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中國目前有幾個指標是呈現上升勢頭的,像人民幣價值🦵🏼,GDP等等。與此同時,“鬧劇”也不少👳♂️,娛樂圈,互聯網以及目前的中國教育都頻出“鬧劇”🎴。娛樂圈,人氣製勝👋🔢,“鬧劇”在所難免🏊🏽♀️,互聯網,有的公司唯利是圖,也多次上演“鬧劇”,而中國教育6️⃣,本該是中國最單純的“產業”,也屢屢爆出“鬧劇”👨🚀,這些“鬧劇”,有的像“例行路演”🧝,有的則是“走過場”,還有的很“荒唐”……在此😋,筆者僅例舉幾大“鬧劇”🍍,供大家思考,玩味。
鬧劇之一------四六級
四六級改革也有一段時間了,以前,四六級以“合格證”為賣點4️⃣,沒有拿到四級證書的人甚至拿不到學位證,這種“捆綁式”的銷售方式歷來飽受批評🫙,太過落後,因此,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四六級製度果斷改革------“合格證”改“記分卡”。
“記分卡”的第一個好處🙆🏿♀️,就是60分和80的差距被“無限放大”,能區別出水平高低♈️,不像“合格證”🕹🙅🏼,看不出個究竟;第二個好處,就是創收------給“四六級委員會”帶來更多收益,以前拿了證就不用再考了💁🏼♂️,現在不一樣🙍🏽♂️,你考個60分臉上無光,還得繼續考,繼續折騰。
這種改革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捆綁銷售”並未改觀,預計悲劇還將繼續上演,“大四學生因未能過四級而跳樓自盡”……這種新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破解秘笈🕺🏽:必須把“捆綁銷售”製度取消,將“決策權”交與社會🐻,那些不學好英語的在求職過程中自然會碰到釘子。
鬧劇之二------教學評估
對高校的教學評估,用於“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大學”評定的重要依據💇🏼♀️,搞得很正式,對高校所存在的問題🦵🏿🖕🏻,專家組也“口無遮攔”,校方態度也很誠懇誠實,在過去的幾年中,教學評估對教育質量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
不過👨,這些年情況有變,校方“有備而來”-----說白了❕,就是臨時做做樣子,檢查時和不檢查完全兩個樣🧑🏻💼,專家組也“走過場”⛹🏽♂️,反正知道學校是“裝乖”🤷,網開一面,“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另外,教學評估有沒有“商業賄賂”呢?如果說校方賄賂過專家組,專家組故意放水🧖🏽,裏應外合,沆瀣一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近年來中國屢屢發生礦難就是因為“商業賄賂”✒️,不過礦難只會帶來局部的人財損失,教學評估若出了問題,直接導致一批“豆腐渣”工程誕生💑,談何“富國強民”。
破解秘笈👨🏻⚖️:不妨取消“教學評估”,既然都是相互欺騙的把戲,拿來幹嘛。目前批判高校好壞的方法不外乎兩種:一🤽🏼♀️🦻🏿,學校的招牌🛐,師資,科研,規模等內部因素;二👩🏻🦱,學校培養的人才質量,給社會帶來的附加值👇🏽。將“教學評估”的權利交給社會是最準確最明智的方法𓀄。
鬧劇之三------形象工程
2006年🤷♀️,一些新聞曾在網絡上引起轟動,“聊城大學8000萬豪華校門”,“廈門大學將高爾夫球納入體育課範疇”,“人大食堂打造觀光電梯”,這些新聞讓我們不約而同想到一個詞-----“形象工程”。
就象什麽《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所謂大片🚒,耗費巨資,豪華明星陣容,不過是撐撐門面而已👩🏽🍳,到底好不好還得由觀眾說了算。大學也是一樣,外表裝潢得再漂亮也沒用,內在品質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漂亮的大學不見得培養漂亮的人才,就象巨資打造的大片不見得有很高的票房一樣💅🏻。
即便如此,這樣做也非一無是處,校方打了三把如意算盤:一,裝飾門面招賢納才;二,對付檢查這是最簡便的辦法⚡️,人家說你硬件齊備👨🏽🚀🫲🏿;三,可能有貪汙賄賂👩👩👧,借工程建設大撈一把。
破解秘笈:拿本該用於質量建設的資金到形象工程上🧑🏻🦼➡️,等於是“賣孩子買猴”,不如把這些開支用到實處⛹🏼♂️,不如多買些圖書,多買些電腦……
鬧劇之四------造假門
2006年還有一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就是數學家丘成桐炮轟北大造假,世界級的數學家PK中國第一高等學府🟦,場面蔚為壯觀🦹🏿。北大矢口否認,但丘成桐拿數據說話🧔♂️,引經據典,北大供認不諱的“造假”想必是空穴來風。我們註意到⛹🏽,這些年北大也出過一些問題,什麽北大畢業生賣肉,陪聊等不勝枚舉🫃🏽,或多或少與“造假門”有聯系-----造假造惹的禍🫚。
連藏在教育部眼皮底下的北大都敢造假🏊🏿,何況其他遊離於教育部管製的學校了👩🏽🚀,更加目無法紀🧉,變本加厲,學歷造假🕎,學術造假,層出不窮,大學生素質是大勢所趨------上梁不正下梁歪,當老師的帶頭造假,何況乎我們的學生。
破解秘笈:要杜絕任何造假,很難很難,不過我們可以盡力去做,除有關部門要加強“打假”外,學校應該盡量實施競聘機製,“能者”上♿,“不能者”下,對論文等尤其要強化“監督”,別什麽拷貝抄襲SCI的都來蒙混過關了。
鬧劇之五------考研熱
除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高外♝,現在的學歷也呈持續走高之勢✌🏿,考研大軍愈加龐大🤚🏼,有人告訴我🧝🏻,考研可以暫時逃避社會的激烈競爭👨🏻🌾,這種“迂回”策略不失為權宜之計🧑🦯➡️,可以暫時解決一些問題🥪,若要根除,還得靠“高素質”。
的確這樣👬,在社會呼喚“高學歷”人才的同時👵🏻,恐怕關鍵的還是要“高素質”👩👩👧👦,可惜的是🛴,學歷走高😍,素質走低------研究生素質一年不如一年。再者🧑🏻🎤,考研不過把現實推後三年👩👋🏿,逃的過初一逃不過十五,該面對還是要面對,不過三年的代價,也得到一個文憑🫥,不管值不值⛹🏻,先拿到手給自己貼個標簽再說,以備後患🏮🧥,N多人便為此苦心積慮🤒。
考研熱持續到今天,直接因素是大學生太多,就業加劇🫲🏿;間接因素是門檻降低✒️,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這是前者順水推舟的結果🫄🏽。結果,很多單位反映,現在研究生素質反不如以前本科生素質,此其一👱🏼♂️,其二🙆🏼♀️,考研大軍的壯大也沒有給社會“分到流”🐟,相反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隨著一大批“高學歷”人才的湧入,競爭日趨白熱化。
破解秘笈🧑🏼⚕️:不妨提高門檻,即便“枉殺一千庸才”,也不“放過一個人才”🧔🏿,這樣🦷🤴,那些庸才拿不到高學歷,一方面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不會也沒有能力搶人才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