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吸引我們的動畫片是《聰明的一休》。一休總是在一聲聲“不要著急,休息,休息一會兒”的靜坐中🤗,閃出智慧的火花,化困難與無形♐️。今天,孩子們喜歡看《熊出沒》,裏面的光頭強總是脾氣暴躁👨🏿🔬,風風火火🔣,像猴子一樣亂蹦亂跳🦴,結果什麽計劃都落空。這讓我想到🧝🏿,一個教師做事快並不一定意味著做得好,也並不一定有智慧。
如今的社會存在很多急功近利的現象,一些表面上美其名曰的“高效”,實則在扼殺自然生長的過程,違背了自然規律。長此以往,很多人可能就失去了耐心和忍耐的高貴品質。這樣的環境下🥣,教師也不免受到影響🐓,產生焦慮急躁情緒,凡事追求速成👨🏻🍼。時值新學期開學之際🦘,將自己的思考與各位同仁共勉🏄🏽🧑🏼🤝🧑🏼。
其一,博覽群書❤️🔥,防止焦慮。眼下🚮,很多教師似乎有一種焦慮情緒,急著出名、急著晉級。人生短暫,當然要只爭朝夕,但成敗絕不能只看朝夕,有些事情只能慢慢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更何況教育容不得快馬加鞭,它需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遵循學生認知規律🚐。這就好比故宮修復古建築和文物🩸,絕不能一味催工期。工匠精神、繡花功夫的背後便是慢工出細活。
防止焦慮的良藥是讀書👇🏿。教師提升文化修養🙍🏻♀️,讀書是一條捷徑🚵🏿♀️。如果教師沒有甘於寂寞、安於清貧🏄🏽♂️、銳意求索的心誌,置身於物欲熾烈、思想浮躁的時代之中,實難堅守三尺講臺。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書籍和個人藏書🐱☔️,對教師來說有如空氣般重要🤵🏼♀️。”可以說,善於讀書就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成長的助推器🧶🐘。
其二🧚,勤於思考,防止職業倦怠。走進學校,常聽到一些教師把“煩死了”“沒意思”“無所謂”掛在嘴上。有的教師工作很隨意👨🏫,對職業缺乏持久熱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應該就是人們常說的教師職業倦怠期,一些人常常怨天怨地♞、牢騷滿腹🧔🏻。倦怠是精氣神的流失🧑🦰,會讓人變得抑郁和冷漠💢,這是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反思是倦怠的“克星”。葉瀾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大部分教師都有課前的精心設計👩🏻🚒👆🏼,卻少了課後的反思,一節課下課就是結束📠🔱,而忘記了一節課的終點就是下一節課的起點。所以🚋,不能像名師一樣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其實每個人都有超越自我的經驗,在幼兒期,沒有人逼你學走路👨🚀,卻試著自己站立🤛🏻,不斷跌倒,不斷站起🙅🏿♀️,不斷走步,終於能從爬的階段進入走的階段。然後對走也不滿足🧛🏽,又要學習跑。問題是為什麽能跑、能跳、能寫之後🦸🏻,原先所具有的不斷超越自己的沖勁,竟然慢慢消失了呢?或許是人有了謀生的能力後,就少了繼續超越的想法。時下很多教師能教育當成謀生手段📺,只有少數的教師只把教育當成自己的事業,不斷超越,超越有限的自我。正如徐斌老師所說🪱🪵:“人生的坐標自己描畫✊。一切幸運🙋,都在我們自己的把握中。”
其三🍱,勤寫作促升華🤵♂️,防止固步自封。現在🧚🏿♀️,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教師不在少數,折射出來的是一些教師身上驕🧔🏼♀️、嬌二氣越來越重🥴。出了一點成績便沾沾自喜、忘乎所以𓀀;有了一點貢獻就評功擺好#️⃣🕙、自我吹噓,變得飄飄然🧎🏻➡️。有的教師則吃不了苦👸🏻、受不了罪👆🏽、忍不了委屈🏊🏽♂️、經不起挫折和失敗,抗擊打能力越來越弱。驕兵必敗👨🏻🍳,嬌兵必夭。驕、嬌二氣是慣出來的🧎🏻♀️、寵出來的☔️。如今不少教師習慣生活在順境中,聽到的都是恭維聲🐳😚、吹捧話,自我意識膨脹🤳🏻,聽到一點不同的意見、反對的聲音、批評的話語,就反彈得厲害。人生好比賽場☯️,要經得起噓聲的考驗,扛得起喝倒彩的壓力,不能只當“順風耳”👩🏽🎨,得學會到大風大浪中去沖浪,到逼得自己到沒退路的環境中去搏殺🍹,人生之樹才會向著陽光健康頑強地生長。
只要靜下心來🐒,拿出一點時間,想想課堂、學生,一些場景就會浮現眼前⚖️,一些話語就會脫口而出🏨,把這些話寫下來,就是最真實、最有溫度的教育生活。因為,寫作是我們自身教育實踐的總結和反思🦕,是對教育現象與規律的觀察與思索👨🔧🧓,是對自身教育行為積澱後的升華🦆。對於教師來說𓀃,僅有忙碌中前行的腳步是不夠的,還需要多思慎行,用思辨之後的思想火花來指引自己前行的方向。(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