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持 王菁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教教研員,上海市教育學會幼教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學前教育課程🌑、0—3歲嬰幼兒教養活動的研究👷♀️。
問題無處不在,問題又是動態發展的。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解決了老問題🧤,又會出現新問題。唯有用證據支持教研,用項目組織教研☝🏼,針對實際問題,從“經驗型”走向“實證型”,才能使教研真正產生“教育生產力”。循著這一思路,上海市學前教育教研工作以項目研究為抓手🎆,以問題為導引,持續推進教研深化,為基層幼兒園提供了科學的教研方法與範例。
形成問題集↖️🫢,提供課程實施指引
為提高上海市各級各類幼兒園的辦園質量𓀊,依托“學前教育質量評價體系重構與評價實施的研究”項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製定了《上海市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指南》(以下簡稱《評價指南》)👧🏽🥶。同時🟪,通過問卷和個別訪談,圍繞《評價指南》🔑,我們收集整理了來自行政領導、高校專家、教科研人員、園長教師等各方人士的有關問題🤌🏽,這些問題包括⤵️:為什麽要編製《評價指南》?《評價指南》的定位和價值取向是什麽?使用《評價指南》需要處理好哪些關系?教師如何運用《評價指南》觀察分析幼兒的發展狀況👳♂️?如何借助《評價指南》幫助家長正確理解孩子的發展?2020年7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頒布了《上海市幼兒園辦園質量評價指南》,以及與之配套的“操作指引30問”。
采用上下結合的方式所形成的問題集👨🏽🎨,更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指導意義。通過一系列問答的方式,又為廣大園長教師理解並正確使用《評價指南》答疑解惑。
《評價指南》提出的“操作指引30問”很有代表性,它啟發幼兒園在教研過程中,一定要時刻具備問題意識。同時🚢,問題並非越多越好,選擇具有鮮明價值取向的問題、體現普遍典型意義的問題、實踐可操作能解決的問題、具有未來發展引導的問題,才能真正為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提供科學的價值指引和實踐詮釋🛢。
設計問題鏈✂️,引領教研走向深入
2006年👨🏽🎤👼🏿,上海市參與了教育部和課程教材中心引領的“以園為本教研製度建設研究”項目🍡,在完善和重建教研製度🧑🏫、探索教研有效機製方面積極探索👩,全市上下形成了共同聚焦園本教研、聚焦內涵發展的良好氛圍👨👦🙂↔️。但在參與幼兒園的具體教研活動時發現,許多幼兒園對教研活動缺乏系統的思考與規劃,導致幼兒園的教研活動難以體現深度👃🏿。
於是,圍繞如何使教研主題更鮮明、教研內容更聚焦、教研流程更規範🤷🏿♀️、教研方法更科學等問題🪅🎙,市教研室啟動了“主題教研活動的研究與實踐”項目。
項目組設計了“主題教研活動流程與規格表”🤱🏽🤸🏽♂️,包括主題教研基本流程(前期📦、中期、後期)的關鍵環節(策劃🙆🏼♀️、設計、實施、反思等)要求,以及基本要素(目標、內容、對象🫴🏼、路徑等)的規格水平🔮。
通過建立“要求”和“規格”,以主題教研活動流程為線索,我們根據問題的層次形成線性的問題鏈,梳理了主題教研活動與常態的教研活動有何不同🤣、主題教研活動範式有哪些基本要素👖、主題教研活動的問題從哪兒來🔶、主題教研的方案如何落實🦸🏻、如何對主題教研的效果進行反思等一系列問答🌝▶️。隨後出版了《主題 導航教研》《案例 錨定主題》,成為基礎教育各學段開展教研活動的重要參考🚣🏻。
這一策略對於幼兒園教研的啟發在於,要學會用系統的問題觀把每一個問題放在整體中考量,用系列問答一步步對教研活動前期🧚🏻、中期、後期各環節的所有要素和規格進行具體闡釋👩🏼🍼。這些問題涉及規範🤜🏿😝、程序、專業內涵等各方面🧛🏼♂️,清晰地呈現了主題教研的技術路徑和質量標準。這種策略方法可以引導幼兒園將教研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借用問題網,助力教師反思實踐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啟動的“課程領導力”項目組,將幼兒園課程領導力定義為“園長、教師等課程領導者構建課程領導共同體🕺🏽,相互影響並形成合力,在逐步形成和全面落實幼兒園課程願景和目標的過程中主動思考與開展課程實踐🍔、發現和解決課程問題,推動幼兒園課程不斷優化的力量”。
其中,基於“問題意識”對課程實踐持續的反思🧕🏽、探究☺️、優化的過程,是提升課程領導力的重要部分🙊。
在《幼兒園課程領導力在生長》一書中,項目組不但回答了實驗園是如何發現並提升課程領導力的🏚,還在每個章節最後為閱讀本書的教師留下了一系列有待反思的問題:我理解的幼兒園課程領導力是什麽🤿?幼兒園課程實施方案給我的課程實踐帶來了哪些幫助🦹🏻?從課程領導力的角度出發審視我的課程實踐⏭,可以改善的空間有哪些?我的專業發展面臨哪些問題?……
圍繞幼兒園課程內涵和保教質量這一核心問題,廣大教師開啟深度的思考與實踐🏇🏼,在反思實踐中會生發出很多次級的輔助問題。核心問題和輔助問題🏪,以及輔助問題之間又存在一定的關系🔗,這就構成了一張縱橫交錯的問題網🫵🏿。
園長和教師聚焦核心問題開啟主動的、開放式的思考和行動,通過課程的反思實踐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方法。解決老問題的同時✳️,又會生發出新的問題,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成為幼兒園課程內涵持續不斷優化的過程。
這一策略對於幼兒園的啟示在於:要明確教研的土壤在現場🚴🏻👚。在常態化的保教現場發現課程實施中的真實問題,將其中的個性問題及時解答,將其中較為普遍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共性問題篩選形成系列問題🏋️。根據是什麽、為什麽、怎麽樣的思維結構,通過反思實踐可以探尋解決這些問題的內在要素🌩。圍繞問題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又為進一步科學規範地開展課程實踐提供了參考,也為教師創造性地使用成果🔄、提高保教質量提供了基本經驗🛂。
英國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於問題⏰👩🏿,終於問題——愈來愈深化的問題,愈來愈能啟發新問題的問題。”開展教研工作,既要善於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審視當下的課程實踐🏮,敏銳地發現問題,把握好關鍵問題,持續地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還要善於啟發教師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培育教師養成主動反思實踐的能力和習慣。讓問題意識伴隨教研的全過程,才能使教研真正產生“教育生產力”⇾。
作者🧛🏽♀️:王菁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