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口居多的鄉村裏,留守兒童的教育困擾著家長👩🏼🎤、學校。為此🧏🏽,一座鄉村學校能做出怎樣的努力🕵️♀️?崇明區港沿學校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改變傳統插秧式的教學模式🤦🏽♂️,利用自由組合式的課桌椅🤸🏽,創新“個別化”教育📩。這是港沿學校做出的嘗試。從2019年開始💙,港沿學校教學樓裏所有教室“改頭換面”。顏色多變、梯形桌面的課桌椅自由排列組合👫,圍成兩三個“圈”;教室裏布置不同形態的綠色植物養護架和小型讀書角❤️,培養學生環保意識,讓學生隨時閱讀。
根據不同的學科要求和學科特點𓀆𓀆,課桌椅能進行不同的組合🤹🏼♀️,不僅有利於學生互相合作學習,也能幫助各學科老師關註到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二年級的語文課上♠️,老師會讓同在一“圈”的小朋友們“比賽”識字🙋🏿♂️🦹🏼♀️;七年級的數學課上,老師更喜歡讓學生們互相探討思考解題的基本思路。學生討論之余💇🏿♂️,老師也會湊到學生跟前進行一對一輔導。
港沿學校充分利用小班化的特點🍣💅,優化學習空間,打造溫馨教室👏。不少學生表示,這樣的方法方便了同學之間的交流👆🏻,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近兩年#️⃣,港沿地區產業調整、人口導出、人口分離政策等諸多因素導致港沿學校的生源不斷減少。這些孩子中⛰,留守兒童居多🧸,家庭教育氛圍不足👨🏽🦰,這給學校的教育帶來了挑戰。2018學年開始,港沿學校依托上海市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和區教育局實施的農村小規模學校提升項目,堅持“個別化教育”👡,關註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從學習🧏🏻♂️、生活、心理🪅、思想上全方位助力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港沿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馬俊告訴記者,港沿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製的農村小規模學校📣,由於師生比較高,所以學校給每一個孩子配備了導師(平均1名老師負責3位學生)🅱️,對於大部分留守兒童來說🚶🏻➡️,這些導師就像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有什麽心裏話都可以跟老師說👋🏻🧑🏼💻。通過這樣的方式,除了學習上,孩子們的心理和生活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幫助🪣,便於他們更好地成長。
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努力下,2020年,港沿學校入選首批全國百所鄉村溫馨校園。這對於馬俊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她坦言,辦好一座鄉村學校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學校裏的所有兒童🧑🏻🍳,他們需要一個舞臺展現自己𓀙,也需要一個機會被更多人看到。
作者:劉黎明 方天揚(作者單位:崇明區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學習強國/全國學習平臺展播/上海學習平臺/區級融媒/【菁菁教苑】2021-12-13(圖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