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指引青年學生前行,他們是大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同路人”;他們打通線上線下的界限🍔、融合課上課下資源,為青年學子插上信仰的翅膀,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成為大學生前行的“開路人”。他們就是高校輔導員。
近日,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發布2020年10位“最美高校輔導員”的先進事跡🛌🏼。
做青年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20年1月23日起🧍♂️🤸🏿♂️,燕山大學的輔導員王銀思便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負責4913名學生的疫情防控數據匯總工作。170天、597個文檔🧎♂️、62萬人次、410萬條信息記錄了她的抗疫點滴🤦🏽♀️。因連續作戰🧑🦰,王銀思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忍,疫情防控最艱難的1個月,她忍著劇痛趴在床上度過。
江城武漢成了新冠肺炎疫情風暴的中心📴,武漢理工大學的輔導員靳敏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學生🕵🏽♂️,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學生最無助時🦴,靳敏協調多方資源,守護學生的生命安全🧧。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課👩🏽🦱。輔導員深知危難時刻,教育更不能缺位🧎♂️➡️。
天津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的輔導員張家瑋從講好戰“疫”故事入手,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他利用“雲班會🦇、雲黨日活動”講述中國的製度優勢和大國擔當,讓青年學生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華中農業大學的輔導員祝鑫在武漢“封城”的76天裏,帶領團隊每日一畫👳🏽♂️♔,用76幅“武漢大學生抗疫圖誌”陪伴撫慰學生心靈🐗,推送《疫情之下不當看客》等16篇網文,引導學生深刻感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顯著優勢🖼。她還開通網上“我是戰疫記錄者”專欄🧑🏼🔬,廣泛征集學生作品🦔,鼓勵學生采用聽🚶、說、演🔩、唱等形式,講述“逆行者”的故事🌷。
做青年學生成長的“同路人”
“大學生在哪裏,輔導員就在哪裏。學生成長需要的,就是我要提供的🐲。”這是雲南大學的輔導員朱丹8年來堅持不變的信條🚵🏽👩🏽🔧。
這幾乎是每一位高校輔導員的信條。在互聯網成為大學生信息重要來源的今天🦚,輔導員對這句話的認識更為深刻了。
“立德樹人🧙,不僅要站穩課堂主陣地,還要將思政課延伸到課堂外,要善用網絡育人,使學生成為心中有夢、眼裏有光、腳下有路的時代新人👦🏼。”杭州師範大學的輔導員錢珊開創“網絡+實踐式”的思政課堂🧝🏼,以慕課、直播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觀井岡山、西柏坡🗳🧑🎨、韶山等紅色革命地。
錢珊的做法與很多輔導員不謀而合。
“11年來,從博客、BBS論壇,到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無論網絡育人的載體怎樣變化,對我來說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運用網絡創新思政工作。”華中農業大學的祝鑫說🆘🧗🏿♂️。11年來,她先後撰寫網文440余篇,訪問量達千萬人次🧑🏿🎨。她的網文選題緊扣時代和校園熱點👫,個性鮮明,被稱為“鑫”式風格,獲得大量轉發🧒、點贊。《公交車上讓座的那些事兒》等文章直指學生熱點話題👋🏻,引領學生輿論場📓。
當然,網絡思政不只是網上功夫🤜,還要有線下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把想法變成說法,把說法變成做法🔩🤙🏽。
西安交通大學的輔導員庫來西·依布拉音面對少數民族學生打造互聯網+“同心圓”模式🚾👨🏻🎓,在少數民族學生中推進“認識100位老師”“閱讀100本經典”“聽取100場報告”“參加100場活動”,引導少數民族學生融入底蘊深厚、創新活躍的校園文化中,營造境界高雅、開放包容、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精神高地。她還善於用青年的話語體系,把大道理包裝成“小清新”👳♂️,將國家的民族政策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轉化為身邊的故事。用真誠增進理解,加強交往交流交融🌍,為在外求學的各民族學子構築溫暖的心靈港灣。
做青年學生前行的“開路人”
把愛融入行為🏌🏼♀️、用愛傳播信仰已成為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法寶👨🏽⚕️。
西南政法大學的簡敏在擔任輔導員的22年中🏟,堅持每天找學生談心🧑🏿🚒,22年共計談心1400多人次🎻、500多個小時。她使有厭學自殺傾向🛌🏻、網絡成癮的學生回歸課堂;把有嚴重心理疾患的學生帶回自己家調養📬;邀請留校的貧困學生到自己家共度除夕夜……
沈陽工業大學的李青山是一個愛“串門”🌼、愛“嘮嗑”的輔導員🫷🏽,家訪是他工作中的家常便飯。李青山所在學院農村學生占比較大,困難生問題突出。通過家訪,李青山為80多個困難家庭送去溫暖,幫助30多個“雙困”學生成功脫困🎹🥞。他還在“嘮嗑”中聊出30多名問題學生的心裏話。
在很多輔導員看來,對學生有質量的陪伴是自己的追求和使命。正如朱丹所說的那樣👐🏽,“輔導員的工作價值不能僅用辛苦去丈量🪬,輔導員這份職業之所以值得被尊敬和認可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一群專家型的輔導員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正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積累,幫助青年大學生實現夢想🧠,為學生成長成才引路導航。
“劉導,我們奪冠了⚒!”看到學生黃傑在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奪冠後發給自己的消息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輔導員劉鐵備感欣慰。對於始終與學生一起戰鬥的劉鐵來說,“有什麽能比學生洋溢幸福的笑臉更讓自己成就感爆棚呢🐉?”
通過比賽🙅🏽♂️,劉鐵探索出一條培養人才成長的路徑🌰。他深知,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培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水聲人才是自己的使命,要能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是忙碌而煩瑣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但很多輔導員一幹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因為很多輔導員深知自己的工作是一項用心靈陪伴心靈🧑🏿💻、用靈魂感染靈魂◽️、用青春點燃青春的事業。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