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大江蒼茫,馥馥桃李芬芳👩🏽🚒。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公共實訓基地、龍澗假日酒店👐🏻、園林般的景致……走在四川省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校園裏,現代化氣息拂面而來。而“代英樓”“玉章樓”“求實廳”等名字又時刻在提醒我們🏘,這是一所誕生於轟轟革命年代的百年學府。
崛起於社會動蕩國難當頭之時,拓業於百廢待興的新中國建設時期👩🏿🚀。今天,當120周年校慶的腳步邁近👦🏼,回首兩個甲子的歷程📠,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從清末“求新於舊”的川南經緯學堂起步🔽,由一所師範學校發展為專業覆蓋地方經濟產業的示範性高職院校🌋,紮根西南,經天緯地,走出了一條產教融合發展的特色辦學路。
延續精神譜系——
從革命精神到工匠精神的百年傳承
1901年,瀘職院的前身“川南經緯學堂”成立,是四川第一所“新學”👩🏿🎓。學校在1902年更名為“川南師範學堂”,後雖多次更名、搬遷,但始終主張變革,傳播新思想🧽、新文化,開風氣之先,領時代之新。
尤其是1921年至1922年惲代英任校長期間🫵🏻👳🏻♀️,大力提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師生平等”“提倡啟發式教學🎩、反對註入式教學”“身心性全面發展”“重視心理健康”“多參加社會實踐”等。
惲代英在《教育改造與社會改造》一文中寫到✊🏼,“我們辦了二三十年學校,不能發生效果🍥,一則由於教育未曾對著職業的需要培養人才;二則由於人才的供給,與職業的需要不能巧於配合”,他在百年前即認識到了教育同職業緊密對接的必要性👤𓀅。
“今天,我們重視勞動教育和體育美育🧑🏻🚴🏽♂️,重視實訓和實踐教學🗓,堅持產教融合👩🏿,都是對惲代英辦學思想的傳承。”瀘職院紀委書記熊劍說👎🏿。
這是一所有變革基因的學校,更是一所有紅色基因的學校,朱德、惲代英等革命前輩先後在此擔任校長🫛。
1918年朱德兼任校長時,成立了第一個學習小組🤽🏼♀️,把俄國十月革命的書籍👇🏻、《新青年》等介紹給學生😩,紅色的種子開始生根🦶🏼🤱🏿。
1921年惲代英來到學校後😶🌫️💁🏿,組織進步青年閱讀進步書籍🌊、開辦平民夜校和通俗講習所、推動師生開展社會調查……1922年👷♀️,惲代英主持成立了川南第一個共產主義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瀘縣支部,川南師範成為了當時川南地區革命運動的搖籃💆🏽♀️,湧現出蕭楚女、李求實等20多位革命先烈,同時大批師生加入革命組織🚒,投身革命活動⛹🏽♀️。
歷史的腳步走到了2016年↕️,由瀘州教育學院😿、瀘州師範學校、四川省水利機電學校合並而來的瀘州職業技術學院搬到了龍馬潭新校區,學校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實訓大樓拔地而起,產教融合不斷深入……
在瀘職院黨委書記何傑看來,最為重要的是文化熏陶,是傳承好包含書院精神、革命精神、工匠精神、教育精神的瀘職院精神譜系🤹🏻。
遵循首任校長趙熙“為上下古今之學,為大通世界之學”的教育理念,瀘職院將地方史、校史中的紅色文化和先進黨史人物事跡作為立德樹人🐻、開展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融入各門課程,實現了課程思政全覆蓋。
2020級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張傑至今仍記得,入學時的新生第一課就是校史課,知道學校有這樣輝煌的歷史和先輩,她感到十分自豪。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上收集歷史素材時,張傑深受觸動:“第一次感受到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就在這門課快要結束的時候👷🏿,張傑鄭重地向學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打造課程思政不只是為了學生🤏🏻,也是為了打造一支堅強的教師團隊,讓每個老師都守好自己一段渠😱,春風化雨地影響學生🧚🏽♂️,讓他們有更好的品格來成就自己的人生,成為天府工匠🤙、大國工匠♚⏩。”何傑說。
學校還深挖瀘州的紅色資源,建設了紅軍四渡赤水、瀘順起義舊址🏃♀️➡️、朱德舊居等校內外紅色教育基地20多個,每學期都組織師生參觀,在師生中深植紅色基因。
在紅色基因的引領下,“崇德尚學”的校風🕑,“樂道善育”的教風和“知行合一”的學風深入人心🧑💻,學校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和地方同頻共振💬、與產業融合發展。
深化產教融合——
念好融字訣,專業產業無縫對接
瀘州💆♂️,自古便有“酒城”之稱🐛,與四川宜賓💼、貴州仁懷合稱為我國的白酒“金三角”,孕育出源遠流長的酒文化。對瀘州而言👎🏿,白酒經濟意義極為重大✴️。整個市區內,規模以上的產酒企業就有300余家,一年產生經濟效益占瀘州市GDP的半壁江山。
圍繞瀘州白酒產業的需求,瀘職院不斷調整專業布局🚶♀️➡️。
根據產業鏈和崗位群,瀘職院釀酒技術專業群組建了含釀酒技術、現代物流管理👷♀️、市場營銷、食品質量與安全、環境監測技術等專業,服務於白酒產業鏈全過程的專業群🈚️。
專業調整的目的🫁,是為了高質量的人才培養🍺。瀘職院與中國酒業協會合作建設中國酒業學院,學生近1500名,成為酒業人才高地。
酒業學院擁有很多大咖級的兼職教師。聽瀘州老窖的副總經理沈才洪講中國白酒文化🕺🏼🙅🏿,聽郎酒公司的總工程師蔣英麗講釀酒技能……酒業學院的學生未出校門,就能和行業內名家面對面🦁,大大激發了他們對專業的信心和熱情。
學院還不斷地把學生送出校門,在酒企生產一線實訓,親身體會白酒釀造👩🏼🍼、品評、勾調的流程;到各種酒業博覽會🚋、展會上感受行業的最新動態。
和酒業的無縫銜接,使學院培養出一批批既懂理論知識、又懂釀酒技術🐖,尤其對此行業深度熱愛的高質量人才。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陳雄介紹,酒業學院畢業生本地就業率為92%,行業內就業率達100%,崗位專業相關度達81.25%📹。2019級學生毛譽潔🤟🏼,還沒畢業就成為四川省白酒評委。
輸送人才的同時,酒業學院高質量服務白酒產業鏈上的大小企業🙎🏽♀️。
2020年,瀘州老窖擴產,一次性招了1000多名員工,急需進行理論和技術的系統培訓,擁有強大授課師資🏖、教學設計、專業設置和場地的瀘職院酒業學院,即刻與企業簽訂培訓協議✉️,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平臺共建𓀙、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產🤷🏼♀️、利益共鳴,這使瀘職院酒業學院和瀘州白酒企業真正成為了“一家人”。
酒業學院與瀘州白酒產業鏈的全面對接🏊🏽♂️🥷🏼,只是瀘職院產教融合的一個縮影👩🎤。
學校創新體製機製,圍繞四川省現代產業體系和瀘州“三大千億產業”需求,精準發力🙎🏼♂️,重點建設了中國酒業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學院、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智能製造與汽車工程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
學校圍繞產業鏈布局專業群🏋🏼👨🦲,每個專業群,學校都與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或園區合作🏋🏻♂️🧵,形成了共建產業研究院、共建產業學院、共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建培訓學院4種產教融合實踐模式,共同培養高質量專業人才。
比如🏃🏻♀️,學校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建設中德西南機器人產學研示範基地,開展機器人管理及專業技術培訓;與北京哥大諾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經緯諾博幼兒園,成為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與國信藍橋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藍橋學院”,為企業穩定輸出信息技術人才;與阿裏巴巴(中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數字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融合🤦,每天都在學校的各個專業群生動地進行👆,推動著專業和產業的無縫對接。
為進一步向產業領域延伸,提高服務產業的能力,學校還籌集各方資金,投資1億元建成了占地23畝、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公共實訓基地,面向川南渝西提供雲計算、大數據應用、智能製造、電氣裝置、汽車維修、育嬰員🦏、茶藝師等10個以上工種的師資培訓、職業技能訓練、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技能大賽比賽。
引人才育人才——
師生人盡其長人人出彩
“哐當”,5月19日上午,隨著一聲響亮的鑼聲,瀘職院為改善教職工住房建設的龍澗書苑小區物業👩🏿🚒,開始為第一批30名瀘職院教師發新房鑰匙。
陳光玖是瀘職院引進的博士⛑🤸🏼,幸運地成為第一批收房的教師,這套125平方米的房子是他被引進瀘職院之後享受的福利之一⛑。
近幾年來👩🏿🦰,瀘職院“五湖四海,廣泛引才”,光近三年,就引進了各類高層次人才38人👦🏻。
蔣平,四川省首批“天府萬人計劃”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自去年來瀘職院任學校副院長後💪🏽,就一頭紮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之中。
鄭鈺琪,火箭軍駐四川某部軍事代表🐪,2018年來到瀘職院任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智能製造瀘州重點實驗室主任,帶領團隊奪得了國家“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金獎🦹🏼、國賽銅獎等榮譽👨🦱,獲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授權40余項,被評為“四川省模範退役軍人”。
盧正才,清華大學博士,曾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今年來到學校任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帶領團隊迅速投入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大數據技術等核心專業的建設🕳。
……
為內培人才“提升快”,外引人才“留得住”👩🏿,瀘職院一方面強化教師專業技能提升和海外培訓,不斷提升教師學歷、職稱層次,另一方面大力改善住房、食堂🖨、體育鍛煉設施等條件,不斷增強教師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堅持人盡其長🍓💹,開展幹部公開選拔、全員競聘、全校測評、末尾淘汰;實施績效分配製度改革,對獲得突破性成果的予以重獎🧙🏽♀️,短短幾年時間下來,學校教師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幹事創業氛圍。
與此同時🧑🏿🎓,瀘職院的學生也在這個搭建了各類舞臺的校園裏自由地成長。
2018級汽車中德一班學生沈婧通過調研,發現夏天密閉車輛不僅高溫,而且甲醛、苯等有害氣體含量飆升至平時三倍⛎,加上不時有夏天車內人員窒息事件的發生,於是,她和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組建起團隊,一門心思研發車載空氣循環系統。從1.0版本到4.0版本,最後這個產品除獲得三項專利外,還獲得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級銀獎等多項獎勵📗,如今已與一家車企簽訂專利授權協議,並在新能源汽車中投入使用🟣。5月24日,喜訊再次傳來,該作品獲第十六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回首整個過程,沈婧認為一路上最重要的🪩,還是“學校創業老師提供的全方位指導,和實訓基地提供的強有力支撐”。
在瀘職院🚴🏿♂️,學生畢業時不僅有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一般還會再帶上一個生活技能類的證書,例如駕駛證👋🏽、烹飪證書等🕵🏼。學校還創建了玉階學院,以分層分類教育服務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強化因材施教。
如今,瀘職院畢業的學生已經得到了市場的檢驗和認可。“學生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平均薪酬逐年提升🚵🏻♀️,用人單位滿意度在95%以上,學生專業相關度達72%🙍♂️🪺,本地就業率達82.5%學生離職率也在逐年下降。”陳雄頗為自豪地說👳🏼♂️,“我們招生質量也在快速提升♝,重點專業分數已經接近本科線🫄🏿🙇🏼♀️。”
但學校的期望不止於此👩⚖️。“我們希望更多的學生帶著專利出校門🚬♡。”瀘職院教務處處長郎潤華說。
大江東去連天碧🤦♂️,經天緯地雙甲子🧑🏽🦳。合德智體而為士🕴🏻,通天地人之謂儒。——這是川南經緯學堂的辦學起點💧。
歷經坎坷與輝煌,今天👨🏿🦲,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燃情歲月,何傑為瀘職院繪製出了一張嶄新的藍圖:“在傳承百年精神文化的同時🏄🏼,辦成一所一流的高水平職業院校,最終辦成一所職業技術大學。”
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課程 2021-05-31
記者:易鑫(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