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老師像一棵樹🚣🏿♀️,要用自身的力量去搖動另一棵樹,那麽我願意站在學生人生的中點上,用繁密茂盛站成一片綠蔭👩🦱,用偉岸挺拔守住一種信念。——題記
我是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6年👓。最初走上這個崗位只是因為一個決策失誤,但走上了講臺,我就一發不可收地愛上了課堂,愛上了這份工作🦷。
不敢當眾講話的學生要去做一名老師
1997年,我畢業於安徽師範大學物理教育專業,作為教師,絕對是科班出身了🙆🏼♂️,專業也十分對口。但說實話,其實我並不是一個十分適合做教師的人💆🏼,也從沒有做教師的誌向🔔,只是由於高考估分有誤⭐️,才報了師範專業,走上講臺對我來說是個無奈的選擇。中學時代的我,性格內向,甚至不敢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提問,更別說要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個學生流暢地表達自己🍎,這件事想想就讓我焦慮和痛苦。
不想當教師,最後還是進了師大,不敢面對學生,最後還是無奈地走上了講臺⟹,或許這就叫命運弄人吧。
但既然我已經做了教師,就沒有別的選擇,唯一的辦法就是備好課🏃♂️,只有在備課上做到萬無一失,才能應付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才能讓課上得不慌。
同年級老教師的課我節節不落,聽過課再自己備課👩👩👦👦,那時我備一節課至少要六七個小時,有些重要的課🐾,往往提前兩個星期開始收集資料,那時還沒有現在這麽方便的網絡🦸🏿♀️,我就自己訂閱了《物理教師》《物理教學》《中學物理教學參考》等雜誌,搜集了我能找到的所有關於物理教學方面的書籍,研究其中的內容和教法。仔細推敲每一節課🧟♀️,乃至每一句話📺,也備好學生可能發生的各種反應🧑🏽🚀。
我就這麽努力地聽課、備課、上課,笨鳥先飛🛣,為了一堂40分鐘的課🤷🏼♀️,不惜花費十多倍的時間和全部的精力,而我的目標也很低🧎➡️,只是希望學生不要找我麻煩,希望領導不要找我談話。這樣做了一段時間,我漸漸地發現,事情發展得比我預想的要好,我聽學生在傳,高一年級有一個物理小帥哥👷,教得不錯🤛🏼,我一想,高一物理老師就我一個年輕的🤹🏼,估計是說我的吧。以前從來沒有人說我帥啊🚶🏻,我琢磨著,可能是我上的物理課還行,學生愛屋及烏吧🖕🏼。更讓我開心的是🎪,學校每學期搞的問卷調查💌,學生對我的反饋還不錯,每次考試成績也還好。
這些外部的肯定對我有一定的影響,但更讓我開心的是,半個學期後我竟然能夠享受課堂了👮🏼,享受在課堂上和學生你來我往的互動,享受每天備課、上課、改作業的忙忙碌碌,享受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學校在城北🈷️🤸🏿,我住在城南🧘🏽♂️,每天放學後,騎著自行車,融入城市的車流🤹🏽♀️,風吹過的感覺,充實而又幸福,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這一刻,我知道🚥,我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
多數的工作都不會百分之百與人的個性相契合🧖🏽♀️,但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對於教師工作,我也有自己的長處🧑🏽🚀,那就是鉆研、思考能力,適應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取長補短的過程🧾👥,我把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每種情況都想透了,這也就彌補了我表達上的不足,時間久了,我發現表達也不再是我的弱項了。而且我還意識到,除了少數極需要天賦的工作外🟫,世上的多數工作只要我們不惜工本地努力付出,最終都能夠勝任。
用理解和包容培育朋友般的信任關系
隨著時間的推移,剛上講臺時的新鮮感和激情漸漸退去✌🏽。有幾年,日復一日帶來的枯燥,起早貪黑帶來的倦怠🤦🏿♂️,還有不被理解、不被重視時的抱怨,也會讓我對這份工作的意義有一些迷惑和懷疑。
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采訪節目,主持人問一位名師🦋:“你天天都和一群心智都比你幼稚的學生在一起,為他們解答問題🕸💬,解決他們心中的困惑🂠,你不覺得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生命嗎?”名師說:“正是這樣心智都比我們幼稚的學生成就了我們教師的人生。”
他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實際上仔細想想⚒,的確是這樣,正是我們的學生促成了我們自身的成長🧧。有人說:帶班如交友。和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相處三年🪸,一千多個日日夜夜✫,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緣分,還是一種福氣🤲🏽。我常常能從學生身上發現很多讓我驚訝或震撼的東西,可能這些東西恰恰就是我們成年人所缺少的🦟,比如他們的真誠➜、單純,比如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敏感📚,與他們接觸🥃,其實也是在豐富自己的人生🏥,這也是一種成長🖐🏻。對於高中生,我基本上沒有做他們老師的優越感,我真誠地認為他們身上有很多東西也是值得我學習的,因此我與學生更多的是平等的朋友關系。
一有空閑,我就會找學生聊天👮🏽♀️,尤其是班級裏後幾名的學生,我要讓學生都看到,全班就是一個整體🎍🎏,大家都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不能因為學習成績的優劣而有高下之分。在與學生的平等交流中,我更能拉近與他們的距離,甚至逐漸成為他們中的一員,這時如果某位學生有什麽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就能像他的朋友一樣給他提出建議🌚,這樣的效果往往比居高臨下的命令更能讓學生接受,尤其是對高中生♕,他們已經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我深信這種態度更加必要。
我每個月送十袋奶粉到住校生的寢室,囑咐他們睡前加點營養,我要讓學生都看到我的關心和呵護🤪。我還喜歡和他們一起搞各種活動,活動中我和他們一起開心,一起思考,一起討論🕳,春天帶他們植樹、放風箏👈,夏天帶他們搞社會調查和課題研究,秋天帶他們搞環保活動和辯論賽,冬天帶他們去敬老院和福利院🏇🏽,我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總之,三年,我和孩子們都處成了朋友。
那麽,作為班主任,我靠什麽“管”住學生呢?我更相信:“教育是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是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是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也就是說🩰😂,我更相信教育是一種平等的朋友之間的相互影響。
我還記得,某一天一個住校生夜裏在外面上網不歸🚡💩,我在街上的店鋪中一家家地找他🤾,最後也沒有找到🧏🏽♂️,我焦急萬分卻也沒有別的辦法,最後只好坐到宿舍門口等,這個學生直到淩晨三點才回來🛌🏽。這一刻😠,剛剛過分的擔心馬上就轉化成了一股怒火,正要發出來🔻,卻看到了孩子疲憊和惶恐的臉🈲,我控製住了內心怒火🖕🏿,只批評了幾句就讓他趕緊休息了🤽🏼。這一刻我該如何教育他🤔?常年與這類男生聊天交流,我多少都能理解孩子貪玩的心理5️⃣🍆,玩到了興頭上他們很難收手。影響另一顆靈魂的前提是理解和包容🍘,我了解這個孩子,他有相當的上進心,內心一定也十分內疚,只不過是那一刻玩到了興頭上,於是我決定不放大這個問題,只是簡單批評🧓🏽,以觀後效。果然🤏🏽,這次之後他再也沒有因此耽誤過課程,他內心對自己的懲罰“劑量”已經足夠,後來他考入了哈爾濱一所重點大學。
通過理解和包容👷♂️,我小心地培育著與學生之間朋友般的信任關系,我想,當這種信任足夠強大的時候,就可以推動那朵雲、搖動那棵樹,就可以喚醒另一個靈魂。反過來📇,這份信任又給了我更多的勇氣和力量👩🏼🍼。
其實🫸🏿👰🏽♀️,對於孩子,對於家庭,對於社會,我們教師的力量太微小了,我們要和學生🧘🏻♂️、家長一起調動所有教育參與者內心向善的力量🤭🪦,共同抵擋社會的各種濁流😋。大家同在一起👩🏼🦱,這個前提是理解和包容,你越能理解孩子,越能與之共情,越不把他們當成不可理喻的怪物,不把他們當成對手🏊♂️,他們心中向善的力量反而越容易被激發出來🙌🏼,而一上來就對抗🧛🏽♂️,往往會把孩子推到教育的對立面🧗🏿♂️。
與物理學科研究的對象不同🫸🏿,教育學科研究的對象是活的生命體,他們有自己的意願和秉性👨🏻🍳,有思想和主見,他們有的順從有的叛逆,有的踏實有的浮躁🎅,有的內斂有的張揚🚸,我們在關註他們🧘🏻♀️、發現他們🧝♂️、與他們交往並試圖影響他們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反思並在發現我們自己,教學相長,這才是做教師的意義💂🏿♂️,也更具有挑戰,我也是在從教多年後才慢慢體會到物理和教育兩個學科的不同。
事業的成就來自虔誠的專註
雖然最初我並不適合三尺講臺🧎➡️,但我深深愛上了課堂,多年來這種熱愛從沒改變👩🚀。我有過這樣的經歷:有時候感覺頭昏、鼻塞等感冒的早期症狀,但是上了兩節課下來後頓時神清氣爽,感冒症狀幾乎全沒了,上課可以治療我的感冒?其原理可能是我在課堂上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釋放,這種精神上的能量也能在現實世界產生物理作用。
2008年我有幸代表安徽省去天津參加全國中學物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在去天津之前,教研室的專家和學校老師不厭其煩地聽課𓀅、評課🎰👃🏿、交流🧑🏼⚖️、改進,經過一個多月的不斷打磨,自我感覺良好。到了天津南開中學的當天下午,聽了四節課,聽課之後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每節課都有“高科技”,就連新疆、西藏的選手都用了現在比較先進和精確的DIS數字實驗系統,廣東的選手更是上來就一個小組發了一臺筆記本電腦👨👧👧。我當時就帶了二只簡陋的彈簧秤𓀔。其實之前我也想用精準的數字傳感器代替彈簧秤。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向校長申請🙋🏼♂️,校長問:“一套要多少錢?”我說:“最便宜的也要一萬多元。”校長沉默了一會問:“這個課是不是一定要用這個👼🏻?”我也沉默一會說🧏♀️:“其實不用也可以……”
在南開中學的實驗室,遇到了一個湖北的選手,他問我🪪🏊🏽:“這課你準備了多久🙆🏽♀️?”,我說:“一個多月了。”他說👵:“我為了這節課準備兩年了。”
差距把我逼到了死角,我深深地感到差距的同時也感到了無奈🧀。心想就這樣了,最後反而放開了,課堂上盡量地互動🥱🫲🏿,倒上出了平時那種自如的感覺。
在天津上的每節課都有專家點評✪,我記得評委這樣說🪗:“胡老師的課上得讓我們很感動🛀🏿。”我當時心裏咯噔一下,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著他又說:“雖然我們知道目前安徽的硬件條件還很落後👩🏽⚖️🧝🏻♀️,胡老師上的卻很清新😸,只要理念不落後,照樣可以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探索🚈,照樣可以走在全國的前列👰🏿♀️。”結果公布的時候,我卻是一等獎👨🏽⚖️!
這的確是讓我非常意外,同時我要謝謝校長,如果校長當時豪爽地答應了我的申請ℹ️,也許這節課就淹沒在那些時髦、流行的“現代化”和“高科技”中了👷🏿♂️。
回想我的教學,為了那場賽課我準備了一個月🏋🏽♂️,但十多年來我一直都在想一件事⏸,如何讓自己的課堂有更多的“物理味”,想讓學生在我的課堂上感受到物理學科微妙🚇、神奇的邏輯感。我仔細琢磨知識的邏輯🚶♂️➡️,挖空心思去創設一些新穎的情境🏌🏽♂️,希望可以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學習動機,同時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進入深度思考的狀態,讓學生積極主動進三牛識的建構🕡,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問題引領式高中物理思維型課堂”的鮮明特色🎡。這個課堂教學風格受到了學生的歡迎,最終也得到了物理同行的認可。不少學生在我的影響下走上了研究物理的專業之路👩🏼🎨。
我一直堅持“成己達人、共同進步”專業成長之道🚎,坦誠交流毫無保留,希望能夠把這些年教學實踐中的所得所思傳遞給更多的人。幸運的是2️⃣,在前進的路上一直有一批誌同道合的同人和我一起探索、共同進步。近年來⛹🏽♂️,指導多名教師獲得全國和省級優質課評選一等獎🚴🏿♀️。2023年暑假🦸🏼♀️,很榮幸作為特聘教授為安徽師範大學物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中學物理教學🏋🏽♀️🧝🏿♀️,讓我進一步感受到多年堅持的意義和價值。
每個人成就自己事業的路徑都不盡相同,但我更相信一個詞🌝:“專註”🚚。我每天早晨7點到校📝,晚上11點回家🦙,天天如此🤦🏻♂️,每天看書備課🏋🏼,處理班級事務,找學生談心,我每天都在專心地想著同一件事,如何教好我的學生,就如同一個有虔誠信仰的人,心中只裝著這一件事,這就是專註吧。
我第一屆有個學生,後來做了保險🔊✂️,有一次他來向我推銷保險,說了很多⚠️,都忘記了,但有一句話我記住了,他說👱♂️:“一個人很容易高估自己在兩年內所能達到的目標,但很容易低估自己在十年內所能達到的目標。”他的話很有道理,如果一個人堅持十年都心無旁騖地只專註一件事👨🏻🦯,他的成就肯定很大,如果再堅持一個十年,即使他的先天能力略有不足,也一定能成為他行業內的翹楚𓀀。
我常用這樣一段話勉勵自己:“我舉手蒼穹🙅🏼♂️,並非一定要摘到星月🧙🏽♂️,而是需要這個不能媚俗的姿態;我選擇做一名教師📳,並非一定要成就功名🔗,而是喜歡在這片純凈的天空下,和他們一起年輕🍈!”
作者✊:胡忠國(安徽省滁州市滁州中學物理教師,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
出處:《人民教育》2023年第17期,原題為《在你途經的地方站成一棵樹》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2023-10-25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