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霍姆林斯基和學生們在一起 蘇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蘇聯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出生於烏克蘭共和國一個農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讀於波爾塔瓦師範學院函授部🔍,畢業後取得中學教師證書。1948年起至去世,擔任他家鄉所在地的一所農村完全中學——巴甫雷什中學的校長🧗🏻♀️。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羅斯聯邦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8年起任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69年獲烏克蘭社會主義加盟共和國功勛教師稱號🪣,並獲兩枚列寧勛章和1枚紅星勛章等。 蘇霍姆林斯基在從事學校實際工作的同時🍲,進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論問題的研究🎫🍔。他一生撰寫了41部專著🍳、600多篇論文、1000多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和短篇小說。他的作品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他的重要著作大都已譯成中文,受到我國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贊許。他的主要著作有🚧:《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學生的精神世界》《青年一代共產主義信念的形成》《關於人的思考》《帕夫雷什中學》《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公民的誕生》《和青年校長的談話》《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給兒子的信》,等等。其中🔒,《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書,獲烏克蘭共和國國家獎和烏克蘭教育協會一等獎,連續重印二十多次📂,被譯成幾十種文字🤖。他逝世後,蘇聯教育部和烏克蘭教育部分別編選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動地反映出學校教育的真實情況🙍🏽💃,是對學校工作的高度藝術概括、提高和再現,因此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他本人被譽為“教育思想的泰鬥”。 蘇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思想是:根據蘇聯社會的要求和自己的實踐,提出蘇聯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這是他終生執著追求的目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認為全面和諧發展的人,就是把豐富的精神生活、純潔的道德👨🏻🦽➡️、健全的體格和諧結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融為一體的人👨👨👦,是把對社會的需求和為社會勞動和諧統一起來的人。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就必須實施全面和諧發展教育,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美育五部分有機地相互聯系並相互滲透的統一的整體。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的教育思想👉🏿,對於如何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興趣和特長,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的問題🚸👩🏽,進行了成功的探索。他一生在基層從事平凡工作🚷,創造了不朽的業績👳♀️🫣。他對教育事業的無私奉獻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對理論問題的勤奮🏕、求實的探求精神,使他獲得了重大理論建樹👩🏻🦼➡️。蘇霍姆林斯基的精神👩🏽🦳,是一切教育實踐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