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校園掠影
  

“四維融合”創新教育實踐新模式


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作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和四川省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專業,積極回應現實需求,探索專業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路徑🙅🏿‍♀️,培養學生深入基層、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的意識和能力🧎🏻‍➡️,探索“德、能、知、行”四維融合的實踐育人新模式,走出一條堅實的育人大道。

立德樹人🧑🏽‍🌾💁🏽‍♀️:課程融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課程是育人的基本途徑👩🏼‍🦰,廣播電視學專業在課程中積極融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在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以該專業的“融合新聞報道”課程為例🙇🏻‍♀️,作為該專業的重要課程,主要由理論教學、認知實踐和創作實踐三部分構成🥾。課程的理論教學部分以案例分析形式開展,課前要求學生研讀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獎”獲獎作品,課堂上以翻轉課堂的方式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展示匯報🤌🏽,掌握融合新聞的基本理念,為後期社會實踐提供真實樣本。

在講述“全媒體采編製作流程”部分時,教師將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獎作品《柳州融水突圍記》作為主要案例🥊。當時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突發特大洪水,《廣西日報》記者在“‘失聯’數十小時🙅🏿‍♀️🗓,穿越40處塌方後”用僅有的兩部手機記錄了現場情況🏊🏿‍♀️,並通過與後方新媒體團隊的高效配合🤚🏽👨🏻‍🏫,及時搭建起災區與外界溝通的橋梁,傳遞真實災情🙇🏼‍♂️、提升救援士氣。

學生在課前仔細研讀報道內容🗓🧒🏼,在課堂上模擬新聞現場🐱👆🏻,分析體會記者和後方新媒體編輯團隊的角色和當時的困境,並做出獨立判斷🍰。通過模擬新聞現場、學生討論、教師點評,學生不光領會了突發情況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聯動應急采編機製的搭建,同時也深刻理解到新聞人踐行“四力”的要求以及新聞人的責任與擔當。

課程的認知實踐部分,則放到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範長江紀念館進行。範長江紀念館是為紀念新中國新聞事業的開拓者🌚、奠基者範長江所建。20世紀30年代,年僅26歲的範長江到我國大西北實地采訪,撰寫了旅行通訊《中國的西北角》一書👨‍🏭,首次公開報道了紅軍和二萬五千裏長征👨‍🎤。他跨越中國西北角👙,克服艱難險阻,邁出新聞人追求真實的步伐,形成正確堅定的政治態度,用實際行動報效祖國🐛。

完成參觀後,師生與紀念館研究人員現場進行研討🦹🏻,從範長江不平凡的一生和他為中國新聞事業作出的偉大貢獻出發設置研討主題,體會範長江的職業價值觀從自由主義新聞觀到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轉變的革命歷程,感懷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樣的認知實踐♡,讓學生感觸很深。有學生在實踐報告中寫下這樣的文字:“26歲,相仿的年齡,不同的膽識與擔當🧨。未來我要努力成為像範長江先生一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竭盡全力完成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途中的光榮與夢想🕣,更好地傳播中國故事👨🏿‍⚖️。”

知行合一以專業技能服務社會

在理論教學和認知實踐完成之後,學生隨即進入現實場景,開展創作實踐。在這個環節,學生有更明確的目標導向:全面鍛煉采編和社會實踐能力。

廣播電視學專業與多個地方政府部門、媒體機構、公益組織等建立了穩定的實踐基地合作關系💁🏻‍♂️,每年會聯合其中某個基地開展社會實踐🏦,要求學生完成符合基層需求的以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為主要形式的融合新聞報道作品,訓練學生以專業技能服務社會、融入社會的意識和能力🥀。

2018年冬天,師生赴龍泉驛區洛帶鎮開展創作實踐✳️。洛帶鎮被稱為西部客家第一鎮🧏🏼‍♀️,客家人在此形成了獨特的客家風俗和文化。前期調研中,就有學生提出了疑問🧒🏼:幾百年前客家先民遠離故土,客家文化混雜於其他漢文化而不被同化或消失🎿,仍保存其鮮明的文化色彩,是如何實現的呢🧎‍♂️‍➡️?

懷揣疑問,學生展開深入的采訪調研🐵。他們發現🆘,客家人遵循“寧賣祖宗田,不丟客家言”的祖訓,以會說“土廣東話”和一套嚴格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作為文化認同的標誌😺。每年洛帶鎮規模浩大的“火龍節”🍦,就是當年江西劉姓客家人入川時帶來並延續至今的傳統📧。

學生圍繞洛帶會館、客家祠堂👩🏿‍⚖️、修繕族譜💇‍♂️、家規家訓等主題,采寫了近20份融媒體報道🦞🗼,圖文視頻結合,間插H5設置互動環節👷🏿‍♀️👵🏽,表現了客家兒女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尊祖敬宗、崇德尚義、興家報國等優良的家風🔂。作品首發於洛帶鎮官微平臺,後為多家媒體轉載。

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師生來到遂寧市大英縣實踐教學基地,開展新一輪社會實踐👦🏽。在四川厚裕糧油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學生遇到了倉儲管理部部長唐平👨🏿‍🚒。當時他拎著藍色安全帽匆匆趕往糧倉。6月29日👨🏼‍💻,唐平因35年堅守“糧管家”的出色工作🧖🏿👷‍♀️,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低矮簡陋的老糧倉是唐平工作了28年的地方3️⃣,直到2014年,他才隨糧食一起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家”。他始終懷著“為國家守好糧倉🌜,為人民守住飯碗”的初心,堅守在糧食保管工作一線,主動探索綠色儲糧𓀒👨‍👧‍👦、科技儲糧的新思路。在他的監管下🌊,糧倉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學生們跟隨唐平數次攀爬糧倉樓梯檢查糧食,聽唐平介紹自己整理出的管理糧食心得體會,記錄下唐平凝視糧食時的深情⛹️‍♂️。短視頻☦️、圖文配合🥋、采訪、同期聲等一系列內容成就了一組組作品。作品成功傳遞出國家倡導的“工匠精神”——質量之魂,存於匠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果🧑‍💼。

通過專業社會實踐🙆🏽‍♀️,學生走進街頭巷尾🌎,俯身田野之間👨🏼‍🎤,大大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主動探索未知的精神和創新能力,實現了服務社會與第一課堂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果🦣。學生先後有上百件融合新聞報道作品公開發表,除了實踐基地的媒體平臺外,人民網、新華網、今日頭條均有呈現🙆🏿‍♂️。課程也獲批為省級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面對全媒體新聞對新聞傳播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將不斷探索社會實踐課程的育人內涵和育人功能,構建社會實踐課程的長效機製,強化立德樹人,堅持知行合一,努力推進高素質全媒體復合型人才成長成才👙🦇。

  

作者:沈丹 肖思和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2021年1011日第08版  版名🏷📯:高校新風


發布者:   發布日期: 2021-11-03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