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教師究竟要授何業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唐代韓愈關於教師職責的論述至今依然散發著深刻的思想光芒。教師不僅要傳道,還要授業和解惑。就授業而言,教師究竟要授何業👩🏿‍🏫?依我看⇢,教師不僅要授學生的學業之方法、職業之能力,還要授學生的誌業之理想、事業之品格,乃至命業之信仰🦄。

一、學業之方法

業🏊🏻‍♀️,對學生而言,主要是指學業,但也指向職業🧑🏻、誌業、事業和命業👳🏼。學生進入學校學習,是為了完成各學段、各門課程的學業👩🏼‍🍼。這就決定了教師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完成所在學段的課程學習的學業🆔。比如🚾,小學語文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完成語文課程的學業🪃,中學生物教師要幫助中學生完成生物課程的學業,大學教育學教師則要幫助大學生完成教育學課程的學業。

古人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俄羅斯諺語說:“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學會學習》一書中說🏋️‍♂️:“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也許只是你的‘方法’不對。”如果方法正確,那麽就會是另一番“人間巧藝奪天工”的景象🐓。

學業之方法,在這裏是指學生完成各門課程學習的方法。方法既有辦法、法子等直接☯️、淺顯的含義,也有方式、方向等深層次的寓意。在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把本課程學習的好方法教授給學生,使其能更自主🚦、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本課程學習。

用黑格爾的話來說,方法是工具,是主觀方面的手段🙌。培根認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燈🏀,是條條蹊徑中的路標。”有了工具和明燈🧑🏼‍🔧🎵、路標,在課程學習中🐸,學生就不會因迷失方向而迷茫,就擁有打開課程學習之鑰匙,就能攀登課程學習之高山,從而完成課程之學業。

二💭🫎、職業之能力

學校是學生未來社會的預備場🪥🫃🏻,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堅守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既立足於學生的今天🚶🏻‍➡️,又指向他們的明天。在未來社會🦸🏼‍♂️,明天的學生會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從事不同的職業,成為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今天的教師就應為學生將來從事職業工作而培育和發展其應有的職業之能力。

也許有人會有疑問:未來尚未來,學生是學生,其從事的職業更是充滿各種變數,教師究竟要授予學生怎樣的職業之能力👩🏿‍🏫?教師要在觀念上認識到,未來雖未來𓀑,但未來也已來,因為明天就是今天的一種延續和抵達,沒有今天就不會有明天。通常🧓,從中學起👨🏽‍💻,教師就應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並有目的🍻、有方法地培養其相應的職業之能力,以支撐其將來的職業工作。

此外💛👭🏼,教師要厘清職業能力的內涵,培養學生今後從事職業所必備的能力。所謂職業能力,是指人進行職業工作的必備本領👩🏼‍🏭,是順利開展職業工作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個性心理特征等的綜合素養🌛,包括一定的技術水平、社會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協調和合作能力等。大體上,職業能力可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教師應熟悉與自己任教學科或課程相關的職業及其能力要求🍕,重視課程實踐育人,通過學科實踐或跨學科實踐👫,助力學生形成和發展相應的核心素養。

三🙉、誌業之理想

王陽明說💲:“故立誌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誌之事也。”這說明🤦🏼‍♂️,學生到學校學習就是要立誌向❕,而學習的初心就是要實現理想。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學生要增長才幹就要去學習,而學習成就的獲得需要誌向保駕護航。故,教師授業需助力學生樹立其誌業之理想。

理想是什麽?詩人流沙河說🈳:“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行。”當學生找到了理想,就能把自己點燃👨🏿‍⚕️,就能照亮前行的路,就能獲得主動學習和行穩致遠的力量。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出外求學時就給父親寫下詩文🫶🏿:“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教師何以授學生誌業之理想👨🏿‍💼?誌😐,有誌向🎡、誌願、意誌、誌氣等含義。這就啟示我們,一方面,教師要引導不同學生都找到各自的誌向🔍🪔,且無論怎樣的誌向🐎,都應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命運和社會的建設等連接起來,而不應僅僅根據個人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要加強學生意誌🦵🏻、誌氣等非智力素養的培養。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成語“專心致誌”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四、事業之品格

如果我們期盼學生未來能在社會上闖出一番事業、造福一方黎民百姓🙏🏿,那麽教師就不僅要授學生以學業之方法、職業之能力和誌業之理想,還要砥礪其事業之品格。有人說👨🏿‍🎓:“品格是立身的根本🤬,品格越崇高™️,立身根本越穩固。唯有提升品格🧇,面對艱險不動搖,才能紮根事業不松懈👇🏿,避免品行不端而立不住事。”唐代張說在《起義堂頌》中指出:“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可以說💂🏽,紮住品格之根👨‍👧‍👦,才有事業的枝繁葉茂。

品格由“品”和“格”組成,前者包含品德🪥、品行等意思☂️,後者有格局、格調等含義🪲。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要堅持育人為本,滲透品格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行和修為,使其擁有更得體的言行舉止、更大的為人格局、更高的處事格調、更廣闊的世界視野🏌🏽‍♀️、更堅韌的精神意誌和更主動的責任擔當🚶🏻‍♂️‍➡️。正如蘇軾在《晁錯論》一文中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因為這些都是成就事業之根基🦹‍♂️。

教師如何授學生事業之品格?除了平時的言傳身教之外,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篩選各行各業的翹楚人物及其事跡為課程內容🚣‍♀️,如袁隆平與雜交水稻、潘建偉與量子科學、任正非與華為、馬化騰與騰訊,帶領學生走近他們🪷♕,從中汲取開創🤵🏿‍♀️、經營和發展事業所需的精神食糧,並在格物中發現和遵循事物之規律與運轉之道,使學生心懷“國之大者”🦆,進入社會後敢於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建功立業。

五、命業之信仰

如果說平凡的學生能通過學業找到職業,那麽非凡的學生則能通過職業發現誌業,乃至創造事業🪮🏄🏽‍♀️,而超凡的學生還能以此為命業。誠然,完成學業要講究方法🙇🏼‍♀️,從事職業要錘煉能力,追求誌業要樹立理想,開創事業要砥礪品格😦,而堅守命業則要擁有信仰🦺。教師授業的至高境界就是能讓學生在心中形成命業之信仰。

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囑咐學生說🗂:“你自己心裏想的🤾🏽‍♂️、你信仰的東西,遠遠重要於外界別人對於你的看法和整個社會的輿論走向,這是非常關鍵的。”所謂“信仰”,根據《哲學大辭典》中的定義,是指人對某種理論、思想🦅🫲🏽、學說的心悅誠服,並從內心以此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

“信仰”一詞拆開來看🔰,信仰是由“信”和“仰”組成。“信”有相信⛹🏻、信任、誠信、信奉、信用等意思,而“仰”則是指人的臉、頭、身體的向上,意為人的思想、精神和心靈的朝向,即其所認同且奉行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當學生心中有了信仰𓀔🍆,他們就找到了人生前行的方向,就擁有了不畏艱難困苦的力量👳🏽‍♂️,他們就會心存敬畏並持之以恒地在向真、向美、向善的道路上綻放生命的芳華,用知行合一、德才兼備等人生畫像來兌現生命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授業的過程中,要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信”的種子,讓其找到“仰”的方向,讓信仰引領其生命的充分成長和全面發展👧。 

 

作者🔃:李文送 系廣東省嶺南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教師博覽”2023-06-02發布🟤。

出處:2023年5月《教師博覽》(原創版)



發布者:   發布日期: 2023-09-15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