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校長帶著我們玩電子製作👩❤️👨,玩著玩著,我就拿了全國的四塊金牌。”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直到現在,吳瑤貺對動手製作依然著迷。在上海讀大學的吳瑤貺,至今念念不忘自己讀小學時的那位校長。吳瑤貺來自浙江東陽,中國的院士之鄉🧑🏼🏭、百工之鄉。歷史上,這裏出書生🧉,也出巧匠。在東陽農村做了近20年校長的盧永俊👨🏽🎓🧂,將“書生”與“巧匠”的教育融會貫通,利用農村有限的教育資源,在探索“學中做、做中學”中求得真經。
農村學校啟動科技之旅拔得全國頭籌
2002年👌🏼,33歲的盧永俊出任甘井小學的校長🤳🏻。這是一所除他外,只有6位教師的城郊完小🐽。當時,學校裏最年輕的老師也比他大14歲。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八成多🤵🏻♀️,余下的多為農村娃。這些孩子普遍內向且缺乏自信。“光給他們講大道理不管用⛵️,得從實踐中去摸索門道。”盧永俊想。
2007年的一天,學校收到一則關於舉行東陽市首屆電子錦標賽的通知。盧永俊心頭一動,覺得這是一個機會🆚。盧永俊很快“盯”上了兩位老教師——周世明和梁林土5️⃣。他倆已接近退休年齡,但動手能力特別強,學校哪裏電路不通🪢、機器出故障了,都能被他倆“搗鼓”好👛。“有這樣的專長💂♂️😣,正好適合搞電子製作。”在盧永俊的勸說下💈,兩位老師應了下來。
於是,盧永俊陪著他倆“從頭開始”,參加培訓,鉆研圖紙,狂看電子方面的書籍🤏🏻。為省經費,他們專門跑到義烏小商品市場“淘”廢棄的電路板練習🤽♀️,或用劃🧾、割🫷🏼、撬等方法,拆開損壞的百拼器材進行修理🧚。
隨後,他們組建了學校第一支電子製作興趣小組。由於校舍面積有限,盧永俊就在食堂一角改裝了一個小隔間🤸♀️🧜🏿♀️,成為他們的電子實驗室。三名教師帶著孩子們從最簡單的電路板認識開始👷🏽♀️💜,學習元器件的特點,了解各種電路原理。“傳感器👷🏻♂️、尋軌器、錫絲😒、發光管……”這些只在教科書中出現的文字慢慢變成了師生的口頭禪。
2007年11月↔️,盧永俊帶隊參加東陽市首屆電子錦標賽,有13名學生獲東陽市市級獎🧔🏿♂️,其中一等獎3人👰🏼♂️,甘井小學一炮走紅!次月,盧永俊再次帶隊參加浙江省青少年電子錦標賽💪🏻👮🏿♂️,成為省內唯一一所獲得團體獎的完小。外來務工人員方永傑激動地給盧永俊發了短信:“我做夢也沒想到👨🏿🦳,我來東陽打工,沒掏一分錢🤌🏻,孩子居然在省裏獲了獎。”
成績帶來榮譽,更帶來自信,參與電子製作的孩子越來越多。2008年,甘井小學開始在全國賽事上嶄露頭角,有7名學生獲得電子製作項目一等獎👩👧。而在2009年全國電子錦標賽中,甘井小學的三大項目全部榮獲全能團體前三名,其中智能尋軌器獲兒童組全能團體第一名💠。盧永俊因此被評為全國電子製作優秀輔導員。
科學教育促進集團化發展探出辦學新路
2012年8日,盧永俊調至白雲中心小學🟨。嘗到電子製作帶來的甜頭,盧永俊決定將“做中學”這條科學教育之路走下去🤵🏿♂️📯。
當時🦏,白雲中心小學擔任著甘井小學、銀田小學和昆溪小學三所完小的托管工作👨🏼🍳。經過一番思考,盧永俊提出了打造“科技白雲”的口號👨🦽,探索集團化辦學背景下的科學教育新模式。
盧永俊的基本思路是“求同存異”。“求同”,即各校都選擇價格相對低廉💁♀️,一般農村家庭都能承擔的七巧板進行普及。“存異”🫥,則是各校各主打一個項目,白雲中心小學的航海模型、甘井小學的電子製作🖕🏼、銀田小學的航空模型⛹🏽👩🏿✈️、昆溪小學的建築模型🧖🏻,避免同質化發展。
三所完小都是零基礎,盧永俊鼓勵大家:“邊做邊學,邊學邊調整🥉。”最先“起家”的甘井小學指派3名老師到各校開展教師培訓📁,並進行手把手的指導🏃。四所學校組建了科技輔導群,便於相互交流與討論👩🏿✈️。
“七巧板上手很快🐦⬛,熟悉了基本的方法後🚵🏼♀️,學生就可以發揮想象力自由拼裝了😶🌫️。”對於錯位發展的科技項目,盧永俊設計了“資源共享🏂🏻、賽事輪辦、人員同訓、教材共用”的一個閉環。比如邀請名師和專家🧑🏿⚖️,對四所學校的科普輔導員共同培訓。每年舉辦科技節🚱、大練兵等活動,各校輪流承辦👨🦲,共同參與。大型賽事共同參加,互相借智解決訓練中碰到的難題💺。編寫校本教材👩🏿🍳,四所學校打通使用👦。
2013年1月✡︎,四校聯合舉辦的第一屆科技節亮相昆溪小學。“動力直升機”、木結構橋梁🤽🏿、智能尋軌器🧗🏻♂️、模擬機器人等一大批學生科技作品亮相。前來觀摩的家長們不住地贊嘆:“自家娃兒居然能做出如此高科技的玩意來。”
驚喜還在後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更是完成了語文🏬、數學🏂🏻、科學等學科知識的有機合成👨🏽🏭。“白雲科技”打響了品牌,白雲中心小學和昆溪小學已多次承辦浙江省青少年模型網絡賽🎎。白雲中心小學還成為東陽各小學的科普“孵化基地”,每年都有許多學校慕名前來學習參觀。
2018年,盧永俊參加了浙江省STEM研討培訓會。他興奮地發現,STEM課程與自己一直踐行的“做中學”理念如此契合。回校後👨🏼🦰,盧永俊立即組建了STEM工作小組,在科技教育基礎上💢,融合進新勞動教育。
科技實踐融合傳統文化豐富教育內涵
東陽是中國木雕之鄉,白雲中心小學與中國木雕博物館、木雕城近在咫尺。在打通了學生“動手實踐”的“任督二脈”後💇♂️,盧永俊將目光瞄向了中國傳統文化。
“東陽木雕蘊含了傳統技藝和家鄉情結👨🏽🏭,相比此前的科技製作,教育內涵更為豐富🤽🏽。”盧永俊說🌌。
2017年開學,盧永俊把開學典禮搬進木雕家訓館↙️,讓學生接受了一次傳統文化的熏陶,品讀了名人家訓的故事。隨後,學校與木雕博物館🍵、木雕城合作,增加了一門拓展課程——木雕講解員。每周五下午的拓展課,學習木雕講解的學生分為兩個小組,一組到木雕博物館,一組到木雕城。以“一對四”的形式,學員們跟著專業的講解員進行系統學習。
與此同時👩🍳,學校組建了木雕興趣小組開展木工活動🌉。原本並不寬裕的校園硬“擠”出一間專用教室,配齊了木工的所有工具,還有一臺榫卯機。盧永俊多次登門造訪當地的木雕師傅👩🏻🦯➡️,請他們到學校裏來為學生講課。
在外人看來,科技與傳統文化似乎是不搭邊的事情,盧永俊卻不這麽認為。比如,該校的“STEM+木藝”課程就是將科技與傳統工藝融合。做榫卯部件需要極高的精準度,手工測量難免有偏差🐍🏞。學生通過電腦軟件的設計🥱,可以將數據精確到毫米🐢,再利用激光雕刻機將它製作出來📳,克服了許多之前難以克服的弊端。
除了木雕系列課程🙋🏽,盧永俊還把無骨花燈、中國結、刺繡等傳統技藝引入課堂。“開展非遺特色系列課程,希望學生能夠從中感悟‘匠人’精神📻。懂得無論是學習還是做事🐖,都需要像雕刻作品一樣用細心🙆♂️、耐心與毅力去對待。”盧永俊說。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