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主辦的“第二屆流動人口子女學術研討會暨政策論壇”進入第二天的議程。上午,學術報告專場在暨南大學中惠樓106順利舉行🧛🏼,由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韓昱潔主持🍋,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陳媛媛分享了題為“城市人口控製指標與兒童留守”的論文,韓昱潔分享了題為“How Does Primary School Choices Affect Migrant Children’s High School Opportunities”的論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博士後李紹平分享了題為“Parental Migr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in Rural China”的論文,美國萊斯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李博倫分享了題為“Ex-Ante Evaluation of Migration Policy on Child Cognitive Outcome”的論文,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講師呂利丹分享了題為“Parental Migratio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Large-Sample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的論文🚶🏻♂️。

論文切入點多樣、以數據為支撐🧙🏻♂️,極具現實意義🧎🏻♂️➡️。每位嘉賓分享完成後🫄🏽,與會人員還就論文涉及的問題及研究方法進行討論交流,深化了對研究的認識和對留守兒童問題的思考。
下午,會議圍繞“廣東省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展開政策論壇討論,由上海市民辦中小學協會副會長🧛🏿♂️💧、隨遷子女教育專委會主任周紀平主持🤦🏽♀️。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承政圍繞租購同權以及住房政策對流動兒童教育的影響等問題與其他嘉賓展開討論🔙;廣州市番禺區大石會江實驗學校校長淩玉明以及廣州市天河區昌樂小學校長鄭蕙分別針對流動兒童在廣州市民辦學校入學與公辦學校入學現狀進行交流;廣東省衛生計生委流管處科長李萍則主要就流動人口子女積分入學以及在計生與衛生方面的加分等問題分享了最新的政策信息;千禾社區基金會生計與教育高級項目經理黃勵提出的課後托管問題也引起了與會嘉賓的熱烈討論⛹🏻♂️。現場氛圍活躍,話題涉及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的眾多方面,給研究帶來了新的信息和視角😶。
至此,為期兩天的“第二屆流動人口子女學術研討會暨政策論壇”圓滿落幕,會議搭建起各方信息交流與思想碰撞的廣闊平臺🔚㊙️,對於促進流動人口問題研究的深入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作為連續兩屆論壇的主辦方🟢,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也將繼續保持對流動人口與留守兒童問題的關註🍑,為中國流動人口現狀的剖析和問題的解決貢獻力量。(新聞來源:暨南大學社會與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