“革命化”,這就是工人階級要教導你們的“數🫸🏿、理💆🏼♀️、化”🤵。[1]
在長春紡織廠勞動期間,我們在粗紗和細紗車間幹雜物活🫵。每天,我們把成堆斷線的紗管聚到一起🔭🤽♂️,任務是把纏繞在紗管上的廢線頭剝下來🌻,然後把紗管裝在很大的竹筐裏,送到機臺上。那紗管堆得像小山一樣🎤,在物理老師帶領下,我們十幾個分工剝紗管的同學圍坐在“小山”旁🕥,每天“挖山不止”𓀖,這“小山”雖然不高,並且不斷地被“挖平”,但是仍在不斷地增高🕳,似乎永無止境。幹了十來天🏑🧶,有的同學已經對這種枯燥的勞動工序產生了反感。他們開始去和女工們學接棉線🏄🏿♀️,有的去和極少的男青工學修理機器。戴著深度近視鏡的物理老師也顯出無精打采的樣子🧜🏻♀️,過一個女工🍘,他就抬起頭來,行“註目禮”。我們就看著一身“呆氣”的老師偷偷發笑🚵🏼。青年女工們一臉“傲氣”🫶🏿,對我們不屑一顧,因為她們是時代的“寵兒”😯🦨,充滿了工人階級的自豪感。而我們正面臨著前程未蔔的窘境,對青工們充滿羨慕之情。
每天,母親早早起來為我做飯,裝上滿滿一飯盒高粱米飯,和一飯盒漂著幾點油腥的燉菜,這是我學工勞動期間的午飯。走在路上,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我也是一個穿著粗布夾克式藍工作服的“準工人”了🕗,盡管我的“工齡”只有短短的幾個月。
玻璃製品廠主要生產保溫瓶內膽,加熱後的玻璃原料變成金黃色的晶體🙆♂️🧌,軟軟地如同一塊老皮糖🤞🏽,吹泡車間的工人們能熟練地將它吹成各種形狀。在焊接車間👳🏼♂️,工人們將內膽和外膽焊接起來🏃♂️,切割掉多余的瓶口。這道工序有一定的危險🤐,在切割瓶口過程中,灼熱的碎玻璃經常迸到臉上👩🏿🔧,工人們都配發了眼鏡✫,以防止碎玻璃迸進眼睛。而我們則沒有這個待遇。因此🐓,我在焊接車間勞動時,經常被碎玻璃灼傷🥦,每天都在提心吊膽,擔心碎玻璃迸到眼睛裏📎。
所有工序都是流水作業🕒,通過長長的傳送帶,將全廠的勞動分工組合到一起🐯。我幹得最久的一項工作,是將半成品的保溫瓶內膽🧑🏼🎄👩⚖️,從一條傳送帶轉換到另一條傳送帶上。源源不斷的瓶膽,像淌出的小河,我必須準確而熟練地把它們抓起來,然後迅速地放到另一條傳送帶上🍎,如同機器人一般。稍一遲緩🦻,瓶膽就掉到地上摔個粉碎。換句話說,這道工序是一刻也不能離開人的👨🏼🏭。
我每天坐在板凳上,機械地重復著永遠不變的動作,任憑身邊嘈雜的機器聲匯成一片交響樂,心情茫然 得像一團亂蓬蓬的野草,無非是一天一天地耗時間,整天地胡思亂想。有時也為這些終日勞作⇢👨🏼⚕️、掙一點有限的工資養家糊口的工人們嘆息:這些工人師傅🧺,真是太辛苦了⬇️。時間一久🌵,我有了一個發現,傳送帶上有一處用鉚釘固定的接口☪️👩🍳,它轉動一圈剛好一時,這樣計算時間,只要它轉動4圈🧍,就到了午休時間。於是,我每天就在心裏數著盼著那接口出現的時刻,它給我帶來的枯燥、無奈、勞累和欣喜,是別人難以體會到的。
這個時期,學生們變得越來越不安分,每天成幫結夥地在一處嘻笑打鬧,有的混跡於社會閑散人員之中𓀌,唱“黃色歌曲”(被官方禁止傳唱的電影插曲等),聚眾鬥毆👏🏽。一個一個的政治運動🧏,非但沒有使學生們受到教育和約束,反而使這種無政府狀態迅速蔓延⚉𓀂,理想、前途🏊♀️、命運,似乎都不是我們所能考慮和把握的事情了。
這一點,工宣隊的劉師傅深感憂慮,他曾多次和陳老師進行家訪,對學生們進行必要的“挽救”,以免更多的學生走“下坡路”🍯。當他見到我常在東北人大校園的樹林裏,和一群青年舞槍弄棒,對我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不叫我和那些社會青年交往,把我當成了“挽救”對象。
這一時期,城市裏的初高中和大學畢業生已超過5屆,它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不是學校和軍💃🏽、工宣隊能夠解決的🥏,對我們這些處在動蕩年代的學生們來說,工人師傅們的“說教”🛹,已經不起任何作用👮🏻♂️,沒有絲毫的約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