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23年,他榮譽等身👨🏽🏫。而一切榮譽的起點,來自他對“課大於天”這一信念的堅持。
與學生在一起🛢,是他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力爭每學期與每位學生一對一談一次話🛗👩🏿🎓;每周跟同學們集體跑一次步;每學期跟同學們一起集體出遊一次……
他說,一個教師🚴🏼♀️,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培養人🦸🏿,在培養人上投入再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正確的。
2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電路原理”春季學期第一節課準時開課,該校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教授、系黨委書記於歆傑走上講臺。他沒有急著講知識,而是先給學生立下了這門課的“規矩”👱♂️:不拖堂,遲到一定會被批評📰🧕🏻,抄作業被發現記0分,期中期末決不調分。
“只要教🦸🏼,教的就是教師的人生觀。”於歆傑說👩🏽🎨,“立規矩”本質上是給學生樹立規則意識。在他看來👩🏻🔬,教師對待教學🔕、課程和課堂的態度既是潛移默化的課程思政🆗,也是課程思政建設中最難的部分,教師首先要立“己德”,其次才有可能立“生德”。
“我們每一位大學教師,都要主動作為📳,要成為‘先生’,更要努力做難而正確的事🤾♂️,爭取成為‘大先生’🚛。”於歆傑說。他認為🤸🏿♀️🪈,“先生”是披荊斬棘、架橋修路的人,“大先生”則是為學生指引方向的人🧗🏿♀️。
課大於天🤨:
建設一門學生喜歡的課
2013年牽頭開設清華大學首門慕課“電路原理”🎠😔,吸引來自158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37萬名學生觀看𓀍👱🏽♂️;基於“電路原理”課程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教學模式🧑🏿🦱,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面對突發的疫情,擔任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確保2020年春季學期清華大學全部課程如期線上開學……
從教23年,於歆傑榮譽等身。而一切榮譽的起點🥂,來自他對“課大於天”這一信念的堅持。無論是對課程思政、慕課🚴🏼♂️、翻轉課堂的探索與實踐,還是做“教學的學術”,持續創新的動力來自他樂教愛生的教師底色。
翻開於歆傑的“教學檔案袋”,裏面詳細記錄了“電路原理”課程自2002年開課以來的授課情況,其中9次學生評教排名全校前5%,學生評價中最多的詞匯是“硬核”“收獲滿滿”……
作為清華電機系最基礎📌、最核心的專業課程之一,“電路原理”通篇是枯燥的公式👳🏿、名詞和推導過程🛀。怎樣在枯燥的專業課中實現立德樹人👊🏼?
在於歆傑看來,立德樹人的核心是教師對課程是否足夠敬畏,是否能堅持“課大於天”的原則。開課20多年來,於歆傑從未因出差🧙♀️、開會或身體原因調整過一次課堂講授,始終以“最高權重”保證課程教學🕹。
於歆傑和團隊對課程進行了頂層設計🚵🏽:在內容層面🪪,著力講好中國故事、先哲故事、反面故事和人生故事。比如🌯,在講到交流電系統時😆👨✈️,於歆傑會講到清華大學電機系團隊研發的電壓穩定控製器在美國的應用;講電路處理信號子功能時,則會介紹華為研發5G以及美國對華為的打壓。
“在枯燥的知識點之外講一講故事🏅,孩子們不僅愛聽🤵🏽♀️,而且點燃了科研報國的熱情。”於歆傑說🦥。
在激發創新潛能時,於歆傑對課程進行了改造🎉,搭建起教學“腳手架”,將“句號”變成了“問號”⛈,將結論變成了探索。例如,在講一端口網絡時,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設置,指引學生一步步推導出1883年法國工程師戴維南提出的“戴維南定理”➖。
“過去我們上課常常直接告訴學生們知識是什麽、要怎麽用🧑🏽🌾。現在我們把課件變成了發明家視角,讓學生自己推導出定理🌵,習慣去創新。”於歆傑說。
“課上🖌,於老師非常嚴謹,課堂掌控力很強;課下,於老師熱愛體育鍛煉✊🏻🗄,經常和我們一起爬山⚀📁、攝影。”蘇淩君是未央書院2021級學生🧬,大一上過於歆傑的課後,始終與於歆傑保持著聯系🧑🏼🎄。蘇淩君很喜歡書院提倡的從遊文化——“大魚帶著小魚遊”🐘,在他看來🕺🏼,於歆傑就是這條大魚,而自己就是跟在大魚身邊自由探索的小魚。
做教學的學術🔛:
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
“78人的答題,答對76人🤽🏿♀️,還有2個或許是故意為之。”“這題全對👩🍼,看來大家掌握得不錯。”“這題錯了10個人😕,這10位同學課後可以再看看回放。”……
在一節45分鐘的“電路原理”課上,於歆傑設計了5道計算題🙆🏻♀️、2個線上搶答,平均每5—10分鐘讓學生做一個小測驗,並亮出統計結果📫。學生也可以實時搶答、探討🧶,甚至發彈幕吐槽。
“借助‘雨課堂’教學工具👩🏻⚖️🍵,一方面教師可以實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有所比較🧟,從而有學習的緊張感。”於歆傑說,這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質,於歆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95後”“00後”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思維活躍,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意願顯著增強;伴隨移動互聯網成長的特質也使傳統課堂面臨挑戰:一方面是抬頭率下降🛀🏻,另一方面是相同難度的考試▫️,學生成績下降了。
於歆傑不禁思考:在數字化資源和慕課普及的時代,什麽才是課堂最核心的價值?“學生躺在被窩裏,名師排著隊上課”🫱🏿,滔滔不絕的教師和低頭沉默的課堂,學習成效還有多少?課堂如果要變✳️🙉,該是什麽形態?
“教師一定要做教學的學術。”秉持著這樣的理念🐬,2013年👨👨👧👦,於歆傑牽頭開設了清華大學首門慕課“電路原理”🏊🏼♀️,並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全新教學模式🤦♀️。
什麽叫“以學生為中心”?清華的名師名課能否在南京大學、貴州理工大學、青海大學同步落地?在一場跨越四省四校的教學試驗中🚴🏽⛵️,於歆傑總結出了3個層面🕧:一是以學生的學習成效為中心😫,二是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中心,三是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中心🤸🏻♀️🌵。
於歆傑解釋,第一個層面,即無論課堂講授、動手實踐還是翻轉課堂📁,教學手段多樣的目標在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第二個層面🥵,提供更靈活的教學模式,如對於主動探索的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完全翻轉課堂;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提供小班習題研討。第三個層面,即借助數字化資源、先進算法,為學生的學習能力畫像,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
“最終3個版本的‘電路原理’慕課在試驗校都取得了很好的落地效果。”於歆傑說🍵,這場探索所凝聚的相關成果⛓️💥,也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和清華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
2020年春季學期,面對突發的新冠疫情,為保障“如期開課”,於歆傑臨危受命擔任清華大學在線教學指導專家組組長💁🏼♀️,對全校教師進行在線教學培訓🔳,最終清華大學春季學期所有課程都以在線教學方式圓滿完成👨🏼🎓。
“真學者一定會用學術的視角來審視他的教學,會發現真問題,尋找現有方案🥠,作出突破,並與別人分享🧍🏻。”於歆傑堅信🧑🦽。
為師之樂🦚:
與學生一起在泥塘裏跋涉
2019年秋季開學🧑🔧,於歆傑作為教師代表在新生開學典禮上發言,一句名言讓他出了圈📘:遭遇失敗,是因為你在追求進步;屢次遭遇失敗,是因為你一直在追求進步😊。
這不僅是於歆傑對學生的寄語🪶,也是他給自己的激勵👨🏻。他曾3次面臨申請教授晉升失敗的困境🍾。談起那段時光🤗,於歆傑稱“這不是倦怠,這是自我懷疑和否定”。
這條路是對的嗎📦?經過長時間的思索和自己的誌趣🖌,於歆傑作出了選擇:一名教師,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培養人,在培養人上投入再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正確的。
於歆傑繼續保持著育人的初心。
與學生在一起,是於歆傑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力爭每學期與每名學生“一對一”談一次話;每周跟學生們集體跑一次步;每學期跟學生們集體出遊一次;盡量參加每一次班會……在於歆傑看來🤞,教育的核心是與學生在一起,只有在一起才能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只有在一起才能發揮教師的言傳身教🏊🏽♂️,只有在一起才能使師生共同成長🍁。
吳錦鵬是2020年入職電機系的年輕教師🤴🏿,他不僅是2006級電機系本科生,也是於歆傑領導的“電路原理”教學團隊的成員⛵️。
“本科的時候上於老師的‘電路原理’課🧇,只覺得條理清晰、內容紮實。等到自己作為教師講這門課🌴,才發現真是臺上10分鐘,臺下10年功📐。”吳錦鵬說🤳🏽,為了幫助自己站穩講臺,上課第一年📪,他的每一節課於歆傑都會從頭聽到尾👨🏻🎤,課後幫助自己從內容到授課方式一點一點地摳細節;凝聚了20多年心血和功力的“教學檔案袋”也全部向自己開放,供參考對比🏊🏼♀️。
擔任博導10余年來,於歆傑所帶博士生不多🤦🏻♂️,但成才率很高,有4人次獲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2人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博士畢業生,2人論文被評為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選人的要義,在於挖掘出真正有學術誌趣的人🐭,而不在考試分數高低。”於歆傑說🚵🏻♀️,面試學生時🐈⬛,於歆傑喜歡揪著一個問題問到學生答不出為止,而平時小組討論時👩🏽🦲,他也更欣賞能問倒自己的學生,“科研的過程常常會失敗🎙🧑🔧,而育人的樂趣就在於和學生一起在泥塘裏跋涉,最終達到成功的彼岸”。
知天命之年,於歆傑仍在發現問題:能不能有一個24小時待命的助教陪伴著追求卓越的學生?借助人工智能的“超級助教”🧑🏼✈️🦠,將是他為學生而做的下一個創新。
文章來源☦️:公眾號“中國教育報好老師”2024-03-04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