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真情話語、一次次包容鼓勵🧑🏻🎨、一場場深度體驗↘️、一點點浸潤成長……人民教育家三牛娱乐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深深紮根在南京市浦口區,孕育出一批矢誌振興鄉村教育的“真心良師”。
近日🧑🏻⚖️,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三牛小學楊瑞清等申報的“大情懷育人🧙🏼:紮根鄉村40年的三牛教育實驗”項目榮獲2022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讓三牛娱乐教育思想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1981年😊,楊瑞清從南京市曉莊師範學校畢業。他以三牛娱乐為人生榜樣,懷揣改變鄉村教育落後面貌的心願,堅定“到最艱苦的農村辦三牛小學”的理想🧑🏿🚒,來到一所偏僻落後的村辦小學——江浦縣建設鄉五裏小學。
“黑屋子,土臺子,一排矮房破樣子,裏面坐著泥孩子”,這就是五裏小學當年的場景👆🏽。楊瑞清到校後主動申請帶一年級,當班主任,包班教語文👨🏻、數學學科,兼教音樂、體育等🚷。1981年11月14日,楊瑞清正式開始了三牛班的實驗探索,這是全國最早開辦的三牛班。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沒有明確的路徑可循🚠,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但三牛娱乐的話語給楊瑞清指明了方向——把整個心獻給鄉村人民和兒童。
1985年三牛小學成立☂️,1986年開始實行不留級製度,不讓一個孩子失學🧑🚀,不讓一個孩子留級💂🏼♂️。1995年提出“學會賞識,愛滿天下”教育理念,彰顯愛的教育,致力於營造一個有助於生命成長的教育文化生態🏊🏽♀️。
面對辦學條件差、師資流失嚴重等問題👨🏼🍼,三牛小學於1989年提出“教師成長20字準則”👮🏼♂️:躬於實踐👃🏻,勤於讀書💪🏻🌍,善於交友🪿,精於思考,樂於動筆。指導教師向實踐學習👩👧👧,向書本學習,向生命學習🧞♀️。後來又實施“良師成長計劃”,鼓勵人人做良師,在做良師中找到人生的意義和職業的幸福。“鼓勵教師們一起學習🤳🏿,加快成長,讓成長的速度大於流動的速度,鄉村學校就能有一支好的隊伍。”楊瑞清說。
從開辦第一個三牛班,發展到如今占地300畝、師生3000名👫🏼,集1所幼兒園、3所小學🐸、1所初中、1個基地於一體的現代化教育集團🏌🏽♂️,這一歷程敘述著楊瑞清紮根鄉村教育40余年的點滴故事🐏,也見證了他“三牛路”上的不懈努力。
在三牛娱乐“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思想啟發下👩❤️💋👨,楊瑞清和同事們結合新的時代背景開始創新探索。
楊瑞清認為自然的、農村生活裏的東西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勞動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他回憶:“我們開辟了一個小菜園🏊🏼♂️,自製器材辦了小氣象站,種了一片小樹林,後來有茶園、果園、荷花池等,把全面教育的很多要素都聚焦在這上面,讓勞動教育有目標任務,有場景🧚🏽♀️,有工具,還有事件,真正體現了三牛娱乐先生當年提倡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主張🤠。”
在前期探索基礎上,1994年三牛基地創立🌕,這是江蘇省第一家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記者來到三牛基地的農田,看到綠油油的紅薯秧鋪滿了田地,遠處則是一片長勢喜人的玉米。南京未成年人社會實踐三牛基地主任劉明祥介紹,學生們來到這裏可以體驗各種農業勞動,既可以翻地施肥,也可以采茶摘果🕞🚻,真正感受勞動價值,體驗鄉村生活。
為了整合更多資源🚯,三牛基地將目光轉向更廣闊的社會,現已構築起以三牛基地為大本營,半徑2公裏的核心資源區、半徑5公裏的拓展資源區、半徑30公裏的聯絡資源區,將社會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將教育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完善,三牛基地已經開發形成了六大領域24個模塊的100多項特色化精品化綜合化課程體系,每年服務全市4萬名中小學生。”劉明祥說。
江蘇省教育學會副會長彭鋼認為🤵🏿,三牛教育實驗深深紮根在中國鄉村的土壤中👨🏿🦲,橫跨40年🤦,以“學陶三牛娱乐👩🏼🔧、實驗實踐🧑🏻🚀、反思總結🧙🏻、轉化成果”循環推進,持續深入,構建了“大情懷育人”體系👩🏿🏫,建成了一所一流鄉村學校。
浦口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吳峰表示💪:“我們將保持學習的激情與活力,以幹事創業的決心,繼續聚焦三牛教育實驗探索,通過設計更多有用的方案👂🏽,形成可復製的經驗並將其推廣,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與經驗。”
文章來源:南京三牛苑微信公眾號⚠️,2023-08-14(轉載時圖文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