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今學校教育的一個熱詞。但是🚘,當下流行的合作學習🐠,在理論認識和實踐效果方面都存在許多問題⬅️,為什麽合作?怎樣合作?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合作學習的目標需要厘清😡。相當一部分人對合作學習的目標認識不到位,錯誤地認為合作學習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合作學習的內容和過程都局限於課堂之上、教室之中、學科之內🤕。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這是必然的。但是🧜🏽♀️,這只是合作學習的衍生品🦙,絕不是合作學習的真諦,更不是合作學習的終極目標,合作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方法,形成與人合作的習慣☝️,具有與人溝通交流🧛🏻、協同工作、和諧相處的基本能力和素養🪈。今天的合作學習是為學生未來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礎和服務的🏪,簡單地說🧑🏻⚖️,合作學習的目標是學習合作。
合作學習的實踐有待提高。回顧合作學習的發展歷程,可以簡單地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交流討論階段😲。自新課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合作學習開始引起人們的關註🔵,合作學習很快成為一種時尚𓀋🚴♀️,專家、校長、教師人人談合作學習🧴。很長一個時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還很膚淺🚛,錯誤地把課上就某一個問題的討論,或者師生之間的交流當作是合作學習的全部🙋🏼♂️。課堂上教師提出一個問題,鄰桌幾個同學討論,然後再找一位同學發言🏕,雖然討論交流這種學習方式比教師講解灌輸有一定的進步🎇,但畢竟還停留在對某一個問題討論交流的層次🙂,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建立起聯系,僅僅是學習方式的改變👼🏽✍🏿,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第二階段,小組學習階段。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和教育視野的拓展,人們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4️⃣。有人從美國合作學習方式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交流、發言展示,這樣的合作學習方式只能解決某個知識點的學習問題🧑⚖️,不能解決合作的態度9️⃣、方法🐮、習慣等問題。這種臨時性的合作,缺少過程的管理、監督和評價,合作過程處於失控狀態🧃,學生在小組內是否在討論學習內容,教師都無法有效把控,合作學習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
於是,小組合作學習開始由臨時討論走向較深層次的合作。合作的內容不再局限於某一個問題,可以是一個學習項目,也可以是一項實踐活動;活動的範圍不再局限於課堂,開始延伸到課外。美國采用的這種合作方式,課上對學習內容隨機分組🧛,相互交換不同的看法,最後達成一致。對某些相對寬泛的問題和學習內容,自然延伸到學校之外🍫。許多學習過程是在小組內完成的,學習成果不再是一個人的🤚,學習的方法、途徑和學習的思路、思維的角度,都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得到拓展和優化。
第三階段👨🏽🦱,組織化合作階段😬。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不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僅限於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建立牢固、深入的聯系🏘;過程相對較長,缺少過程的有效管理和監督評價。針對合作學習存在的這些問題🙆🏻♂️,2008年我們提出了“組織化合作”的概念。何謂“組織化合作”:
合作學習的目標直指學習合作🈴。今天的合作學習都是過程和手段👩⚕️,都是為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打基礎的👍🏮。
建立結構相對穩定🏊🏻♂️、關系深入密切的學習組織。在學習中有目標、有分工、有管理、有評價,有共同的價值追求和文化信仰😫,有統一的行動綱領和行為規範🌊,分組有標準⛄️,小組命名有文化🖋,過程有監督管理😲。
實施團隊捆綁式評價,成員間差異性積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淡化個體評價,強調對團隊的評價,從而增強集體榮譽感🤹🏼,創建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學習文化。評價重心從以學生個體為主轉變為小組評價為主👆🏽。實施差異性積分🦀,同一個問題,小組內不同同學回答所得的積分不一樣🪄,學習成績越好🙇🏿♂️,得到的分數就越低🧑🏼🏫。
第四階段🙆🏽♂️,資源性組織合作階段。信息時代的學習已經超越了學科課堂和學校的界線,學習的方式和內容已經高度生活化、社會化,現代教學不可能沒有家長💆🏼、社會的合作與參與🍘,所以,合作學習不僅僅是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也包括家庭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合作。2013年之後,我們開始把合作學習的視野指向家庭、社會🥱、技術領域,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密切聯系,還要把身邊的學習資源和現代技術運用到極致,讓身邊的一切都服務於學習和發展,形成大合作的基本思想。
合作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堂上就某個問題的討論交流,也不僅僅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合作學習是網絡技術背景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家校之間👨🏻🎤、校校之間多維度的資源性大整合。合作的目標也由通過合作解決當下學生學習問題轉變為“怎樣教會學生今後如何與他人和諧相處”👉🏼。由“合作學習”向“學習合作”轉型是當前合作教學的關鍵性問題。(新聞來源:中國教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