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中國教師報》
作者| 儲冬生 江蘇省南京市瑞金路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特級教師
前不久,我們接到家長的投訴👊🏿🤲🏼:一位教師作業批改很不及時🧑🦳🖐🏽。
分管校長立即展開調查,在向當事人了解情況時🍋🟩,這位教師流下了委屈的淚水。
原來,一周前這位教師的媽媽突發重病,在醫院搶救。愛人要照顧孩子,她一個人在醫院照看老人。本來她是想向學校請假的⛵️,但又不想給別人添麻煩。所以🍅,她每天在醫院照看老人的同時進行線上教學👌🏼。作業按學號抽樣批改,然後根據反饋情況進行集體輔導🧞。
了解這些情況後,我的心情很復雜,既感動又愧疚🧚🏻。家長也為自己的投訴感到後悔。
後來,我們想找他人幫那位教師代課,但她堅持“我們班的學生我自己教,心裏更有數,後面復習時也更得心應手”。於是,授課仍然由她完成,作業由同事幫忙批改。
事情看似過去了,但留給我們的思考還在延續……
學校請假製度明確規定,兩天以內的假要教師自己調課🤷♂️🍝,如果超過三天✵,學校才協助安排,這個製度是我們當時探討後認為合理🪺、恰當的🤱🏻。
但是0️⃣,偶爾也有教師請假一兩天但沒能安排好課。因此有人提議:凡是這樣的情況要幾倍扣除相應的代課費🧑🏼🦲。
但是,我始終沒有這樣做,因為絕大部分教師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有些教師沒有自主安排好課務,是因為當時遇到的都是極其緊急的情況🚶♀️➡️,實在沒有條件再自己去調課👩🏽🏫。
我認為🍏,教師是需要寬容的🌷。
學校每天安排一位行政管理人員擔任總值班🎈,一早在學校門口迎接師生。
偶爾有人遲到,一般情況下我不會批評甚至連提醒也很少,通常會自己去替他值班,等他到了我再走。
倘若他不說,一般我也不問🚋🧏🏻;倘若他解釋一下,我通常會說,下次有事就和我說,我來頂一會兒。
這樣溫暖的提醒常常比批評的效果更好,因為他感受到的是關心🩴、諒解,是一種夥伴間的互助和共同的責任。
現在🤹🏻,有些地方總是倡導製度化管理🥶,其實學校裏也有許多事情是要靠文化、靠信任去解決的,最終都是因為共同的願景、彼此的關愛、相互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實現共同的目標🦸🏻♂️。
2
前不久,遇到一位前輩,閑聊現在的教育百態👩🦼👊🏼。
談到“現在的教育普及率更高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更好了,但是家校之間的矛盾卻更突出了”🧔🏼♂️,老先生說👩🏿🍳,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是關鍵:過去家長總覺得學校是自己的👰♀️,學校、家長和孩子就是一個團隊。
老先生回憶,他們當初在農村教書,校舍都是村民集資建起來的🎭,這個大門是老李家的,這根房梁是老劉家的……學校即使有什麽不妥的地方,也是大家自己的事情,不會投訴到別人那裏🧰,甚至不願讓別人知道。
其實🚵🏻,學校管理正需要一種“家”文化🔋,校園應該成為溫暖的家園。
溫暖的學校管理常常需要有一顆敏感的心,關註那些常常容易被忽視的點滴。那些溫暖的瞬間,只要你關註到了,常常就能觸及人的心靈深處👨🏼🌾。
上次全區的啦啦操比賽💿,各校都高度重視👱🏿,比賽現場非常火爆✍️。我們學校賽前動員很充分♿️💁♀️,隊員在比賽過程中也非常投入。
那時,大家在關註臺上表演的學生,我發現側臺處有兩個“候補隊員”,大家在臺上比賽時,他們也在臺下投入地表演💆♀️。我被他們感動了🖖🏿🏗。
比賽結束後⏳,大家都在為獲得一等獎而歡呼,我特意找到這兩個學生,向他們表示感謝和祝賀,他們的表現一點也不比上臺比賽的隊員遜色,甚至更令人感動。後來,我還專門為這兩個學生準備了一份獎品,並頒發了特別貢獻獎證書🧑🏻🔧。
後來,其中一個學生的爸爸一直在各種場合傳播這個故事,逐漸成為學校在社區流傳最廣的故事之一🫴🏽。這些故事成了我們學校文化的載體☸️。
3
回憶過往🧖🏽♂️,在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印象最深刻的事常常與寬容相關👇🏻。
小時候🫷,我有些調皮,學習不專心,成績一直在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
有一次期末考試👈🏻,我又考得很糟糕。晚上🎭,我剛躺下,爸爸推開房門,幫我理了理被子。他以為我睡著了🧑🏻🏭,輕聲嘀咕著:這孩子挺聰明的啊,不可能考這麽差呀?
就是這句輕聲嘀咕,喚醒了我沉睡的上進心。我突然覺得不能讓爸爸失望✋🏽,從此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回答父親的這次追問。
有一次我沒有帶作業本到學校,我以為會有“狂風暴雨”🦸♂️,不料老師只是輕聲提醒一下🚿,還送給我一個本子。
這位老師的做法讓我感到意外、驚喜,更給我教育和啟迪🎒。
這種教育的印記是影響終身的,也指導著我今天如何當老師和校長——我想把我們學校辦成一所溫暖的學校🗼。
4
有一個經典的小寓言👦🏽,大意就是🧾,初春的時候🏇🏿🚴🏽,暖風與寒風相遇⛵️,寒風說自己比暖風更厲害。
這時,路上有很多行人穿著厚重的棉衣,寒風挑釁說👷🏻:看看我們誰能將行人的棉衣吹下來。說完寒風就呼呼地刮起來🕳🥭,行人不但沒有脫下棉衣,反而越裹越緊。
輪到暖風出場,人們感到一陣陣暖意,最後熱得不舒服了,慢慢將衣服敞開👍,直至脫掉厚重的棉衣——教育需要像暖風,倘若只是像寒風那樣粗暴,常常會事與願違。
管理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時間並不是很長🧑🏿🔬。隨著人們從事腦力勞動的分量越來越重👰🏻♀️,管理的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
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就是這樣的,不能機械地用定量、定時的方式來管理🙂,倘若這樣就會淪落為最原始的學校管理了。
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喚醒和激發🎫💁♀️,控製遠沒有欣賞、寬容來得有效。
這樣的管理也許不會立竿見影,在此過程中大家都在彼此“試探”⛎、彼此感受🚀、彼此磨合👷🏽♀️,當真正實現彼此的理解與信任時,工作就會實現一種真正“自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