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上,我們暢想了如何實現智能時代教育的引領與跨越🤷🏻♀️,翻開了‘規劃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新篇章。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教育帶來極大沖擊,大規模線上教育加速了技術革命和教育變革的進程,智能時代已經勢不可擋地提前到來。”12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辦的2020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會議落下帷幕,閉幕式上,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指出🧘🏽♂️,如何準確識變、科學應變、把握機遇,推動教育主動變革,更好地幫助人類迎接新挑戰🏜、適應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時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共同而緊迫的課題。
近年來,數字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閉幕式上,田學軍指出,智能時代需要我們主動創新,推動教育創新發展。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也是教育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面對智能科技發展和教育變革的歷史大勢,我們必須以前瞻眼光和創新思維,精準把握教育發展和人才成長的規律和態勢😡,謀劃智能教育的發展戰略👯♂️🙋🏽♂️、標準規範和推進路徑↖️,實現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模式的有機融合和跨越式發展☢️。
對此,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表示,全球需要建立關於人工智能素養的基本要求🕞,建立基於數據的政策和法規,建立一般的🐞、基礎的人工智能倫理標準。同時🕵🏽♂️,教育必須強化學生可轉移能力培養,發揮人工智能為人類和人類生存環境服務的功能。
“人類與人工智能的合作🆒,已經不是一個選擇,而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賈尼尼提出🚣🏽,我們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將這些技術更加有效、更加可靠地使用,讓人工智能實現它的功能。
技術進步在帶給人類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形成了數字鴻溝✊🧑🏭。疫情期間🕦,所有國家都在教育對策中采用了某種形式的遠程學習策略,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停課危機。然而𓀄🏊🏿,遠程教育的覆蓋面極不均衡👝,數以百萬計的學習者因為技術原因失去了學習的連續性。
對於如何縮小數字鴻溝🙇♂️,如何促進教育公平💂🏼,田學軍指出,人是教育的主體,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是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前提🖖🏼。一方面,智能技術的發展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統籌考慮規模化教育和個性化培養的需求,賦予學習者智能時代的關鍵能力,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具備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的人,推動技術、人和社會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𓀝;另一方面,要實現人人享有優質包容教育的目標,我們必須優化資源配置👩🏼,縮小數字差距🆎,使教育朝著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續方向發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今天,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重新思考一下學習的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學習與創新司司長索比·塔威爾在發言中表示🥨,這與教育體系🧛🏼、教育管理、能力培養😬、教材課程及教師培訓、學生評估等方面相關。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提出,人工智能要賦能教師🪢,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賦能學校,使每個人都能夠享受到相對優質的教育和學習機會;要賦能管理✅,進一步明確規範的理念,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發展🧑🏼🎓。
“發展中國家未來應向發達國家繼續學習🏄🏼,但同時,發展中國家之間需要更多相互學習🧑🏼🦳。”北京大學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表示,這樣一來,發展中國家就能夠把握數字與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機遇。
田學軍指出,這場疫情再次說明,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彼此依存🤌🏽,合作應對挑戰是國際社會唯一選擇。我們必須立足共同利益🛜,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充分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智能教育領域的引領和協調作用,共商合作機製,共建交流平臺,共享優質資源,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教育發展,共同推進實施2030年教育議程🥮,打造智能時代教育共同體。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