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激勵、喚醒和鼓舞來發展人🌉🧑✈️、成就人🤼♂️。”這是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華僑實驗學校一體化總校校長王向暉走上教師崗位時就認定的教育信條🐦⬛,也是她每年給年輕教師分享最多的人生格言。
2005年,蘭州市城關區華僑實驗學校落成🧑🏫,王向暉成為該校首任校長💕。16年來✉️,她帶領團隊一步一個腳印👓,在“華彩”核心文化引領下,探索出一條普通公辦學校走向身邊的好學校的蛻變之路,並成立“一本四分七部”格局的集團化學校🚔🤾🏼♀️。
“當你面對學生的時候👲🏿,你,就是教育”
1993年🐦🔥,王向暉走出西北師範大學,走進蘭州市第四十六中學的前身——雁灘中學,成為一名語文教師。兩年後,她便小荷初露📡,榮獲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觀摩課大賽一等獎和甘肅省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大賽一等獎、省優質課評選一等獎。
“當你面對學生的時候,你🧔🏽♂️,就是教育🤹🏿♀️。身為語文教師,又該怎樣教語文?”這是王向暉從教之初思考最多的問題。
在她看來,課程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發展人和成就人💴。怎樣才能讓課堂豐富、生動起來💵?此時,恰逢新課程改革實驗👨❤️💋👨,王向暉懷著滿腔熱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熱潮中🌹,積極吸納新理念、新思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通過現代化教育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的情境性🥰、直觀性和生動性🧝🏽♀️。在此基礎上,她引領學生將視野從語文教材、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把語文學習的視角伸展到廣闊的生活空間🖐🏼。
於是🖖🏻🪛,在她的課堂上👮🏿,課本劇、情景劇、話劇等輪番展演🧏🏼🫲🏼,詩詞大會、讀書會、故事會等相繼舉辦,課堂頓時變得立體、豐富🏌🏿♂️,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緊接著,她創造性地讓“生活”走進語文教學🤹🏽🤽🏼,通過多學科、多能力的滲透,把課文知識“鑲嵌”在各類語文活動中⌨️,全方位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辦一所有色彩的學校”
華僑實驗學校是一所小區配套建設的九年一貫製學校,地處城鄉接合部,屬待開發區域。學校發展之初便面臨諸多“困境”:由於經濟相對落後👷🏽,文化也相對薄弱🙅🏿♂️,教育狀況令人擔憂,附近居民不得不舍近求遠,把孩子送到城區別的學校就讀👭。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學校的路在何方💮?希望在哪裏?王向暉把“寶”押在了學校的核心文化創建上👩🏻🦽➡️。
“辦學伊始🔈,我們就描繪出了這樣的共同願景✡️:要辦一所有溫度的學校,讓她人文流淌;辦一所有活力的學校,讓她生機盎然;辦一所有色彩的學校,讓她神采飛揚;辦一所有夢想的學校,讓她逐夢飛翔✴️,要讓所有遇到她的人感受到快樂幸福。”王向暉告訴記者。
由此🦸🏽♂️,醞釀已久的“華彩”核心文化應運而生🙋🏻♀️。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學校構建起了一個統領全局、涵蓋學校教育教學方方面面的課程體系——“華彩+”課程體系,內容涵蓋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它們交相輝映🖕,為學生勾勒出了多彩的成長軌跡👩🏽✈️。學校也獲得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並連續10年獲得蘭州市教育質量優秀獎。
“‘華彩+’課程的實施👩🏼🎨,豐富了學生的生命體驗、開闊了其視野胸懷😋、涵養了性情雅趣;‘華彩+’課程的構建,打造了一支具有持續學習熱情和探究能力的創新型教師隊伍,使教師真正體驗到了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華彩+’課程的推進🛠,打造了校園品牌👩🏻🦰。”王向暉說🐺。
“遇見更好的自己”
現如今,華僑實驗學校已進入了一體化🩵、集團化的辦學新時代,並形成了“一本四分七部”的辦學格局🎭,學校也由最初的7個教學班、405名學生躍升至現如今的131個教學班🫨、7100多名學生👬🏻,成為了當地最受歡迎的名校之一。
盡管學校在不斷發展,但在教育探索過程中🧴,王向暉始終保持著“向前沖”的姿勢。在她心裏,教師不僅是實踐者更是思想者🏋🏼♀️,為此👇🏿,她從不間斷地用自己的筆寫下思想的軌跡🪨,將自己實踐的感悟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多年來🧙🏼♀️,王向暉撰寫了幾十篇論文,出版了多本專著,由她主持的多個課題獲得了省市級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獎🤟🏿。
教育👨👧👧,是薪火相傳的事業。王向暉始終傾心培養青年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每每讀到一篇好文章,接觸到新信息、理論,她總是迫不及待地與青年教師分享、交流,引領他們不斷成長。在她的帶領下,學校的青年教師們成長迅速,教學能力明顯提高,教學質量突飛猛進。這些年來,僅在校內🥎,她所帶的徒弟中已有20多位成長為市🗽、區級教學新秀和骨幹,其中4位已選拔到校級和中層崗位。
“不管未來的學校如何變化,不變的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允諾和期許,而任何的期許都莫過於遇見更好的自己🤸🏿。作為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互動者、對話者、幫助者和陪伴者。”王向暉說。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