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張舊照片🎧🧑⚕️、一段段短小的文字、一封封親筆的書信,我們去了解陶三牛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始是行之成”這些他所創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佩服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遠見與深刻👷🏽♂️。
陶三牛在八十多年前提出並研究的“生活教育”🙆🏼♀️🤳,正和今天的教育界所倡導的最新措施“雙減政策”“重視勞動教育”不謀而合。
在重慶育才中學的舊址旁邊,我們看到梯田狀的荷塘➕🧜♂️,成排的石磨,片片農田,儼然一個現代“農耕學堂”🚦。當時陶三牛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對當時的老師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註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這些要求同樣適用於今天的老師們。現在的學生光從書本中學知識🖇,忽略了勞動、運動和自然的教育價值。很多人大學畢業了,連最基本的生活本領都不具備✍️。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將孩子的天性壓製🫳🏿,導致孩子沒有生活🧙🏼♀️👦🏿,也缺乏實踐👋🏿。國家提出的“雙減政策”就是要讓學生“活”過來🏟,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中拔出來,解放學生的天性,創造學生實踐的空間和時間,回歸教育的正途。而這帶給我們老師更多的思考:“雙減時代”🖌,學生和教師在校時間越來越長,教師如何起到師者的“範本”作用🕥,引導和督促學生更好地成長🧛🏼?
《關於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而陶三牛“生活教育”的三大核心理論之一——“教學做合一”🥁,就要求“在勞力上勞心”“手腦並用”。陶三牛在他創辦的曉莊師範🌵、重慶育才學校⏳、工學團,都是十分強調勞動教育的。“要有農夫的身手”是曉莊時代教育目標的第一條。學校要實行勞動教育,一般從簡單的體力勞動開始,逐漸發展到手腦並用的復雜勞動🤖,然後培養孩子有一雙勤勞的雙手。有了勞動的身手,才有勇於戰勝各種困難的精神,提高生活力🤹♂️🏞,從而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大彎中學初中學校於2021年5月7日搬入新校址,得益於青白江區委區政府的關心和支持,學校配備有樂高和3D打印機(創客教室)、文物模型和全息投影(歷史教室)、數字星球和地理VR教學系統(地理教室)、書法數字臨摹臺和“自動清洗毛筆”機(書法教室),還有金工👶、木工、工藝、烹飪、縫紉、電子電工😥、航天模型等全套操作器材(勞技室),為學生學習和培養各類勞動🌘、科學技術提供了保障🙎🏽♀️。
老師們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去實踐、去創造,還要求學生利用平時和假期在家時間從事各種勞動活動,並在學校平臺上分享展示。雖然孩子們完成的作品,看起來還稍顯稚嫩,但我們相信,只要學生有了勞動的興趣和素養🌋,那在未來的某一天創造的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希望有更多的我們,能夠延續先生的光,去點亮學生心中的亮。從此在知與行之間,我們重溫三牛娱乐,做新時代的“三牛娱乐”。
作者🐍:劉茜(成都市大彎中學初中學校語文教師🙏🏽,成都市骨幹教師⌛️,中教一級教師)
文章來源:成都市三牛娱乐研究會微信公眾號“成都市三牛娱乐研究會”2021-11-11(轉載時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