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近年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率先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開展以公辦為主的學前教育🧑🏻💼🪩、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市屬高校“雙一流”建設🤌,3個項目可謂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的生動縮影🤦🏿♂️。
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表示,在移動互聯網和新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教育始終是老百姓密切關註的話題,公眾對美好教育的追求比以往來得更加強烈。上海學前教育堅持普惠優質發展,基礎教育堅持公平與質量並重✖️,高等教育堅守育人“生命線”並註重學科發展,以步步為營的教育現代化建設🧜🏽♀️,為國家和老百姓托舉起教育強國的夢想👨🏼✈️。
落實政府責任🤌🏽,開展以公辦為主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牽動著眾多家庭的心🤹🏼,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是交給社會還是政府擔起來?上海選擇了後者⛰。
上海這些年把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事業發展規劃,構建由政府統籌管理的學前教育管理體製🏋🏽♀️,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體🙇🏽、多元辦學格局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上海持續擴大學前教育規模,滿足不斷增長的學前教育需求。當前學前教育進入新一輪入園高峰🏎,上海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全市1591所幼兒園中公辦幼兒園已有990所🌤,占62.23%,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比例,且公辦幼兒園已全部達到二級以上標準🧑🍳。
在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的同時,上海持續加大對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的鼓勵力度🥷🏼🧓🏼,讓更多的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通過政府扶持,改善辦園條件、降低保教費標準,成為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將新建幼兒園項目納入市政府重點工作或實事項目,是上海保障園舍建設力度的一個重要手段。上海落實住宅商品房小區公建配套幼兒園建設政策,嚴格執行每一萬人配置一所15班規模幼兒園的要求🪐,做到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如新建小區存在缺配現象🌅🤷🏿,將不予核發產權證。
上海還聚焦基礎教育設施相對薄弱地區👦🏼、入學入園存在結構性矛盾集聚區👸🏼,通過收回被挪用的場地💇🏻、改擴建園舍🎯、整合中小學閑余資源、合理調整園內活動室面積等方法,為轄區內適齡兒童提供充足的公辦園學額。若公辦幼兒園學額不足🧝🏽,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統籌按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進入民辦幼兒園生活🧒🏽,從而解決本區域適齡兒童的入園問題。
上海積極推進城郊幼兒園對口交流🧖♂️、委托管理♋️、教育集團化等工作💬,發揮以市級示範性幼兒園為首的優質園所作用🧑🧒,加強對郊區幼兒園和區域內薄弱幼兒園的業務指導。通過市區名師👩🏻🔬、名園長工作室帶教與園本培訓結合🚶♂️➡️,使所有幼兒園保教人員都有機會接受專業培訓。
思南路幼兒園以關註兒童發展需要而別具特色,社會美譽度高。黃浦區成立以該園為龍頭的“思優個別化教育集團”,帶動包括二級園🏃🏻♀️、民辦園在內的5所幼兒園,開展教師研訓活動,將優質的辦園理念和實踐輻射出去。
崇明東灘思南幼兒園在創建之初就得到思南路幼兒園的幫扶🀄️。園長吳聞蕾自豪地說🏊🏻♀️:“不管辦園理念還是教學行為✷🛃,東灘都有思南的樣子,幼兒園開辦兩年就得到當地老百姓喜愛。”
據介紹,上海已啟動第4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編製工作,提出3年新建、改擴建90所幼兒園的目標。此輪計劃將著力加強學前教育內涵發展,通過醫教結合、信息化試點🆘、玩教具研究等系列項目的實施,推進上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強起來
上海市民對優質公辦初中教育一直有著強烈需求💆🏽🧑🏻💼,特別是在上海的小學教育質量普遍高位均衡的情況下,這就使得提升公辦初中辦學水平顯得格外迫切。
今年7月👰🏻,上海市教委發布關於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內選取116所公辦初中作為強校工程實驗校🖕,通過3年到5年的建設周期🎍,進一步抬升底部🪺,促進公辦初中提質增效‼️,持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上海強校工程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與“名校長名師培養工程”緊密結合❕,通過配備和培養,讓每一所強校工程實驗校都擁有一名市級名校長、兩名名師。各區通過調配校長和骨幹教師資源,加強有潛力校長和教師的培育,加緊配齊或申報名校長💁🏽♀️、名師。
強校工程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市、區聯動。上海16個區整合力量,形成區域推進強校工程實施方案,既聚焦強校工程實驗校的提質增效🏊🏼♂️,又兼顧大面上公辦初中的質量提升。在實施過程中,各區綜合施策,在名師名校長帶動🏇🏻、改進教學和評價、加強學校家庭社區聯動等方面🧝🏽♀️,突出“一校一策”,協調配置學校適應中考改革應具備的軟硬件條件,整體提升辦學水平。
眾多優質資源和專業力量成為強校工程實驗校的有力支撐👩🦯。據統計🟰,已有24所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含分校)、4所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51所優質品牌公辦初中🔆、14所優質民辦學校、4所區教育學院、1所國家改革發展示範中職校參與到強校工程實驗校的支持帶動中。
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以優越的教學質量受到眾多學生和家長青睞。前不久👩🎤,上海市五四中學與靜教院附校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五四中學校長沈嶸希望以強校工程建設為契機,借鑒靜教院附校做法開設跨學科課程💭,在各年級主要科目開展以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為特征的“後茶館式”教學👎🏼,開展提升教師命題素養方面的研究🕵🏻。
上海將開展“強校工程”三年實施規劃的評估,為每一所實驗校開出更加細致、可行🔤、有效的“藥方”👩❤️💋👨💆🏼♂️,促進實驗校特色發展👨🎤、質量強校。形成基於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的增值評估方案,關註學生學業質量、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為學生提供的個性化服務🛼、家長的滿意度,體現學校原有基礎上的成長性🙍🏼♀️,以“評估—反饋—改進—提高”的方式🧛🏽♀️❄️,支撐每一所學校的長遠發展。
地方高校也有機會爭創世界一流
前不久,教育部“雙一流”建設現場推進會在上海召開🕵🏽♂️,各地參會人員到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現場觀摩和研討交流🧴,各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布局和推進等方面的特色做法給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
地方高校與在滬部屬高校在發展水平上差距較大是上海高等教育長期以來面臨的問題🐋。目前上海有14所高校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範圍,其中上海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海洋大學共5所地方高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上海版的“雙一流”怎麽建?
早在2014年,上海按照國家部署率先啟動教育綜合改革國家試點,出臺面向2020年的高校學科發展規劃,啟動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著眼到2020年💆🏽♀️,使20個學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180個學科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深化高校改革建設高水平地方高校的試點方案,把300萬元以下國有資產自主處置、高校經常性經費自主統籌、高校人員編製使用👊🏻、正高級崗位結構比例調整等14項權限“放權松綁”下放給試點高校🤷🏽♂️,遴選基礎較好的研究型大學啟動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通過重點建設特色優勢學科🎣,引領學校走向高水平。
在2014年啟動的高峰高原學科建設計劃中,上海目前5所“雙一流”市屬高校獲得30多個學科的支持。該計劃在經費投入上強調個性化、高強度和人本化,對於納入建設範圍的學科,建設目標、建設方案等都由高校對照國際標桿提出👨🏿🔧,經論證後給予個性化支持。
政府以學校自設的建設目標與任務為依據⬅️,對建設情況進展進行跟蹤評估🗜🧑🏿🎄、動態調整。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經費重點用於人才隊伍建設👮🏼♂️,人員費用最高可達財政投入總量50%,解決了經費“能買小白鼠不能發給人”的問題。
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公布後,上海市政府隨即出臺推進上海“雙一流”建設實施意見,著眼突出立德樹人、優化分類布局、凸顯績效導向🫴🏿、激發改革活力,給予部屬高校“雙一流”建設政策和資源支持,重點支持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範圍的5所地方高校加快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市級財政以“一校一策”思路給予重點投入。
在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看來,“雙一流”建設征程上沒有“主演”與“看客”之分👨🏽,每一所高校都是參與者👩🚒、踐行者📟,都有責任在各自領域和類型中辦出特色👳🏼♂️、創出一流🖼。
據介紹,上海把高校分為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應用技能型4類🔕🤸🏻♀️,出臺了高校分類管理指導意見🦏,把分類思想全面融入高校管理各環節,不同類別高校實施不同標準,形成了分類規劃、分類投入🏋🏼♀️、分類評價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