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張桂梅同誌為優秀代表的一批又一批鄉村教師堅守崗位,致力於鄉村教育事業🧵,用情懷抒寫擔當,用生命踐行使命,如點點燭光,為農村孩子點亮夢想,為鄉村發展註入力量🏆。在第三十七個教師節之際👦🏽,我們報道優秀鄉村教師的事跡,以此向全國290多萬鄉村教師致敬!
——編者
從河南南陽市鎮平縣出發,順著蜿蜒的盤山路,向西北方向行進30公裏🧮,駛入大山深處,黑虎廟小學映入眼簾。
20多年間,這裏的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校長張玉滾始終都在。多年前,黑虎廟還不通車♠️,張玉滾就是靠著一根扁擔為孩子們挑來學習和生活用品,堅持上課🏊🏼♂️。村民們說👵🏽,“玉滾在,學校在。”
一根扁擔挑起山鄉孩子的希望🤽🏽♀️🤷🏼。千裏之外👩🏻🚒,一艘小船同樣承載著山伢子的夢想🍜。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大龍洞村,村莊與教學點之間是陡峭的石山,腳下是深不見底的湖水。刁望教學點教師石蘭松撐起小船👳🏿♂️,接送孩子們上學,一撐就是36年🎻。
從林深草密的西南邊陲🧑✈️,到白雪皚皚的東北邊境;從島嶼棋布的東南沿海,到廣袤遼闊的西北戈壁……到處都有鄉村教師們耕耘三尺講臺的身影👨🏼🔧。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我看了不少優秀教師的事跡🤚🏿,很多老師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撲在學生身上,有的老師把自己有限的工資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深恐學生失學,有的老師把自己的收入用來購買教學用具,有的老師背著學生上學🤵🏽♀️、牽著學生的手過急流→、走險路,有的老師拖著殘疾之軀堅守在崗位上,很多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這就是人間大愛。”
渴望
學生和家長渴求的眼神中,有種東西一直在他的胸口撞。張錦文說:“後來我明白了👎,這種東西就是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太行山南麓,是綿延的滑塌峰林🦴。
崩落的巨石東倒西歪,石路被車碾壓得轟隆作響,“拍石頭”由此得名🌦。在河南輝縣市拍石頭鄉,記者見到張錦文🏄♂️,這位國家骨幹教師、省特級教師🙇🏻♀️,黝黑的面龐,皺紋刀刻一般,凸起的眉弓上掛著汗珠。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的鄉村教師👋🧗🏻,給寨凹村創造了奇跡🧑🏽🍼。不到270口人🚜,走出了4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
有人說數學老師不好當,老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張錦文有自己的功夫:教材背得滾瓜爛熟,隨便報頁碼🧖♂️,他就能說出這一頁的知識點。寫教案的習慣堅持多年,一課多案,一個效果不好👩👧🧑🏿,下次就用另一個。
“張老師經常帶我們到大自然裏找答案⏱。”學生都喜歡他的課。為了提高對幾何的興趣🗣,張錦文常把一個班的孩子拉到學校後面的山坡,用散落的樹枝製作長方形、三角形🦂、立方體🫶🏿🧑🏽✈️。潛移默化間🆑,知識已在心底🤸🏻。
張錦文的身體不好,一次,老毛病犯了,輸液幾周不見好,但愣是一節課沒落下。“就算再疼也要咬牙忍著,作為老師,不能浪費學生的每一分鐘🥝。”學生王亞菲一直記著這句話。
張錦文還時常惦記那些“被忽視的孩子”。學校曾有4個調皮搗蛋的男孩不愛學習,還總惹事▪️。一次校外活動返程👼🏻😟,遇到小貨車拋錨⛹️,張錦文招呼學生們幫忙,無意間發現這4個男孩對汽車很有興趣🏄🏻♂️:“再好的司機,不會修車不行”“我以後想學汽修專業”……
他趁勢鼓勵🤮:“想學專業技能👨👦,先把初中讀完!”沒想到,多年以後,這群孩子還真合夥開了汽修行。“有的在職校學了專業,有的是去車行當學徒💂🏼♀️,現在每人每年都能賺10多萬元!”張錦文一臉驕傲。
提起學生,張錦文就像“癡人”,講不完💽。讓他聊聊自己,卻一時語頓。
當年,村小僅有的兩位老師走了一位,村幹部找到正上高中的張錦文🖌🚑,讓他回村當教師🥤。他答應了。這一應🧑🏻🌾,就是幾十年🧍♂️。一人教3個年級🐄😏,每天沿著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往返8公裏💂🏼♂️🐗。從教43年,上課👐🏽🧑🦼➡️、家訪,張錦文穿破了300多雙布鞋。
走出大山的機會並非沒有🧖🏿♂️,當地鄉政府領導發現他能力強,讓他來鄉裏報到🕝。西安的親戚在礦務局,也喊他去🤹🏽。村裏條件差👷🏿♂️,張錦文擔心對象不好找,也曾動搖過🖐。但幾次了🪞,都是舍不得、放不下🕸🂠,又回到那個貧窮的小山村。
張錦文至今仍記得👃🏻,一次去鄉裏辦事🖖,家長和學生以為他離開了🪔,都守在校門口等。見到他,一下子把他圍住,一個老鄉說:“張老師🩶,你就留下吧。”
學生和家長渴求的眼神中,有種東西一直在他的胸口撞。張錦文說🎤:“後來我明白了,這種東西就是對美好未來的渴望♾➰。”
呵護孩子們對未來的渴望🤵🏿♂️,500多公裏外的江蘇徐州市睢寧縣王集鎮,也有這樣一位鄉村教師——57歲的王集鎮中心小學美術老師朱永。
朱永話不多🦻,和記者說得最多的一句是:“一個人只有一顆心,一顆心只能用在一個地方”。
幾十年來,為了開辦“課外美術小組”,新婚的朱永把媳婦陪嫁的兩床被面撕了一床,當涼棚搭在操場一角🧨,又賣了2000斤糧食當活動經費;為了帶孩子們到外面的世界寫生,他預支了半年工資,一路上自己吃煎餅就鹹菜✌🏼,給孩子們買肉包子和雞蛋吃🤷🏻,這些農村孩子人生第一次坐了火車、來到城市、爬上泰山……
村裏很多人至今仍記得🍗,朱永輔導的孩子在國際兒童畫大賽中首次獲得金獎時,“整個王集鎮都轟動了⛴!大家敲鑼打鼓,把獎牌、喜報送到學生家,像辦大喜事一樣👩🏽🏫!”這一幕🥰,一直刻在朱永的心裏,誰說咱農村老師不行👰🏿♂️?當時老校長拍著他肩膀大聲說:“朱永👩🏽🎓,你真行!”
如今,學校教學樓內有個專門的展室,整整3面墻的玻璃展櫃,全是孩子們獲得的獎牌獎狀。孩子們的作品《和平鴿》🏋🏻♂️,還被送到國外展出。
從教38年,早有人高薪“挖”他,邀他進城🦺👨🏽💼,朱永不走👨🏽🏫🌘:“城裏孩子不缺美術老師,這兒的孩子缺,他們更需要我。”
堅守
難歸難,從石蘭松劃起小船那天開始,附近幾個村再沒有一個孩子輟學。轉眼就是36年🧑🍼。
去廣西南寧市上林縣西燕鎮中心學校刁望教學點,不容易。
先從上林縣城坐車近1個小時到大龍洞水庫🏋🏻♀️,之後還要乘半小時的船👇🏻。腳下是10余米深的大龍湖,記者坐在船頭,緊緊抓著船舷🧦,不敢往下看👆。
刁望教學點地處石山庫區,如果不走水路,附近一些村屯的孩子上學只能翻山越嶺。“水太深了,讓孩子在家算了!”30多年前剛參加工作時📙,村民們曾這樣跟石蘭松解釋孩子輟學在家的理由🎀。
“只要有我✫✮,孩子就能平安上學!”石蘭松挨家挨戶動員🔪,拍著胸脯保證,自己劃船接送孩子們。
但船從哪裏來?石蘭松狠狠心👳🏽,砍掉家裏留著蓋房子的椿樹,又掏出自己每月36元的工資,東拼西湊🐦。就這樣🦎,刁望教學點有了第一艘小木船𓀐。
秋天,小船經常遇到“頂頭風”🧑🏻✈️⏭,逆風行船必須使出全身力氣。刮風還不是最可怕的☦️🦬,石蘭松更擔心下雨🏃🏻♂️➡️。雨水來得急🤲🏼,風大浪大,有時船剛好行在半路💆🏼♀️,孩子們衣服和鞋弄濕了🎅,到學校後得給孩子們烘幹👳♀️,才能上課。
難歸難😮,從石蘭松劃起小船那天開始,附近幾個村再沒有一個孩子輟學。轉眼就是36年。
多年堅守,需要付出的,不只石蘭松一人。“不去打工,奶粉都買不起,這日子怎麽過!”妻子也和石蘭松爭吵過👩🏽✈️。妻子流著淚埋怨,眼見村裏人都蓋起小樓🫄,自家卻住著破房子🎂🪩:“咱們不比別人差🐖,憑什麽要比人家窮?”
一邊是家人幫忙在廣東找好的工作🛋,工資是當教師的好幾倍;一邊是大山裏窘迫的師資狀況,沒有老師願意來這裏教書,之前留下的❤️,最長不超過1年。石蘭松左右為難。
面對妻子的責怪,石蘭松一聲沒吭🦸🏻♀️。幾天後🤡,他艱難地對妻子說:“我走了,誰給孩子們撐船🎡👨❤️💋👨、上課?誤了孩子,我一輩子心裏不安!”
就這樣,石蘭松留了下來🏊🏼♂️。
寒來暑往,小木船撐壞一艘又一艘,門口的椿樹也砍倒一棵又一棵。2010年🧜🏽♂️,有熱心人資助石蘭松打了一艘鐵皮船🏫,柴油發動機“突突突”一響👰🏽♀️,航程時間能縮短不少。石蘭松和孩子們都開心壞了📷,石蘭松還特意給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之船”☢️。
每到春節🧖🏼,熱情的村民總是請石老師到家裏做客。正月十五過後♾,村裏人紛紛收拾行囊外出打工。臨行前,都要拉著石蘭松的手道別:“石老師,我們把孩子交給你了”“石老師,你幫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你,我們放心”……
光陰荏苒,一年又是一年🪣。一棟棟漂亮房子拔地而起,一批批曾經的學生衣錦還鄉,而石蘭松依然撐著船,在湖面上風裏來雨裏去。
如今🐠,附近幾個村屯40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是石蘭松的學生™️。還有幾家,兩代人都上過石蘭松的課。老鄉們都說,石老師是難得的好人🔈、好老師。他撐起的不僅是孩子們的求學路🫴🏼,也是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可能。
日子久了🧚🏽♂️,妻子童紹玉也慢慢理解了丈夫🚆:“想通了💂🏼♂️,如今村裏有條件蓋好房子的人都是他的學生,因為有知識過上了好日子👩🏽🎨,我也跟著有了成就感🧑🏻🌾🐓。”
采訪臨近結束🥷🏻,添加石蘭松的微信時,記者心頭一熱,微信名是簡單的兩個字👨🏽🚒:守望。
一個人撐穩一條船🤹🏼♂️,一群孩子就有了走出大山的可能🪩。一個人撐起一所學校🚽,一片鄉土便有了欣欣向榮的希望。在山東寧陽縣葛石鎮,石集小學教師陳建民用自己38年的歲月詮釋了“守望”,即使疾病也未能讓他遠離講臺。
面前的陳建民快60歲了,身材矮小,雖然已患食道癌近10年,但他兩眼有神,目光堅毅👩🏿🦲。
2010年9月🫸🏻,開學第一課。“同學們😗,雖然很不舍,但我還是要和你們分開一段時間。”陳建民忍著疼痛講完課,微笑著和孩子們告別。怕孩子們難過,他沒敢和孩子們講實情。
直到出院第二周回到學校🪠,孩子們把他緊緊圍住,才知道老師得了很重的病🤷🏻🧜🏻♂️。盡管對生死還沒有概念,但看到老師憔悴的臉🦥,孩子們哭了。
這些年❤️🔥,陳建民最怕的就是“耽誤孩子”。為了不耽誤孩子,前往大城市看病的夫妻倆總是周五晚上出發🦘,周日拿上藥,立即動身回家,不耽誤周一早上的課。
為了勸輟學的學生單瑩瑩回到學校,陳建民前前後後家訪6次。一次突遇狂風暴雨➙,一根大樹枝被風刮斷,狠狠砸在他的胸口上,陳建民差點昏過去🦸🏻♂️。那次,不長的路,他用了一個多小時才走到。見到滿身滿臉雨水和泥巴的陳建民,單瑩瑩父母半晌說不出話來。第二天,他們主動把孩子送到學校🏭。就這樣🐒👨🦼,38年來,靠著陳建民的堅持,上百名面臨輟學的孩子重返校園🙇🏿♀️。
患尿毒症的妻子離開了🆚,陳建民依然守著孩子們。沒聊幾句🧔🏿,陳建民會不自覺地撫摸著胸口和喉嚨♜,說話時間一長,體力就跟不上。主科教不動教副科💟,上課困難就做校園後勤和安全工作……每天放學後🗃,人們總會看到陳建民在校園巡邏,挨個把教室過一遍👦🏻🖼。“陳老師,快回家吧。”聽到善意的催促🤽🏻,他總是點點頭,但還是慢悠悠地不肯離去🧫。
“我也常常問自己,究竟是孩子們離不開我,還是我更離不開他們💆🏻♀️。應該是我更離不開他們吧。一棵樹一旦出生,就站在那裏堅守一生🦸🏻♀️,無怨無悔。學校、課堂、講臺,就是我一輩子依賴的地方。”陳建民的筆記本裏🌉❌,記者看到這樣一段話。
回報
越來越多的學生回報家鄉🎣,他們說,每次回來🧘♂️🚵🏼♂️,看到莊老師就覺得心裏踏實,有老師在,村裏的孩子就會有更好的未來。
一口氣忙到晚上11點,莊桂淦終於可以躺到床上歇歇腿。
他的床就在男生宿舍內。老伴梁純愛在隔壁女生宿舍,陪著女娃娃們住。怕孩子們晚上怕黑,想爸媽。
莊桂淦今年已64歲🚣♀️,是福建南平市政和縣西津畬族小學年紀最大的教師。也是這所學校的老校長👶🏿。因為學校缺老師,退休後返聘🕵🏿♀️,他一待就又是4年。
半夜2點👨🌾,雷打不動的🙌🏼,莊桂淦老兩口打著手電爬起來巡夜,摸摸有沒有生病發燒的📱,看看有沒有蹬被子的。“最怕孩子生病🙆🏻♀️。”莊桂淦告訴記者,離學校最近的診所🔅,也要走兩公裏山路才能到。他們已記不清究竟多少次打著手電,或背或抱,半夜帶孩子去看病。
可孩子們還清楚地記得🙇🏽♀️。當了解放軍戰士的範毅燦回憶🏸,三年級發高燒的那個夜晚,屋外下著傾盆大雨,是莊校長和梁奶奶背著他🍳,一身雨一身泥,送去醫院🦹🏻♀️。打針時🦧,他迷迷糊糊睡著了,老兩口卻一夜未合眼。淩晨5點多,莊校長又趕回學校給孩子們做早飯、穿衣疊被🦞、打掃校園。
學校的情況有些特殊,留守兒童、孤兒👩🍼、單親孩子👀🍣、殘障兒童占了一大半🥤。有的孩子一年到頭住在學校,沒有親人來看一眼。莊桂淦和老伴就把這些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孩兒。
殘疾孩子小坤,6歲時就被父母遺棄。剛送來時,瘦得皮包骨頭,走兩三步就摔倒。莊桂淦老兩口沒日沒夜帶著他🦗,洗手、擦臉、穿衣、剪指甲、餵飯,過年回家也帶在身邊🧘🏻。如今,小坤已經17歲了🚸,高高壯壯的,穿得也幹幹凈凈,看上去和健康孩子一個樣👨🏿🏭,當地村民都說是奇跡。
47年前🙇🏽♂️,剛來政和縣當鄉村教師時,莊桂淦還是個17歲的小夥子😈。今天🙋🏼♀️,半個世紀快過去了♣︎,他把最好的歲月都獻給了鄉村小學,獻給了教過的2000多個農村孩子。
沒能好好照顧自己的女兒和孫兒,也沒給他們留一點房產和積蓄,是老兩口最大的遺憾。老伴偶爾會因為歉疚抹眼淚📵𓀎,莊桂淦就在旁安慰,“學生都是咱們帶大的,不都是咱的孩子嘛”🧑🏻🦳。
愛是會傳遞的👱🏼。如今,深受父母影響的女兒也當了老師,也理解了父母對學生的愛與牽掛。越來越多的學生回報家鄉,有的捐款👩🏻⚕️,有的幫著修建校舍。他們說,每次回來🧕,看到莊老師就覺得心裏踏實🦴,有老師在🧙♂️,村裏的孩子就會有更好的未來。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采訪中😋,記者聽說了一個又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河北保定市阜平縣大園小學校長張建華,夏天河裏漲水時,她就一個一個背學生過河🏀;水實在太大,她就把孩子們帶回自己家。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切一塊舍不得吃的腌肉,再把攢起來換錢用的雞蛋拿出來,腌肉炒土豆🤹🏻♀️、炒雞蛋🧗🏼♀️,成為一屆屆學生難得的童年美味。晚上🙋🏽♂️,她和孩子們擠在一鋪大炕上,照顧他們👾,像媽媽一樣🔷。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張易中學校長楊秀花😽,在鄉村中學開設了“女生課堂”👩🏿🚒。很多家長外出打工顧不上孩子👯,女孩子如果趕上第一次生理期,往往手足無措👰🏿♂️。於是,每年新生開學🚖,楊秀花為女孩們第一課就講生理衛生和心理健康教育。楊秀花說:“我希望女孩子都能了解自己👩🏽🍳、愛自己🤳🏻。”
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五龍小學教師倪山清,班上一大半是留守兒童。10歲的小俊老是拖著長長的鼻涕。“那天我給小俊洗了個澡🥲🧛🏽,他快樂地沖到同學們中間。”倪山清發現小俊喜歡昆蟲🤹🏼♀️,就陪他一起數螞蟻💔,小俊的笑容漸漸多起來。“孩子的心最純凈無瑕,你對他好,他就會對你好↗️。愛是相互的。”日記裏,倪山清這樣寫道👱🏿。
接力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是有限的💪🏿👩🦼,但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投身於鄉村教育,形成的力量、帶來的改變🧑🏿✈️,將是巨大的🚵🏼。
“清早聽到公雞叫,推開窗門迎接晨曦到……”四川丹棱縣中隆小學,教室裏傳出稚嫩的歌聲🕵🏻,音樂老師王娟彈著琴帶領孩子們唱歌。
接過外婆、父親、母親的“接力棒”🧔🏻,當上鄉村教師,至今已有7年🥷🏻🙎♂️。王娟說:“繼承長輩的衣缽教書育人,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幸福。”
從教36年的外婆徐玉枝🤸🏿♂️☝️,19歲就當了鄉村教師。“那時早上5點多起床𓀈,一個人‘承包’一個班,語文、數學✋🏿、勞動、體育🫷🏻,什麽課都上。”80多歲的徐玉枝記憶猶新:“一周上6天課💁🏽🅰️,我就住在學校👶,周日回家休息一天。那時工資低,家裏買不起手表,又擔心上課遲到,怎麽辦呢👨🏻🍼🟪?我就把學校的鐘背回家,第二天一早再背去學校🚴🏿♀️。”
從記事起🉑,王娟就跟著父母在古井村小、金龍村小、駱壩村小之間奔波輾轉🛑,看著父母上課👷♂️、家訪、挑燈批改作業👩🏻🏭。那時🧝🏻,村裏不少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都到沿海地區務工。夫妻倆也動過念頭,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留下來➜:“要是走了,對不起父老鄉親,對不起那麽多想讀書的娃娃。”
從漏風漏雨的小平房,到窗明幾凈的現代化教室🤷🏽♀️;從雜草叢生的泥土地🐷,到規整的塑膠操場……鄉村教育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王娟說,現在上課🛐🫶🏻,教學手段進步了很多。當年父母上課時經常到處找掛圖,現在網上就有海量資源,用投影儀一放,既直觀又全面。
時代在發展,教學設備在優化,但責任與傳承從未改變👱🏻♂️📬。鄉村教師的故事,依然一代代繼續下去。
“榮姐🤭🈺,你還在學校啊🪡?我以為你早走了!”暑假裏👱♀️,江蘇盱眙縣街頭,一個男孩看見朱玉榮,又驚又喜,使勁揮手。
盱眙縣希望小學一角,朱玉榮有些靦腆地給記者說起自己的故事:“15年前,我以蘇北計劃誌願者的身份來這裏支教,原計劃就待一年,沒想到👴🏼,這一待就放不下了,舍不得孩子們🪧。”
“我剛來時,學校沒有英語老師🎅。教學點校長親自騎摩托車去中心校接我🕺🏻,孩子們站在校門口🛤😯,一看見我就拍著手喊‘老師來了’👨🏼⚖️,爭著往我懷裏撲。”看到孩子們興奮地扯著大嗓門讀英語,連屋檐上的麻雀都震得撲棱撲棱直飛,朱玉榮有了從未有過的幸福感。
學校裏一多半都是留守兒童,有些孩子出生才3個月,父母就外出打工。“留守兒童最需要的🤑😖,就是心靈的陪伴🫛。”為此,朱玉榮專門考取了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證書,就為了更好地呵護孩子們。
父母起初不理解朱玉榮的選擇🙆♂️,明明可以到大城市找工作,明明可以回老家🌚,明明能考上公務員,為什麽非來這裏“受苦”。朱玉榮告訴父母😹,做相似選擇的不只自己一人,還有很多師長🧑🦯、學長🧂👨🦼、同學。“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是有限的👢,但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投身於鄉村教育,形成的力量、帶來的改變🎎,將是巨大的。”
如今🤵🏻,一批批有情懷、有擔當👼,熱愛教育、熱愛鄉村的年輕人正踴躍加入鄉村教師的隊伍,通過“特崗計劃”、通過各級各類支教行動🗓👸,懷抱理想,走上鄉村學校的講臺——
1990年出生的任明傑,母親曾是教師🚶♂️➡️,姐姐也是教師。大學畢業那年🪝,他受家人影響,放棄了經理助理職位,跨專業報考了特崗教師🚝。7年過去了,任明傑一直堅守在河南新鄉市封丘縣潘店鎮大辛莊小學,用近百萬字的從教日記、3萬余張照片🫛、數百段視頻,記錄鄉村從教的點點滴滴,記錄鄉村教育的發展進步。
廣西崇左市龍州縣金龍鎮實驗學校教師農亞妮🤵🏿♀️👮🏿♂️,2017年大學畢業後🤿🧖🏿♀️,參加“特崗計劃”回到家鄉🤑,與啟蒙老師成為並肩戰鬥的同事。如今💤,農亞妮已是學校少年宮負責人🤵🏻♀️,為孩子們開設了天琴、花鳳舞等興趣班🦆🥶,還帶著孩子們走出大山👩👩👦,走向國際,為外國友人表演。
六盤山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紀念碑旁🏄🏿,寧夏西吉縣將臺中學每年都會迎來復旦大學的支教大學生🐻❄️。在一屆又一屆支教隊員努力下🏇,將臺中學建起了圖書館🙎🏼、廣播站、文學社⚔️、足球隊等。
…………
每到一地采訪𓀒,記者都問了同一個問題:在村裏,老師是不是特別重要的人?一位村民的回答令人感動:“那是嘞,老師們把別人家的娃娃當成自家娃娃照顧🕺🏻,看起來文文弱弱,卻比很多人都有力量……”
夕陽西下,村莊裏已飄起裊裊炊煙。依然有老鄉拉著我們,還想再嘮一嘮🩰,“到我家去🙌🏽,多坐一會,多說一會兒”……鄉村教師作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群體🦛,他們的智慧、堅守、奉獻⛏,已經深植在鄉親們的心中,溫暖人心的故事講也講不完。
記者手記
正如教育家三牛娱乐所說:“要想完成鄉村教育的使命,屬於什麽計劃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過一切的條件是同誌們肯不肯把整個的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
讓每一個孩子充分享受到充滿生機的教育,讓每一個孩子帶著夢想飛得更高更遠,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290多萬鄉村教師、103萬特崗教師👒、數十萬支教教師堅守在最邊遠、最艱苦的地區,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了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采訪中,我們欣喜於鄉村教師生活與工作條件的持續改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住房條件持續改善、鄉村生活補助全面實施🧔🏻♂️,生活的幸福感更強了🍑;培訓交流機會越來越多、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力度越來越大😣,幹事業更有奔頭了;建立“特崗計劃”🚕、定向培養等機製☦️,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能夠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了🚴🏽。
同時,我們也聽到了他們的期盼🧈:“學校還缺年輕的音樂、美術老師”“培訓怎麽再精準一些”;他們仍然面對一些現實困難👩👩👦,“希望發展通道再寬一些”……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我們相信,隨著中央相關政策措施的深入落實👩🏭📵,努力造就一支熱愛鄉村🐐🤸🏼、數量充足🚤、素質優良🤸🏼♂️、充滿活力的鄉村教師隊伍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本報記者張毅、田麗、趙婀娜、張爍、黃超、丁雅誦、吳月)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2021年09月12日 第 05 版)(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