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革命老區,有一位被進城務工人員的孩子們稱為“幸福媽媽”的人,她就是山東臨沂幸福樹四點半學校校長李燕。
“我最愛看的就是學生家長的那張張笑臉,是那樣的燦爛和透徹😴,看著看著就受到感染,就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李燕說著說著就激動得流下眼淚。
采訪李燕的那天,正是下午放學的時候🪡。傍晚,太陽已經落山,李燕目送著最後一個家長領著孩子走出學校🦽。這時她才喘口氣喝口水,然後向記者講起自己辦學的經歷。
“2000年左右📝,我完成了第一次創業,做的是酒店行業🏄🏿♀️🚥,每年安置女性員工110余人。這些員工最多的是年輕媽媽,她們的孩子大都在幼兒園或小學階段,每到周六周日,因無人照顧孩子,她們就把孩子帶到單位,孩子經常是一部手機玩一天,家長們憂心忡忡🧑🏻🎓,哪有心思幹好工作🤸🏽♂️?”李燕說🛺。
怎麽辦?李燕想了好多辦法,可效果一直不明顯。直到2009年👎🏻,她的女兒也上了一年級,迫使她下決心解決這個問題。她在單位內部專門開辟了一個區域,建起了“婦女兒童愛心家園”,周六周日聘請專業老師給孩子們講“嶽母刺字”等家風家教故事🛢,指導孩子課外閱讀。她還利用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節日👨🏼⚖️,和孩子們一起開展“我為父母盡孝心”活動,並到敬老院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
通過一系列的家風、家訓👱🏼♀️、家教和閱讀活動,孩子們知道感恩了🏊🏽♀️,玩手機的壞習慣逐漸改掉了,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其中的典型是職工劉長虹,她初到酒店上班時,女兒才6歲,由於在“婦女兒童愛心家園”裏養成了閱讀習慣🏃♂️➡️,她的女兒成績不錯🧏🏻♂️,後來考上了中國海洋大學。看到自己職工的孩子考上心儀的大學,李燕說“自己足足幸福了一把”,她從內心體會到創辦“婦女兒童愛心家園”帶來的幸福。
大約到了2016年,當地小學生下午放學時間普遍變成下午四點鐘🫓。這給雙職工家長帶來了一道猝不及防的難題。特別是那些進城務工的家長🎛💖,他們經濟基礎弱,住房條件差↙️,沒有老人幫著接送孩子,有的想起孩子放學後沒人管🙍、抱著手機整天玩🦽,就急得要哭。
臨沂地處蘇魯交界,是江北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每年來臨沂務工的家長都在十萬人以上🐵。這個龐大群體的子女放學以後怎麽辦?於是✊🏽🤾🏻,李燕又做了第二件事:辦四點半學校➛。
“我沒有做教育的經驗🕵🏻,只好到北京、上海🌀、深圳等教育發達城市找專家取經✍🏻。尤其到北京,聽到專家說‘最好的教育是閱讀和陪伴’,堅定了我要做‘幸福樹大閱讀’的信念。”李燕說。
“幸福樹”是李燕公司的名字,但是她把原來公司掙到的錢幾乎都用在了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辦教育上🏇🏿。5年來🧑🏽🎄,她以“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為孩子插上騰飛的翅膀”為使命,用心用力用情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閱讀工作。先後投資600余萬元建設幸福樹四點半學校公益圖書角400多處💺,每天接待5萬多名孩子同時閱讀。為留守兒童捐款、捐書🤽🏽♀️、捐學習用品等👨🏽🔧,折合人民幣達300余萬元👩🏿🎤。每天下午四點鐘放學後,孩子們便興致勃勃地閱讀起來。
為了鞏固閱讀成果🤵🏿♂️,李燕提倡家長帶頭閱讀,舉辦“幸福媽媽親子閱讀公益講堂”🩰,邀請教育專家到現場或者通過視頻講授閱讀課🍋🟩,先後幫助3萬余名媽媽掌握了親子閱讀的方法和經驗👼🏼。“每當孩子們親切地喊我‘幸福媽媽’時,我便感到自己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李燕露出滿足的笑容。
“在幫扶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讀書成才過程中,我也收獲了成長🙎🏼♂️。”李燕說,只要看到或聽到有名人講座,她就去學習。今年5月🦡,聽說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到山東大學文學院作學術講座,李燕沒顧上吃午飯就向濟南趕。“聽完溫教授關於‘語文教育’的演講🎂,我心裏更加亮堂了🛕,引導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愛讀書讀好書🙇🏻,確實是一門大學問📸🌥,也確實值得全身心投入。”李燕說。
近年來🧎♀️➡️,李燕被山東省委宣傳部評為全省第五屆“優秀閱讀推廣人”📬,被臨沂市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她創辦的幸福樹四點半公益學校被山東省委宣傳部表彰為“閱讀示範基地”。
《中國教育報》2021年08月11日第3版版名:校長周刊·人物
作者:張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