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接到一位青年教師的電話🔼,她對自己的成長現狀不滿,工作7年了🧴,感覺很累、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在哪裏,希望我給她一些建議。
這位教師遇到的問題,也是當下許多青年教師面臨的職業困境。
20多年前,我畢業之初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困境。
所幸在迷茫和困頓中我沒有放棄♟,經歷了6年多沉思與探索,終於找到一條專業成長之路⛹🏻。
我想通過自己的經歷🐻,聊聊青年教師如何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發展的力量。
1.持續的閱讀
讓我從職業困境中走出來的是“書”的指引📭。有時候,讀一本好書可以開啟一段新的人生之路🏃♀️➡️。
2003年🏔,我讀到葉瀾教授的《教師角色與教師發展新探》一書,書中提到的“自我發展意識在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深深觸動了我,喚醒了我對專業發展的意識,也使我重新面對自我發展問題。
此後💙,我又陸續閱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靜悄悄的革命》《教師自主發展論——教學研同期互動的教職生涯研究》等書,引導我一步步走上探索職業幸福之路👨。
2.開展自我對話,不斷認識自我
我們做好工作的能力,源於對“自己是誰”的認識。只有對自己有充分的認識,才能在工作中發揮潛能。
最初,我通過寫日記疏解心中的苦悶🕵🏻,與自己開展對話⚄,反復追問自己:我的優勢在哪裏?不足在哪裏🧙🏽♀️?這份工作是否適合我?如果不適合,我是否有能力離開……
不斷與自我對話使我認識到,我並非不喜歡自己的職業,只是沒有找到適合的研究方向,同時研究能力也不足🤘🏻。
認識到問題所在,我便沉潛下去尋找各種機會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
3.主動尋求“明師”引領
許多教師都期待得到“名師”指導,奈何“名師”難求。
但當我們打開思維、轉換思路會發現身邊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明師”。
這裏的“明師”指那些“心裏明白的教師💂♂️,知道自己是誰🤽🏻,自己在幹什麽💂♂️,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義🌙,也知道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這裏的“明師”,不僅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或專業機構的研究者😿,其他領域知識和技能的行家裏手、道德楷模🕴🏻、賢達人士也可以是引領我們成長的“明師”🪀。
我發現,當我們打開自己,懷揣一顆好學上進的心🏋🏻👱♀️,就會不斷遇見“明師”。
4.與誌同道合的夥伴組建共同體
在專業成長的探索中🫄🏽,一次我聆聽了廈門市教育局原副局長任勇的講座,他提到年輕時與一群教師組織了“周末論教”活動,當年那批青年教師後來成長出一批教育局長、校長和特級教師🧑🏽🎤,這給我極大的啟發。
當我向身邊夥伴發出一起成長的邀請時👰🏻♀️,我們發現了彼此🔚。
我們結為成長共同體,利用周末共讀經典🏄🏼♀️、對話交流🌶、追尋“明師”,成為行動研究者,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教師發展在根本上有賴於教師個人自主發展意識的覺醒🏊🏼♂️,以及在閱讀、“明師”和“共同體”的引領之下,確立人生追求與目標🚣🏿♀️,養成終身學習和反思的習慣,不斷擴展自己的“知識資本”,達到對教育及自身的更深理解🧙🏼♀️,最終實現自身及專業活動素質的提升🫅。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光明社教育家 20241029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