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
1.紮實。教師要上有意義的課💇,學生走進課堂和走出課堂一定是不一樣的,在課堂上一定是要有進步,有收獲👨🏽🍼,有提升的。
2.充實。教師要上有效率的課😌🤹♀️,就要關註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在課堂上要關註潛能生,不斷促進他們進步,喚起這類學生學習的希望。爭取能夠做到每課有進步🔚,有收獲。
3.豐實✥。教師要上有生成的課🪟🆑,關註預設與生成💃,避免只關註預設而忽視學生的課堂生成。教學是一次次即席創作❤️,作為教師,要用課堂藝術家,課堂創客的標準要求自己🧑🏻🦯,把每節課作為作品呈現出來。
4.平實。平實的課程就是常態下的課。公開課需要精修細磨,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但是教師參與更多的是家常課(日常課),更能滋養教師專業的成長。
5.真實🔍。一堂好課不是完美無缺的課,而是有缺憾的課。有缺憾的課才有發展的空間🏵。有問題才能促進學生追問,促進學生發展。
放
1.教學組織形式多樣式。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學組織形式單一,師生為一對一,單對單的形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倡導多樣的互動形式,如:同桌互動、小組合作,小組間對話。
2.把權利還給學生。包括:提問權、質疑權、評價權🤎、總結權。
清
1.清晰學生𓀅。了解學生水平,特點。
2.清晰目標。目標不要廣而寬,不要無所不包,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十全大補,要單刀直入,要開門見山👷,孤軍深入⚠🥎,精準打擊👩🏻🍳。
3.清晰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適合學生的,適合學科特點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適合教學內容、學生基礎、教師個性。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從生命實踐中獲得。重視每次課堂機會。
4.清晰環節。
①每個環節需要解決什麽特殊問題?發揮什麽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克服什麽樣的困難障礙♠︎?對於克服這些困難采用什麽樣的方法🕞?
②關註環節之間的關聯、銜接、及時推進提升點。教師要避免滑冰課🙎、漫遊課👰🏿♂️🪟、轉圈課,要刨坑課、攀巖課、拔節課🚵♂️。
5.清晰指令。避免抽象指令,如🧾:認真聽課。要給學生具體可行的指令,鼓勵學生認真傾聽,要聽清楚、聽明白。學生要邊聽邊想,邊聽邊做,邊聽邊比較📎,邊聽邊思考👨🏿🦲,邊聽邊動筆🪙。教師要對學生的傾聽進行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認真傾聽的習慣👦🏼🤛🏽。
細
教師要對教學細節進行揣摩、設計、實施🙍🏼♀️🎤、反思與重建。小組合作學習要避免形式化、表演化、模式化🗡、平庸化🔅🏑、低效化。
小組合作要註意以下細節🧓🏽:
1.要對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起點的訓練。從同桌🦸🏿、同伴兩人合作開始,適應合作狀態,為小組合作做好過渡準備,做好鋪墊。
2.合作前學生需要進行自主思考與實踐。合作探究與自主探究應該相結合。
3.選擇適合小組合作的學習內容。
4.人數為4人。
5.每節課合作2~3次。
6.小組合作有時間底線🙆🏿♀️🏌🏼♀️,不少於3分鐘💟。
7.註意小組分工。
8.分組註意彈性交叉👴🏽,同組同質和同組異質相結合,如:以走班製為依據設置走組製。
9.教師要註意小組代表發言的第一句話,避免如我認為,我想這類的詞語🆒,個人發表意見什麽時候都能發表,如果小組代表發言期間🙋🏿🎋,過多強調個人想法,那麽之前的小組合作就是無效的。
10.評價反饋。教師要把個體代表😲、小組合作質量作為評價對象❗️。評價對象是多元的🔰,可以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價。
11.教師要註意巡視🧍🏻。選擇最佳的巡視路線,最佳的說話地點👨🏼🦰,要知道如何說話➾。不能嘮叨,不要輕聲,要大聲說出來🏊🏿♀️,不能沉默,不做沉默的巡視者。
深
要讓學生進入深度學習,既要讓學習在課堂上真實的發生,也要讓學習深度的發生🙅🏻。學習的深度要深到以下三點:
1.深入到思維。要促進學生發展高階思維,如💮📎:問題求解能力👿、決策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新知識建構能力⛹🏻♀️🦑、評價反思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元認知能力🤘🏿、推理能力。
2.深入到情感🧎➡️。培養學生細膩◽️、微妙、豐富深沉🧑🏽🦰☎、復雜的情感。
3.深入到審美🏋️♀️。使學生體會學科之美。
融
主要包括👨🏿💼:跨學科融合、跨時空融合⚪️、跨五育融合(做到五育並舉,融合育人)。
跨五育融合的三條教學原則:
1.五育融合不等於學科融合。
2.五育融合要化為視角,解讀課標🍩、教材、教學內容、學生五育元素➔、價值與內涵。
3.五育融合不宜面面俱到:主融合(德、智)+次融合。
作者|李政濤(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所長,“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院長)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光明社教育家 2024年11月02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