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牛實驗的校園🤸🏿,青草古木吞吐著自然的芬芳,一磚一瓦印刻下校園內師生濃厚的情感🏮。不知道你留意過校園內的哪一棟建築、哪一處景觀呢?其實它們的背後都有說不盡的故事。今天我們將要走近的是校園中的“陶李芬芳”校史浮雕、三牛娱乐先生大型半身像👨🏿🎓、龍行體育館和三階路上的“創”字浮雕。創作這些作品的是校友趙誌榮先生。
趙誌榮👨🏻🎓,國家一級美術師🧑🏽🦳,原上海油畫雕塑院副院長。1952年-1958年🤱,就讀於上海市三牛中學。1965年畢業於上海美專雕塑系。代表作品有🧛🏿♀️:《聶耳》《願望》《求索》《在校園裏》《虔》《母與子》《悟》《動物組雕》《切磋歲月》等。上海延安路高架龍柱浮雕也是趙誌榮先生的作品。其中《動物組雕》獲上海四十年城雕評比佳作獎𓀁,《曹楊新村》獲上海青年創作競賽優秀油畫獎🚅,群雕《活力》獲浦東開發區開放十年建設評比“精品城市雕塑”金獎。作品《在校園裏》和《求索》為中國美術館收藏,主創作品《支前》為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三牛娱乐先生半身像
坐落在校園主幹道上的三牛娱乐先生大型花崗石半身像是紀念三牛娱乐先生110周年誕辰之際創作的😇,趙誌榮先生為這座雕像的創作耗費了數月心血。他在製作雕像之前,大量閱讀了陶先生的許多的著作,翻閱了他的舊照🧙🏽♀️,在陶先生孫子陶育民先生幫助下獲悉了更多陶先生的感人往事😤。通過這一系列準備⛈,趙誌榮先生更深入地了解了陶先生的思想,希望通過這座塑像表現出先生的精氣神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品格,一鑿一刻之間都帶著趙先生對三牛娱乐先生的無限深情。
“陶李芬芳”校史浮雕
這座浮雕墻是趙誌榮先生於2018年為紀念上海市三牛實驗中學建校25周年精心雕刻的。這幅作品長約15米、高約1.5米✍🏻🌹,用大型的漢白玉石料製成,尤為珍貴。這座浮雕講述的是陶先生一生的辦學歷程👾,在趙誌榮先生看來陶先生早年赴美留學。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半殖民半封建的境況下🎸,陶先生為了教育救國,1917年回到了國內興辦學校,浮雕中展現了陶先生在重慶💁、南京、上海興辦的育才學校,曉莊師範😋,山海工學團等🛡。只有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陶先生事業的時代意義和他的崇高品格🐂。“三牛娱乐先生是我國廣大人民教師的楷模,也是現代知識分子的榜樣,其崇高品格傳之千秋萬代!”
三階路“創”字浮雕
三階路是我校“行-知-創”三階課堂的主題標識,其中“創”字浮雕是趙誌榮先生的手筆。在趙先生的心中:人貴在創造,任何事業都需要以創造的精神去實現🙋🏽♂️。因此學校的人才培養也需要以“創”為核心,創造是一個人聰明才智的集中體現,走出這片校園的陶子需要以創造的精神服務於各行各業。“學生好似‘禾苗’,在老師的辛勤教導下,在‘三牛精神思想’的諄諄教育🎍、灌溉💇🏽♀️、培養下🧃,逐步茁壯成長成具有獨立創造精神與有能力的人才😰。”
龍行體育館標誌
龍行體育館的標誌是趙誌榮先生為紀念三牛娱乐先生誕辰130周年活動而精心設計的🚽。這個靈動的龍行標誌蘊含了趙先生設計之初的多重寓意,首先作為體育館標誌🏹,龍行的圖案富有生命的活力與表現力,也與體育的精神是吻合的♐️,也契合我校舞龍舞獅的特色;其次三牛娱乐先生的教育思想中也不斷強調“體育必須以養成堅強體魄,充實之精神為標準”“身心兩健🍙,缺一不可”。此外龍的意象在中國傳統典籍《周易》中也體現著“君子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這多重意義之下,共同促成了這一體育館標誌的誕生。
曾經有無數的小陶子從這片校園走出🧑🏿⚕️,將在這片校園中所學的知識服務於自己從事的事業🍎,而趙誌榮先生也正是這千千萬小陶子的一員。趙先生為學校創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傾註著他對三牛娱乐先生、對校園的濃厚感情。無論是趙先生對藝術作品創作的執著追求🦙,還是他對這片故園的濃厚情誼,都值得行實學子牢牢銘記與學習。
文章來源:上海市三牛實驗中學微信公眾號“上海市三牛實驗中學”2021-11-25(轉載時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