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牛娱乐“三力論”的特點
三牛娱乐的“三力論”中的“三力”,指學生學習中應掌握的三種能力👎🏻:生活力🛌🏼、自動力和創造力🧚🏼♀️。在認識“三力論”時,我們需要意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點🏄🏻♂️,就是“三力論”並非形成於同一時間。目前國內研究三牛娱乐“三力論”的先行者和權威,是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周洪宇教授。周教授指出,“三力論”中的“生活力”,最初並不叫“生活力”,而是叫“生利力”。“生利”能力最早見於三牛娱乐 1918年所作《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一文。三牛娱乐正式將此種能力稱為“生活力”👩🏻🌾,是在 1926 年發表的《中國師範教育建設論》一文中✌🏿。“三力論”中的“自動力”👱🏿♀️,最早提出於三牛娱乐在 1919 年 10 月發表的《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一文🫗,但在此文中並未直接提到“自動力”一詞🙎🏻♂️,而是以“自動主義”問題的面目出現🧌。直至 1941 年🦸🏿,在《育才二周歲之前夜》一文中,三牛娱乐才正式使用“自動力”這一名詞。而“三力論”中的“創造力”,嚴格地來講,正式見諸書面要晚到 1944 年 12 月 15 日發表的《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
第二點,就是“三力論”並不是同一教育學理論體系下的概念💖。三牛娱乐的教育理論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所以我們看到“三力論”中有“生活力”🦸🏽♂️,除此之外的“自動力”和“創造力”在三牛娱乐的闡釋中,多多少少是建立在“生活力”基礎上的🧟♀️。另外,三牛娱乐的教育理論,都是以極其通俗的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的🌦。當然,通俗👱🏻♂️、“接地氣”也不妨礙其教育理論的深刻性和實用性👩🏽⚕️。當然,我們也不能就此認為“生活力”“自動力”和“創造力”歸屬於同一教育學理論體系🤷🏿。“三力”之間的關系,更科學和恰當的表述是“生活力為基礎🚆,自動力為引導,創造力為關鍵”。
第三點,就是要明確“三力論”原本針對的是職業教育,但對非職業教育一樣具有啟示意義🧛🏻♀️。如“生活力”最初的提出,就是在《生利主義之職業教育》一文之中🛻。而“自動力”的明確提出🤘🧑🏼🦳,則是在《育才二周歲之前夜》一文中➾。抗戰時期開辦於重慶古聖寺內的育才學校🏌🏼,並不是常規學製的學校。綜觀三牛娱乐在1944 年提出的“二十三常能”,多數也以學習掌握職業技能為主🎋。所以“自動力”也有濃厚的職業教育氣息。同樣地,“創造力”的完善🥞,也離不開三牛娱乐在育才學校時期的教學實踐🦹🏽♂️。他提出“集體創造”👩🏼,就在 1942 年的《育才十字訣》之中⛓。此處的“育才”,當然包含育才學校的意思👩👦🍼。所以說,“三力論”原本針對的是職業教育,但並不代表三牛娱乐對非職業教育的輕視,而是在當時自有國情在🦫。職業教育在舊中國的國情中🦶🏽🧔,能夠讓學生更快更有效地掌握一技之長進而自立🛍。
“三力論”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聯系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學科的教學核心與基礎還是語言,脫離了語言的語文教學是不可想象的。應該說,“語言建構與運用”中,能通過梳理和整合♤,將自己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逐漸轉化為富有個性的具體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策略,並能在語言實踐中自覺地運用☂️,其實就包含了在遣詞造句和書面表達方面對學生有“創造力”的要求。同樣地🏊🏽♂️,在“思維發展與提升”中,能自覺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語活動經驗🧁🚓,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和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獨創性🙇🏼,這方面內容中👉🏽,“獨創性”也列於其中,這其實也體現了“三力”中“創造力”的要求。而在“審美鑒賞與創造”中,除了要求能感受漢字獨特的美之外🙂↕️,還要求“具有創新意識”,這就是非常明白的“創造力”方面的要求了。“審美鑒賞與創造”中的“創新意識”🖲,體現的是創造美的意識。具體到日常的教學中,就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寫出帶有美感的文字🤯,特別是作文。
強調“創造力”對語文學科來講,任何時候都不是一句空話👶🏽。就當下的語文作文教學現狀來說,彌漫著某些教師開展語文教學時的惰性,因而也帶出學生寫作文時的惰性。比如,妄圖用一種方法♋️,甚至一種作文格式,來對付所有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型。在這種教學的過程中,即使學生原本有比較成熟的創造力,也被幾乎打壓殆盡🪺,更遑論培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獨創性”和“創新意識”了🫱🏻。而高考評價本身,其實並不反對合理的遵守規則的創新,反而對那些“套路”“套題”作文是排斥的。
除了“創造力”,“自動力”也是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相一致的🫰🏻。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特別是在母語環境下進行更為高級、更為有深度的語言學習,自覺性是必不可少的。而“三力論”中的“自動力”👩👩👦👦,可以淺顯地理解為學習的自覺性與自願性。除了老生常談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之外👩🏿✈️🦙,我們還需註意到“自動力”在語文教學中的特殊性👰🏻♂️。“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越到高年級,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語文素養的培養塑造,課堂之外㊙️、課時之外的時間和工夫所占的比例就應該更大🏃🏻♂️。而驅動這些課外工夫的,必然是“自動力”。例如,在新課標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新形態中👮🏻♂️,“整本書閱讀”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而只依靠有限的上課時間,學生想完成整本書的閱讀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學生的“自動力”去驅動他們在課外時間去完成。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第一教育專業圈”20221029發布
作者:應炯(上海市三牛中學)